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想吃火锅 ...

  •   冬天里日头低,暖洋洋照着陈府西院的熙春园,两个着鹅黄比甲梳双丫发髻的丫鬟斜坐西厢房大槐树下门前发呆,听到有人报程妈妈来了,赶紧起身,只见一名三十出头的暗青色绸缎偏襟褙子的妇人走近问道:四小姐还没有醒过来么?
      圆脸丫头还在思考,尖脸丫头已是上前一步答道:“程妈妈,小姐上午吃过药,有些清醒的样子,只是后来又昏过去了。”
      妇人思索一刹,对她嘱咐道:“等四小姐醒来报我一声”,尖脸丫鬟边恭敬答着边把程妈妈送到院门口。

      屋里面的思琪正在就穿越这一事努力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摸摸脸掐掐腿瞪大眼睛看屋内木头的桌桌椅椅,又起身找铜镜,怎么也不相信不过是游泳呛了口水就来到了这莫名其妙的世界。乏力的思琪,应该说陈府四小姐起身困难,不小心滚到床下。
      两个丫鬟闻声推门而入,圆脸丫鬟抢先一步扶起她惊喜道:“四小姐,您终于醒啦!没有摔倒哪儿吧?”冒牌四小姐摇摇头算是回答,心道,阿弥托福,虽年纪小,万幸穿成了小姐。
      尖脸丫鬟正搭手扶她上床道:“小姐您说什么?”
      “四小姐”忙说没什么没什么。
      三人一时无言,擅长解围的“四小姐”调整好舒服坐姿靠在紫色花团软垫说给我倒杯水,更加惊讶着稚□□童之声,圆脸丫鬟已去倒水,她令尖脸丫鬟去拿铜镜,尖脸边说咱们小姐几时这么爱惜容貌了边扭身去窗台的梳妆上找出铜镜。
      “四小姐”喝光杯中水,示意圆脸再去倒一杯然后接过铜镜,虽然有了一部分的心理建设和猜想,仍然被镜中这个八九岁的稚嫩孩童面容震惊到,挥挥手让尖脸放回铜镜,也无心再饮水。
      圆脸见她如此反应,背身放水杯叹息:“秋寒,这顾家少爷也真是的,二小姐和三小姐不出手相帮,竟然...”
      尖脸打断她,爽快道:“冬晴,别净说些让四小姐徒增伤悲的话,快去看看灶上的药好了没,给小姐端过来。”
      冬晴一怔,遂挑帘出门。尖脸反身过来对着“四小姐”凑笑:“我的好小姐,您身上可有又哪儿不舒服,方才程妈妈来过,说您醒了让我回禀大夫人..”言语中未自称奴婢,“四小姐”不由扫她一眼,并未作答。秋寒讪讪的带着一丝鄙夷立在一边。

      不一会,冬晴托着药碗走进来,专心喂“四小姐”喝下,然后问四小姐好些了没。“四小姐”心里已经打了好一会鼓,支开秋寒:“你去回报夫人吧,说我好些了”,想着刚才两人的只言片语和动作,好像也没别的嘱咐了,只觉头大如斗,信息太多一时难消化。秋寒脆生应了扭身挑帘子,走出几步方想起忘记问小姐有没有发烧,有没有头疼,以防大夫人问起,忙转身往回走,只听到屋内小姐和冬晴在对答:“什么..小姐您什么都记不清了?..”“四小姐含糊道:“是有些记不清原委了,隐约又觉得额头疼,现在是哪一年..?”秋寒思索片刻,忙转身匆匆往褚玉苑赶去。

      褚玉苑内,两颗海棠落着薄雪,一干丫鬟婆子安静洒扫,正堂铺着满地大红毛毡,墙上挂着山水图并对联,桌上几上一干玩物陈设齐全,陈大夫人穿着狐皮对襟褂子,斜签在软榻上,脚下放着铜脚炉,手里接过大丫鬟菊清递来的红茶,并站着的程妈妈一同听着秋寒的回话:“四小姐......,只是不大方便走动。”
      大夫人不语,程妈妈问:“那四小姐可有头疼脑热?”
      秋寒回道:“四小姐仿是说了头疼..”
      大夫人拿着茶盅,迟疑:“仿是..”
      秋寒赶忙接上:“四小姐她似是记不清一些事了..”
      大夫人坐直身子:“莫不是烧糊涂了!”
      程妈妈上前:“太太莫急,大夫每日申时都过来的,过会子我且过去瞧着。”大夫人颔首,挥退丫鬟们。
      四下无人,大夫人问:“四丫头莫不会烧傻了吧,怀智这孩子也太出格了些,老爷问起让我如何是好。”
      程妈妈心里想未必全怪表少爷,太太倒把自家小姐撇得干净,嘴上却安慰道:“太太宽心,能言语就不算太傻,本来四小姐也比不得我们二小姐,老爷几时把心放在西院身上过,太太尽心看顾小姐少爷,老爷怎肯为这些琐事责问太太,且看大夫怎么说罢。”
      大夫人忧心,想要说些什么,就听有人报二小姐进来。只见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女穿着大红绣金撒花缎面连帽斗篷,面圆且俏,肤若凝脂,眼似水杏,头戴白玉嵌翠花簪,脚蹬羊皮靴匆匆走进来,脆生请安:“母亲好,四丫头如何了?”

