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2、0262 ...
-
没有银钱即便是他身为一国之君,有很多的事情也都是有心无力又或者是无能为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庆王朝皇帝陛下自从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如今的荣国府贾家外表上看的确是十分的风光,至于内里么?也就只有贾家自己人才知道,在外人眼里看似风光不差钱的贾家如今所剩不过是个空壳;实际上贾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丁吃卯粮这样的事情在贾家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果贾代善还活着又或者是荣国府没有走下坡路的话,八十万两银子虽然数目颇大;荣国府也不是拿不出来。
可如今贾代善已经去世了很多年,荣国府更是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八十万两银子对于如今的荣国府来说绝对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咳咳咳……当然了这八十万两银子的现银如今的荣国府自然是拿不出来,不过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破船还有三千钉来着;虽然荣国府如今拿不出来八十万两现银,但是在贾母、贾赦、贾政、还有王氏、王熙凤等人的手里值钱的宝贝却是有不少。
特别是贾母跟贾赦这两母子,手里的好东西不知道有多少;贾母手里有钱有宝贝,那是贾母攒了一辈子的梯己。
至于贾赦么?
完全是因为贾赦是贾代善的嫡长子,贾代善的娘当初荣国府的老封君去世的时候将自己攒了一辈子的梯己、小金库全都留给了贾赦这个大孙子;这也是为什么贾赦明明不受自己老娘贾母的待见,贾赦依旧不差钱的原因。
如果贾母、贾赦、贾政母子三个人愿意的话;砸锅卖铁呃……说错了,应该是变卖一些各自手头上值钱的古董、字画又或者是其他的宝贝;八十万两银子还是很容易就能够凑出来。
不过嘛,这银子能够凑的出来是一回事;贾赦、贾母愿意将自己的梯己、宝贝拿出来变卖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么……这八十万两银子还有的磨。
“夭寿……自家欠了国库可是足足有八十万两银子,这……这要怎么还?”收到消息后的贾赦整个人都懵住了:“完了,这次恐怕真的要出大事了。”
虽说如今荣国府真正的当家人依旧是贾母,但是作为承袭了贾代善爵位的长子贾赦对于自己府上欠了国库多少银子这么大的事情;贾赦表示他还是清楚地。
银子还不上就会被抄家,没有银子抄家抵债……这可不是妥妥要出大事情的节奏吗?
至于让自己变卖古董、字画什么的来偿还贾家欠国库的银子这件事情嘛……身为荣国府爵位继承人的贾赦表示他还真的是从来就没有往那方面想过。
用贾赦自己的话来说:“凭什么要本老爷变卖古董跟字画去还欠国库的银子,的确这承爵的人是本老爷没有错;可是一直住在荣喜堂的人是老二又不是本老爷,让本老爷变卖古董、字画去偿还贾家欠国库的银子……未免想的太美了吧?”
荣喜堂一个只有贾家的家主才可以居住的地方,因为贾母一惯偏心自家小儿子贾政的原因;哪怕承爵的人是贾赦,哪怕依照惯例应该住进荣喜堂的人是贾赦;贾母依旧用孝道压着贾赦愣是让自己的小儿子贾政住进了荣喜堂。
明明自己才是贾家如今名正言顺承袭爵位之人,可是一直住在荣喜堂的人却是贾政;而自己这个贾家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却只能够偏安一隅--住在一个紧邻着马棚的院子里。
哪怕贾赦从小到大都已经知道并且习惯了自家的老娘偏心自己的弟弟,可习惯归习惯;贾赦表示他依旧无法接受。
“银子本老爷没有,古董、字画本老爷也不会变卖;总之一句话贾家欠国库的银子不关本老爷事,谁住在荣喜堂就让谁去还国库的银子;想要本老爷来当这个冤大头……你们恐怕是在想屁吃。”
贾赦这个人一惯就是一个老纨绔,嗯……至少在京城各个公侯、王府人眼里贾赦给人的印象一惯如此没跑,如果真让贾赦变卖自己的古董以及字画什么的替贾家偿还欠国库的银子的话;以上的那些话还真的是贾赦会说的话。
贾赦表示需要用银子的时候你们就想起本老爷这个贾家的当家人了,本来也告诉你们……晚了,想让本老爷来做这个冤大头;别说没门就是窗户也都没有。
贾赦大方的承认:“没错,本老爷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跟人斤斤计较;喜欢跟人秋后算账的人,不服气也给本老爷憋着……”
同样傻眼的还有贾政:“不会吧?自家应该很有钱才对,怎么会欠了国库这么多的银子?府里能够拿得出来这么一大笔银子还国库吗?”
