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银英 ...
-
银英最初给我的是英雄豪情的荡气回肠,可之后却留下对无数死亡的怅然,其中杨提督的死应该是我最无法接受的了。
第一次看银英先是被那华丽的野心吸引,然后沉醉在恢宏的场面中,最后在尾声时被迫的接受完人的倒下。
那是慢慢的接受的,漫长的过程简直是一种酷刑。当时的我只是完全的被小莱牵住了眼球,其他无数的生死完全不在计算之中,对于肤浅了解的我这是难免的盲点。之后呢,透过那耀眼的华丽,杨威利慢慢的进入了我的视线,这次的“慢慢”则是一种享受。
很难说同盟和帝国更喜欢哪一个,也许正因为同盟的英雄们受到如此的压抑才把我的天平压向帝国一方。单单仅是人格的魅力,杨威利可以与整个帝国较量。
银英的主角是小莱,一切都是朝着小莱的意愿发展的,所有人本着为主角服务的原则展示着自己的才华,然后赢得稍稍的回报。
少年得志更兼登峰造极的权力,这些都是投合读者心意的设定,这些使得银英的成功之路走得更加容易。但在我看来,田中大神真正成功之处不在于创造了小莱,而是他给了我们杨威利以及同盟的将帅形象。
杨威利的愿望大约是每个平凡人都会产生的,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历史学家,但其本质并没有太大差异——都是想成为个小螺丝钉,无声无息地在社会机器上运转。杨威利自身也是个平凡人,一个生在乱世被迫成为英雄的平凡人。喜欢睡懒觉的军人,即便射击也不会击中的军人,不用“转战”而直言逃跑的军人。率直的可爱,同时从他身上不难找出同自己一样的小小缺点,从而产生“共犯”的小小共鸣。
除了战术才华以及不得施展的战略才华,杨威利没有一处像个军人。最初的时候只是在不辜负自己的薪水的范围内运用自己的才华,像是一个老实、固执或许还有点守旧的商人。如果生在费沙应该更能符合他的愿望吧?但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他生在了同盟,还是要庆幸他没有生在帝国。不是怕小莱没对手,田中一定会为他安排的,是帝国的体制绝对不会塑造出提督这样的性格,那样损失就大了!
我心中理想的结局就是定格在伊谢而伦要塞重回同盟军的时候,杨威利的未来就留给大家想象好了。这样杨提督不会走,帝国也可以留下完整的双壁。未来会演绎出如何的战役,地球教的残党又会有什么样的诡计,帝国的未来,伊谢而伦的未来,太多的幻想了。
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假如地球教的暗杀没有成功,假如议和成功了。离开伊谢而伦的杨威利,脱下军装的杨威利,在一座小小的农场同菲特利加一同读过无数个平凡的日月。或许若干年后,会有个不知名的小作者出版了本关于什么年代的历史考证的书,然后被证明作者其实是杨威利。在或者,在银河帝国皇帝驾崩后,一本战神的传记被出版了,作者当然是杨威利。
也有可能几百年后的图书馆中,一个历史系的学生无意中找到一本残破的学术著作,被其中或深邃或犀利的见解所吸引而想了解这个不知名的作者,然后杨威利的生平被考证出来。原来历史上还曾存在过一位可以和战神相抗衡的战术家。然后杨威利的传记被整理出版,对于他生平考证的种种分歧支撑了数个小学派的诞生。
也许他就这样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的被人们遗忘。几百年后也只在冷僻的历史书中出现。
就是这样,我无聊中的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