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如何是好 ...

  •   李元吉接连两次和李世民部将冲突,杨恭仁不免多了几分焦虑,前来武德殿拜会李元吉。
      杨恭仁直言道:“秦王岂是能忍辱负重之人,何况陛下又心存不忍,太子和齐王何必用这步步瓦解之术,何不等待时机,一举剪除秦王的势力,中途切勿再节外生枝。”
      李元吉当日将尉迟敬德冲撞他的事告知李渊,过后便觉得不妥。他本就敬重杨恭仁,加上杨恭仁又是杨如烟的伯父,于是恭敬道:“尉迟敬德之事确实我做的不妥,本来就有张亮一事在前,尉迟敬德的事虽然是个意外,但在此时必然引起秦王猜忌。杨中书尽管放心,此事之后决不会再有。”
      杨如烟虽然不关心朝中之事,但是最近事情太多,她多少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今日杨恭仁专程来见李元吉,她更是心中一紧。
      李元吉夜间很晚才归来,杨如烟等到他回来,满面忧色地将绣好的荷包放到桌上,轻轻推到李元吉的面前。
      李元吉拿起荷包,满脸欣喜,翻来覆去仔细端详。将荷包反复看了几遍,他才侧头看到一脸凝重的杨如烟,不由问道:“怎么了?”
      杨如烟悠悠转过头来:“我伯父今日前来,是不是因为殿下和秦王部将的事?”
      李元吉没想到她会问起这件事,徐徐将头转到一边:“算是吧。”
      杨如烟眉头紧蹙,低下头去:“太子和秦王的争端,京中人尽皆知。我知道,殿下和太子素来亲厚,可是储位之争向来凶险万分,我不想殿下有任何闪失。殿下能否置身事外,什么都不要管?殿下既然口口声声说在意我,那……是不是应该远离危机?”杨如烟抬眼望着李元吉,泪水已经充盈她的双眸。
      李元吉忙手忙脚乱地帮她擦拭泪水:“如烟,不要哭。”他解释道,“你所说的,我不是没有想过。大哥对我情深义重,他有事我实在不能坐视不管,况且,若是二哥获胜,他得位不正,怎么肯善待于我?若是真有那一日,不知道我会有什么下场。我现在只想大哥能顺利登基,只是二哥一直不肯善罢甘休,我不得不同大哥一起应付他,想早点绝了他的念头。”
      杨如烟握着李元吉的手道:“这些日子,我听到了许多事,什么张亮,尉迟敬德,殿下何必公然与秦王为敌?这样结怨对殿下有什么好处?”
      李元吉叹息一声:“如烟,尉迟敬德的事,是我太轻率,我已经很后悔了。可是张亮的事,是因为他在洛阳,意图不轨。洛阳是什么地方?洛阳位处中原,人杰地灵,是前朝的东京。何况,洛阳本来就在二哥的控制之下,那里许多臣子都是二哥的属下。如果洛阳发生了变故,长安必有所撼动。张亮这么做,一定是二哥授意。若是我凭之任之,恐怕会酿成大祸。尉迟敬德的事完全是个意外,我凑巧撞到他不在营中,没想到他不但不肯认错,居然还当着诸将的面和我顶撞,我一时气极将此事说与了父亲,关押他是父亲的意思。”他想了一想又道,“如烟,你可曾听说过杨文干?”