      熙春园内,“四小姐”思索着冬晴的回答:原来这是大宁朝启元三年冬腊月初二,这家大老爷姓陈,钱塘人氏,进士出身,娶了京城侯府顾家庶出小姐,二老爷同是进士出身,现在山东做官,还有个庶出三老爷在钱塘经营着生意,少爷小姐的序齿看大老爷跟二老爷家,原主是庶出四小姐。
      两天前太太娘家的嫡出公子过来做客,与陈府嫡出的二小姐和庶出三姐闲来无事拿自己做趣,一来二去言语不和竟被推搡至知鱼矶,今年暖冬,栖月湖并未结冰,石矶却滑,原主跌入冰冷的湖中。前世刷知乎就知道这么大小的孩子最不知深浅高低,如今这具身子将将成了牺牲品,还把自己搭进来。陈大老爷一嫡一庶两子是令松令槐,一嫡两庶三女则是清和滟和淑和,四小姐的生母郑姨娘因病过世,父亲专心仕途顾不上后院,嫡母对她不咸不淡,由于从小言少体弱,并不被父母偏爱兄姐照顾。
      当日落水后,一堆主子丫鬟又急又傻眼,最后还是大少爷令松身边的小厮笔墨把她救上来的,顾家少爷匆匆回家,二小姐被责骂了几句,三小姐也回屋里关了几日禁闭。暂时理清关系,思琪深感头痛,不知如何面对这些陌生人,不知如何回到家人身边。

      秋寒挑帘进来,带着大夫人赏赐的药材和一件八团喜鼠皮披风并一双簪花问了小姐好,冬晴上前去接,秋寒假意别开她自己登记造册,边嘱咐冬晴:“还有半个时辰李大夫就要过来了,你去看看灶上的..”
      回过神的四小姐肚子咕噜一声响,神色尴尬,冬晴忙道:“小姐两日没进食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大意,”端来糖蒸酥酪和梅花糕,“小姐先垫垫肚子,奴婢马上去厨房,小姐想吃什么?”
      淑和望着她期待的眼睛不忍说出我特想吃火锅,却也不知古代大家闺秀都吃什么,只能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脑海中却想着前些日子吃过的火锅:毛肚、虾滑、雪花肥牛、顶级羊肉、宽粉、白菜玉米,一样样放入沸腾的鸳鸯锅,加上撒了腐乳咸菜辣椒油的芝香蘸料,一箸下肚,酣畅之极。
      有秋寒在,跑腿的事都发配给冬晴,当然,大夫人院里走动除外。冬晴走了,秋寒看淑和既没需求也不想开口就退到院子里跟宋姨娘的丫鬟聊天。
      宋姨娘是钱塘人氏,老太太在时赐给老爷的,人不到三十,风姿绰约眉目张扬,她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就是始作俑者庶出三小姐陈滟和,长相像极了宋姨娘,堪堪是个小美人,儿子就是令槐,两个少爷在东院涵远堂和畅远堂,每日读书习字,女儿教养在她身边,同住熙春园。
      是以宋姨娘可谓居功甚伟,她本人也并不甚谦虚,除了正经主子,谁也瞧不上,可是陈老爷出于簪缨世家,并不过分蓄养姬妾,除宋姨娘,也就是过世的郑姨娘并后来的丁姨娘,丁姨娘闲事不管,不讨好不结交,老爷因着她年轻秀丽又是上峰所赐倒也偏疼她。
      宋姨娘从前最得宠,与太太京城人士不同,她与老爷有共同乡音,发起嗲来有时连太太也无可奈何,年龄大了晓得身份无法撒娇做痴,近两年又被丁姨娘抢尽风头,颇有些不得志却不能发作,又不会赋诗寄愁肠。于是除了丫鬟下人,只有四小姐能被她堂堂正正瞧不起。连带她的子女丫鬟都会看眉高眼低。
      过了半晌,冬晴端来一碗榨菜丝肥牛卷银丝面,有些不满:“厨房的李妈妈说小姐大病初愈,高烧将退,只做了一碗面。”淑和两眼却盯着不动了,没看到秋寒眼角的嘲笑,正要大快朵颐,突然想起自己的闺秀身份,于是小口喝汤,看到了冬晴眼里的心疼。
      申初三刻,大夫看完病在褚玉苑回大夫人的话:“四小姐本就体弱,冬日落水又连烧两日,思绪迟缓实属正常,让下人们按照方子煎药调养,一日三次,饮食也不可马虎大意。今四小姐已经醒来,方才所看,并无大碍,老夫不必日日过来,十日后再过来看四小姐,到时方能知一二。”说着指指大脑。拿到赏钱后,李大夫留下方子,提着药箱带着小药童离开陈府。程妈妈奉大夫人之名去看四小姐。
      酉初,陈府掌灯摆饭。淑和虽不乐意,可既已能起身行走,也只能来正院问安,陈大老爷外面有应酬,两位公子有小厨房,父亲不在他们也不乐意凑这一屋女流。大太太问过滟和的刺绣功课,又问过淑和的身体状况,而清和滟和内心理亏,也嘱咐淑和好好吃饭养病,淑和感受到一屋子诡异的和气,专心盯着精致的菜肴,虽然刚刚吃过点心和面,但想着这都是古代健康零添加无污染食品,遂放心品尝起来,她虽然慢却一直没停,把各个菜品尝了个遍,觉得这道绣球鲈鱼最好吃,正品尝之际,发现大家盯着她,而旁边的小丫鬟给她盛了碗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