贾政是有知道自己老爹活着的时候有借了国库一笔银子,可是打死贾政贾政也想不到自家的老爹居然借了国库这么一大笔的银子;为此贾政表示别人家由来都是儿子坑爹,怎么到了自己家却画风转变--变成了爹坑儿子呢?
尽管贾政在心里狠狠地抱怨了自己死去的老爹贾代善一番,但是在收到消息后贾政心里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家究竟有没有那么多的银子还给国库?”
作为荣国府贾家的二老爷,贾政这家伙其实一惯是不怎么管事的;谁让他有一个能干的母亲跟媳妇呢?
贾母跟王氏婆媳两个再加上一个王熙凤,三个女人就能够将偌大的一座荣国府打理的妥妥当当;贾政只要每天负责吟诗作对吃吃喝喝就好。
因为贾政一惯不管事的缘故,如今的府里头到底还有多少钱??能不能还清自家欠国库的欠银?这个问题对于一向习惯了万事有媳妇跟老娘自己做甩手掌柜的贾政来说,他是真的不知道也难怪当贾政听到当今皇帝陛下让大臣们还欠国库的银两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不好起来。
“想当初自己的老爹可是跟国库借了八十万两银子,如今府里头能拿得出来这么一大笔的银子吗?”收到消息后的贾政一脸忧心忡忡。
哪怕贾政在不管事,但是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八十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这一点贾政心里还是十分的清楚。
“什么?当今的陛下让所有跟国库借了银子的大臣们还钱?”不单单贾赦跟贾政兄弟两懵逼了,身为贾府老太君的贾母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整个人何尝不也是一脸的懵逼。
不过相比起贾赦跟贾政兄弟两个人来说,贾母不愧是整个荣国府贾家的定海神针;相比起在收到消息后一脸忧心忡忡的贾赦,以及一脸懵逼的贾政兄弟两;作为贾府老太君的贾母可以称得上是人间清醒,短暂的懵逼之后贾母很快就清醒过来。
不管是当年贾代善跟国库借银子,还是如今的荣国府真正的家底有多少;除了整件事情其中的弯弯绕绕贾母不知道外,其他所有的事情贾母都要比贾赦跟贾政兄弟两个知道的更加的清楚。
人老成精的贾母心知肚明,既然皇帝陛下已经明确的表示要大臣们偿还所欠国库的银两;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也躲不开避无可避的一件事情,别说贾家只欠了国库八十万两银子;就算是贾家欠了国库八百万两银子,这笔银子贾家都必须要还上。
嗯……哪怕是砸锅卖铁,这八十万两银子贾家都必须要凑出来尽快的还上;还银子这件事情时间拖得越久就会对贾家越发不利。
贾母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之辈,不过到底年纪摆在那里……怎么说贾母也要比贾赦、贾政兄弟两个人多吃了十几二十年的米盐,这人啊一旦活得久经历的也多了;看待事情也就自然要比其他的人更加长远。
收到消息后,贾母第一时间便果断的做了决定;贾家不但要还欠国库的银子,而且还要做第一个嗯……最好是做第一个偿还国库欠银子的人。
“虽然八十万两银子的确不少,不过以自家如今的家底挤一挤还是能够拿得出来。”下定了决心后,贾母开始在心里暗自盘算起来:“还差一些的话……可以从自己私库里出……”
身为荣国府的老太君,贾母自己的小金库可远要比荣国府的库房更加富裕;这也是为什么在明知要还国库八十万两银子的时候,贾母依旧底气十足的原因……不过是因为手中有钱心里不慌罢了。
钱是一个人的胆气,这话可称得上是一句至理名言。
虽然贾母拿得出来八十万两银子还给国库,不过贾母依旧肉痛不已;这可是八十万两银子啊……这么一大笔的银子,搁在谁的身上谁会不心疼;饶是贾母自幼出身富贵,可只要一想到自己府上很快就会损失八十万两银子;贾母何止是肉痛,根本就是心肝脾肺肾全都跟着一块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