      杨如烟轻轻点了点头。李元吉继续道:“杨文干一事,就是二哥明争储位的开端。一旦开始这么做,二哥想停都停不下来,他只能一争到底。都说长兄如父,他竟然觊觎大哥的储位,对大哥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我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大哥,也是为了自保。许多人猜测我帮大哥是由于在洛阳征战之时,和二哥有了冲突,其实我反而觉得,和二哥一起征战之时,二哥对我更像一位兄长。洛阳一战,一举擒获王世充、窦建德,二哥自然居功至伟,可是,父亲、大哥在长安,为了我们能够安心征战,也是煞费苦心。准备粮草,抵御突厥,大哥还要带兵增援我们。在进入洛阳之后,二哥在洛阳收买人心,安插下属,已经有些不对劲了。诚然,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那些秦王幕僚,自然也帮他出了不少主意。在战场上待得太久,军功太大,人心难免会变大、变冷,再加上有人蛊惑,自然会别有居心。”
      他见杨如烟默然不语,又道:“由于杨文干的事,大哥曾被关押。为了大哥,我在父亲面前不停求情,这件事二哥也知道。何况平时我和大哥来往繁多,他和他的下属自然会认为我和大哥站在一起。”他又苦笑道,“他们有了这个念头,我做的每一件事,在他们眼中,自然都是对二哥不利,对东宫有利的。你可知道,上次东宫设宴,二哥醉酒,吐泻不止,明明是二哥自己空腹饮酒闹的,秦王府竟然有人怀疑是东宫下毒,可笑不可笑?尉迟敬德的事,我说是意外,恐怕秦王府没有人会相信。事情就是这么荒唐,我可以约束自己的言行,却不能约束别人对我的猜忌。我也不想我们兄弟闹到这一步,可是我们今日已非往昔,推波助澜的人太多太多。”
      如果尉迟敬德的事真是个意外,杨如烟似乎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其他的,她实在没有办法干涉。她心中惶恐,咬着下唇,紧紧抱着李元吉。
      李元吉轻轻握住她的手:“你不必害怕,父亲心中早有决断,我们现在占尽先机。”
      杨如烟轻声道:“殿下,我只想安安稳稳地和殿下过完一生。只要能像现在一样陪着殿下,我不在意身在何方,若是离开长安是万全之策,我也愿意陪殿下一同离开。”
      李元吉听了这些,反而开始吃惊:“离开长安?父亲是断不会答应的。父亲的心愿就是我们兄弟三人都侍奉左右,至少我和大哥要留在长安。”他神情突然有些凄楚,“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长安,那也是父亲百年之后的事。现在留在长安,反而是最安全的。”
      杨如烟看到李元吉的眼神,明白他也是担忧长久之事,便更紧地抱住了他。
      李元吉俯下身,轻轻在她耳边亲了一下:“如烟,现在不要想这些了,想多了恐怕也是除了担忧还是担忧。是不是最近由于这些事,你又睡不安稳了?”
      杨如烟“嗯”了一声道:“自我到王府之后,大多时候睡得还好,偶尔有些不安稳。”
      李元吉将她揽入怀中:“你不要胡思乱想了,不会有事的,谁都不会有什么事,你放心好了。其实二哥和我也还好,只是大哥照顾我更久更多,因此……”说罢,他头也低了下去,默然不语。
      “谁都不会有什么事”,是指李世民都不会有事吗?杨如烟强忍住没有追问,只得默默安慰自己。自从杨如烟知道杨文干一事之后,便知道了李世民兄弟争斗的凶险。在齐王府暂时的安宁,让她有了一份错觉,似乎他们兄弟之间从来都是风平浪静。最近的事情,又揭起了她心中最深的恐慌,使她寝不安席。听完李元吉的话,她更觉无奈,世间之事,虽说事在人为,也要看一些时运,谁敢保证以后会怎样?但她不想日日用难过、忧虑的神情对着李元吉,只得尽力将这些担忧放在心底,又只能劝自己看开一些。

      桂阳公主也在为李世民兄弟的事烦忧,尉迟敬德一事,她并不认为是李元吉有意为之。但朝中传言纷纷,桂阳公主生怕李世民会轻信这些传言,便亲自到秦王府探望李世民,劝说道:“臣子决不可以下犯上,这是父亲的大忌。四弟估计是一时气极才告诉了父亲,惹得父亲动怒关押了尉迟敬德。四弟向来如此,他一生气就在父亲面前无所顾忌。你们是同胞兄弟,千万不要为了一个臣子伤了和气。四弟也好生后悔,你不要再怪他了。”
      李世民早就心灰意冷,敷衍道:“这件事是尉迟敬德过于鲁莽,我已经责罚了他。五姐尽管放心,我不会怪四弟,本来四弟也没有什么错。”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如何是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