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虞毕出在忘我中还是注意到了姬远的变化,他板正他的脸温柔安抚,“我弄疼你了?”
      姬远摇头,牙口咬得死紧。
      摇摇晃晃中,从前的一切陆续在他脑海中拼合出来。
      两人并没有大到产生缝隙的矛盾,也没有任何小吵小闹。他无法记起当时确切的场景与心情,只是一个声音不停在他心中确认着——我不喜欢你了。
      他还记得,说这话的时候,虞毕出正欲与他做这事。
      恍然转眼,其实不过小半年时间……
      “嗯……”身体跟不上脑子的运转,禁不住发出下流的声音。他神情恍惚地看着虞毕出,不懂他总是平淡无比的外表下如何藏着如此强烈的蓄力之势。
      虞毕出一生的温柔与炽热都用在了姬远身上,他擅长小心翼翼,举步钻营,可是他等不了了。白衣道士的再次出现不知又意味着什么,他无法想像那个对他毫无感情的姬远再次出现会是什么样。
      所以他做了他并不知道的一生最正确的事。
      姬远彻底回来了,带着犹疑。
      ……
      大乔出宫后直接去了城西,顾闻游正在等蒋绛,正好与他碰了个面。
      两人再见其实才一年不到,那时大乔忙着负责屯兵的事抽不开身,两人没说几句话,一直是比较闲的姬远在招呼。这次来又是类似于“兴师问罪”的谈话,气氛有些尴尬。
      顾闻游打发了他几句,明确表明了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人也不是他指使的。
      大乔走得将信将疑。
      稍微有点心的人都知道,像顾闻游这种谨小慎微的人不可能将不清不楚的人放在身边,更不可能将这种事做得如此明目张胆。
      所以他在等蒋绛给一个交代。
      蒋绛姗姗来迟,顾闻游命人将他的那对女儿好生看管起来,与他进了之前的那间雅间。
      天一黑,戏班子就不是戏班子了,甚至比白天三教九流的还热闹些。这是一个地下黑市,专卖顾爷从海外倒腾回来的珍稀物品。
      这也是他必须与蒋绛合作的缘由之一。
      顾闻游没开口,蒋绛就把那个失踪的令牌亮了出来。
      “你什么意思?”人是蒋绛分派给他的,到底怎么回事他心里也有点数,就是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
      灯光晦暗,木门阻隔的隐约喧闹为房间提供了一种诡异的静谧。蒋绛用他特殊的低沉嗓音简单精要地讲着,顾闻游的脸色变了几变,终于低头,不再说话。
      次日,姬远在虞毕出的细心呵护下趴在床上补觉,殊不知朝前,大刀阔斧的改革已拉开序幕。
      男女平等的规条正式纳入民仕法,其中,为杜绝买官现象,已组织起一支监察队伍,具体人员不外透露,算是不轻不响地给所有人敲了个警钟。
      另外,孟祁军暂任水军总督,民间开始大幅招收水兵与工匠,鼎技阁图纸已成,即日开庐造船。由于造船量巨大,顾闻游出资建厂,朝廷嘉勉其行,免三年赋税。
      以上都是拟好的圣旨,不容商议,更不容反驳。
      虞毕出难得尝了回一人独大的滋味,在一堂窃窃私语中潇洒走人。
      下朝后,他立刻步履匆匆地赶回暖阁,边问:“他醒了没?”
      余茭踏着碎步紧赶慢赶,答:“醒了,吃了些点心,还没起呢。”
      虞毕出点头,余光不经意扫到,发现他好像有些心不在焉,没来得及开口问,余茭突然低低来了句,“皇上,王泫大人他们的半月足禁快到头了。”
      他脚步一滞。
      余茭跟着一刹,狠狠弯下腰道了句“奴才多嘴。”
      这嘴真多得太不是时候了,虞毕出想着,觉得回去的急切心情都被冲淡了不少。
      姬远早就醒了,怀揣着那么个大心思怎么睡得安稳,要不是身体极度困倦,兴许能眯一宿。
      听到外面渐渐鲜明的脚步声,他猛地一抬腰,瞬时被酸痛给压了回去。他将脸埋在枕头上,无力的悲戚着:怎么这么快,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他……
      虞毕出照例把余茭留在外面,一进屋就瞧见他憋屈的睡相,忙过去把他的脸掰出来。看到他红红的脸与显然睁着的眼睛,嗔怪:“干什么呢?要闷死自己啊!”
