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7、兄长 ...

  •   在李鸾的记忆中,他一直都还是长安城中,那个鲜衣怒马的孤傲少年。

      未曾想,再见他时,他竟已是戎装凛凛,骑在高头大马上,领着数万军队从平阳长街上浩荡而过。

      塞外河西的风沙,并没有令他蒙尘,他的眼睛似乎比几年前更加明亮。虽然仍是少年模样,却隐隐透着坚韧与锐利。像是一把刚淬炼的宝剑,小试牛刀之后锋芒更甚从前。

      他居高临下的目光,一眼便从夹道喝彩的民众中搜索到了她的身影,原本倨傲冷峻的脸,顷刻间竟凝成了一种难以置信的讶异,随后深邃的眼神又变得纯真清澈起来。

      一瞬间,他又回到了她记忆里的模样了。

      部队驻扎在县城外十余里的地方休整,他就伴着她在平阳侯府中游园。

      霍去病也算是故地重游,少时的记忆虽然模糊了许多,却还是依稀记得这里的事情。那时他还是这侯府中奴婢见不得人的私生子,如今却已经是战功赫赫的骠骑将军。

      平阳侯府里的许多人,都还是第一次见到名声赫赫的冠军侯。既然是平阳侯府中的人,多少对他的故事有所耳闻。可当真见到本人,却万万没想到那个传闻中骁勇的骠骑将军,竟生的一副倜傥的模样,一身锃澈的戎装更显得英武不凡,自然惹得侯府中的女眷议论纷纷。

      如此少年英雄,又有哪个少女能够岿然不动呢?

      所以,霍去病这一路游园观景,却成了别人眼里的景色。

      深秋时节,海棠花开得正盛,桂花十里飘香,甚是令人迷醉。霍去病陪着李鸾游荡在平阳侯府的花苑中,他跟在她身后,见她纤细的身影走在漫天花雨间,嫣红的花影倒映在她白皙如玉的面庞上,她回眸间,停驻在那姹紫嫣红的枝头上,仿佛是从画中走来。

      这些年,这样的画面一直在梦境里反复出现,他就是这样跟在她的身后,陪着她一直走,一直走,似乎没有尽头。

      他对她的思念甚是复杂。一面想要每日都能见到她,一面又害怕见到她。

      虽说美梦成的总是少数,可若是让人连在梦中都不能开口,当真是一种折磨。

      他始终是没有立场,想要守住眼前的景色。

      霍去病不禁看得出神,目光凝固间,恰好遇上她回眸的笑眼。

      她见他不语,不禁莞尔笑道,沙场当真是磨练人的地方。

      为了避着李鸾,平阳公主已动身去了长安小住,夏侯颇自然也识趣地回到了他的汝阴。偌大的平阳侯府,就只剩下平阳侯曹襄一人。

      霍去病登门,曹襄自然是要来迎的。自他去河西后,两人便再没打过照面。如今再见到,只觉得眼前的人确实与以往不一样了。他像是被塞外的风沙洗礼过,看起来愈发成熟干练。

      原本在他们这帮豪门贵胄的眼中,霍去病就是一个异类。姨母是中宫皇后,舅舅是大将军,仅凭这点,霍去病就已是许多人想要结交的对象。

      他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向来沉默寡言,令人难以亲近。他也从不屑花费时间与王孙公子们结交,更不沉迷于钟鸣鼎食的富贵之中。他成日奔走在军营与大将军幕府两地,即便是闲暇时,也从未出现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贵胄们津津乐道之地。

      他生来与声色犬马无缘,倒像是抱着某种使命,投生到这世上来的。曹襄以前说不准是什么,河西一役后,他似乎明白了。

      他们是不同的两种人,生来就注定要做不同的事。

      对于他,他向来是既羡慕又崇敬的。他唯独介意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然而对于这点,眼前的人并不了解。

      他的目光始终都在他身边的女子身上。曹襄从未想过,他如此冷情的一个人,竟会如此顺从、体贴地陪在一个女子身边游园。

      这样的场面,若是让卫长看到,必然是要伤心了,曹襄心中不禁汹涌起来。

      见李鸾已经拐过蜿蜒的假山去了湖边,他鼓足勇气一把拉住了紧跟其后的霍去病,硬是扯住了他的脚步。

      他压低了声音轻声道:“去病哥这次回去,可会去见长公主吗?”

      身边人皱了皱眉,犹疑地望着他,半晌轻轻开口:“此事又与平阳侯何干?”