      姬远抬起眼皮,懒懒散散地有些幽怨。虞毕出的口气真好,一点都不像那个拿刀子往自己胸口插的混蛋。
      他眼神发了下呆,并没有任何想象之外的激烈情绪爆发出来,反倒……冷静得有些难过。
      他伸手,“拉我一把,胸口麻了。”
      虞毕出把他拽起来,小心翼翼地给翻了身,讲了下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
      “你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姬远手臂撑着挪下半身,换了个侧身着力的舒服姿势,然后放松地将上身靠在虞毕出身上。
      “逼不得我拖延。”他捧起姬远的脸亲了一下,似是一种决断,然后一五一十地把咸杞的事给说了。
      姬远对咸杞只是略有耳闻,具体情况知道得不多。一口气听完,觉得顾闻游的那番话完全是危言耸听。那么大个尚彧,怎么可能毫无还手之力?俗话还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呢,咸杞多大地,也不怕噎着了!
      虞毕出知道他不接受,没有勉强解释,摸了摸他的头,道:“你这几日暂时不要出门,我让人找些咸杞的资料给你看看,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嗯……不行,年会的事我还没开始准备呢,就剩一个月不到了。咸杞的事不急,抽空看也可以。”为了表现自己的勤劳,姬远挣扎着要爬起来,被虞毕出无情按了回去,“年会的事我让郑清渊去办了,你还是好好在宫里养身子吧!”
      吃痛的姬远莫名其妙,怎么脸色说变就变?
      虞毕出没有给他任何反驳余地,直接命人将他的东西全部打包去了灏宁殿,包括他之前翻的那几本配了插画的小黄书。
      被逼着做某事的感觉很不好,尤其还是这种囚禁的处境。姬远从之前孟祁军那件事中,深刻意识到自己对于被专制的厌恶,但他现在弄不清自己心底的想法,只好暂时忍着。
      于是一头扎进了书里。
      关于咸杞的书很多,半人高的十几打,比当初他从大乔那儿搬得还有过之无不及。不过真看起来……姬远一开始是挺提着兴致去看的,他本身就喜欢历史人文类的故事,发展是十分具有趣味性的东西,特别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传承方式下来的东西。
      可是第一天看下来,他有些失望,也有些奇怪。
      咸杞就像个凭空而出的同体联盟,没有前身,没有任何发展历史。这里的书基本都是以游人的角度写的,浅谈辄止的风土人情,真正涉及的风俗文化非常少,偶尔一两本书提到,在另一本书里,又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内容。
      仿佛就是被规划清晰的模块,一板一眼地令人悚然。
      姬远认真对比过两块相似内容的描述,除了地名以外,完全就像一个爹写的。
      巧合?
      那也太巧了!五六本书都提到一样的内容,地方却是天南地北的。难道是迁徙流传的?或者只是作者本身不靠谱的抄袭?
      他把各种各样的理由都在脑子里过了遍,最行得通的也就那两样。不过鉴于没有具体历史记载,那所谓的迁徙只是他的猜测,后者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且撇开这一点,咸杞为什么会形成内部小城自治而对外统一的局面呢?姬远百思不得其解。
      翻翻写写,枯燥的文字过头就只剩困倦。他打了哈欠,外头漆黑无色,也不知多晚了,虞毕出还没回来。
      他伸了个懒腰打算继续看点,结果没多久便睡着了,再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
      这一觉睡得舒爽,姬远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盖着薄被,身边乱七八糟的书却一点没动。在床上看书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不过一般是盘腿坐在床中央看,而不是靠着床头看,所以一般看书睡着第二天醒来的姿势都是歪向一边的,或者直接睡在另一头,从没有这么中规中矩过。
      不用想也知道,是某人半夜给他矫正了睡姿盖了被子,却没有留宿。
      这种滋味说不出是什么,反正姬远觉得自己心里挺复杂的,说不出是好是坏。
      他掀被起身,碰到了距离很近的一摞书,他瞟了眼,目光有些冷,怔愣片刻后,麻利起身。
      洗漱完毕,知人事的太监端上热乎乎的饭菜。姬远将人打发出去,随便塞了几口走到最内间。
      灏宁殿本是虞歏住的地方,当年他常常留宿宫中,虞歏特意给他在后面修了间偏屋。因为每次都要从前门绕一圈,他就索性让人在里面开了扇不雕花的大窗。
      他随手拿了个踩脚的东西,驾轻就熟就翻了过去。另一边的土地是特意垫高的,姬远的腿一伸就落到了实地。
      想当年,正是因为他屡栖灏宁殿才会传出男宠的流言,旁人哪里知道,这里有扇懒人专用的大窗。
      灏宁殿外面有虞毕出派的人守着,这边可空荡得很。
      姬远四处转了转,望见屋外毫无衰减的竹林,微笑了下。这屋叫清遐居。“遐”取自他的名字“远”,“清”则指外面那片竹林。
      满满的回忆味道并没让他驻足多久,挑了个空隙,他便溜出门,直奔暖阁而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