      曹襄哑然。

      或许刚才都是错觉吧,那女子一离开视线,他又恢复成了他记忆里的那个冷漠到骨头里的霍去病。

      最后,他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语气似乎太过冷淡,便又补了一句:“我姐姐住在府上,还望平阳侯能多多照顾。”

      曹襄面不改色,强压住胸中的怒火,冷笑了一声:“这倒是有意思了,冠军侯唤李姑娘姐姐,可我一直以为李姑娘是大将军的人……”

      身边人沉默稍许,轻哼一声:“那又如何?”

      “既是大将军的人,冠军侯自当避嫌才对。”

      曹襄不理会身边冷冷射来的目光,自顾自转过了幽径,奔上前去。

      那两日恰逢重阳佳节,平阳城虽不比长安十里长,且华灯初上,却也是十分热闹。

      霍去病随李鸾南山上祈福,两个人骑着马去,一路轻装简从。

      霍去病平日在军营中,嫌少有和手下将士来往。他总是沉默寡言、我行我素,令人不敢逼视。唯一能与他亲近的人,也只有赵破奴一人,可如今赵破奴不在,霍去病的心思更是让人难以揣度。

      身后跟随的将士,对眼前的这个沉默却温柔背影倒是有些陌生,如此一个雷厉风行、孤高自傲的人,竟会心甘情愿地陪着一个女子去南山上烧香祈福。

      一路上,他话都不多,只是骑着马与她并排走着。李鸾问他在想什么,他只说想起来,好像还是姐姐教会骑马的。

      这天下的千里宝马,他早已唾手可得,一日之间,他可以去这世上任何角落。

      唯独她的身边,他如何也到不了。

      她却丝毫不曾察觉,还笑着问他,如今已近弱冠之年,正当成家立业之时,在长安城中可有心仪的姑娘?

      他沉默着浅浅一笑,心中却犹如刀割。

      李鸾知他脸皮薄,便也不问下去。

      谁知他忽然轻叹了一声:“有的。”

      李鸾回过头去,恰遇上他深不见底的眼眸。

      “寤寐思之,辗转反侧。”

      李鸾愣了一下,恍然笑了:“若是当真,可叫你舅舅去帮你说说。”

      “舅舅自己都至今未娶,何来为我去说呢?”

      李鸾避开了他的目光,唇边的笑意变得难堪:“原来,你是在替他怪我。”

      南山上的香火虽算不上鼎盛,却也有平阳的一处景色绝佳之地。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来往络绎的人潮间,她仅着一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素色衣裙,走在漫天萧索的黄叶之间,那样的景色却铭刻在他眼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他原本怔怔望着她虔诚焚香的背影,目光被青铜鼎后一个隐藏的身影吸引了过去。

      那人见他目光投来,慌忙躲避到巨大的鼎身后面。

      有卫青当年在青云观遇袭的前车之鉴,霍去病不禁警觉起来,目光锐利扫向树后,疾风一般阔步走去,一把将那鬼祟之人从树后扯了出来。

      定睛一看,竟是一面如冠玉、唇红齿白的少年。

      那少年瑟瑟发抖着,慌忙回避过他的眼睛,深深地埋下头去。

      霍去病冷峻的目光扫来:“你是何人?来这里打探什么?”

      少年面色惨白,抿着嘴唇,迟迟不发一言。

      “不说是吗?”霍去病的声音冷得如同冰霜:“没关系,我有一千种方法能让你开口。”

      那少年依旧沉默着。

      霍去病抬手正要命手下人将其带走,恰逢李鸾寻声而来。

      一望那少年面貌,李鸾不禁有些犹疑。眉眼轮廓,竟有种说不出的似曾相识。
      “不过一个孩子罢了,你又何必如此疾言厉色?”李鸾一把拂开霍去病的手,将那少年拉到自己的身边,望着他不禁皱了皱眉:“我们可是在那里见过吗?”
      少年摇了摇头,依旧不做声,目光却微微抬起瞟向一旁的霍去病。

      “许是个误会,放他走吧。”李鸾恳请地望着霍去病。

      霍去病没有立刻回答,目光锐利地逡巡于少年身上,许久轻声道了一句:“姐姐忘了青云观的事了吗?”

      李鸾微怔,不禁想起那恍若隔世的噩梦,脑海中一记猛然的剧痛,引得她的身体不禁微微向后晃了一步,还好被霍去病一把扶住。

      “带他回去。”霍去病冷冷向身后施令。

      “去病……算了……”李鸾扶着额头轻声道。

      “舅舅不在,若是姐姐有什么闪失,我怎么跟舅舅交代……”

      “哥……”

      霍去病微怔,迟疑间回过头去望向那少年,那少年面色苍白,缓缓地抬眼望着他。

      随着少年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李鸾脑海中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就说那样的眉眼与眼神,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的。

      所谓的似曾相识,原来竟是血脉相连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7章 兄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