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夜色笼罩着金碧辉煌的宫殿。狂乱的夜风拂过钟楼挂角的铜铃,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
宫苑深处,忽然,冒起了冲天的火光。
无情的烈焰在顷刻间吞没了雕龙画栋的宫殿。
所有的门窗都早已被人从外面用木条封死,彻底断绝了逃生之路。浓烟弥漫,噼啪声中夹杂着宫女和内侍官声嘶力竭的哭喊,充斥着封闭的空间。
窒息的感觉并不好受,而最可怕的却是求生意志的断绝,慢慢地里面的人们只剩下了空洞的、绝望的眼神。
“娘娘……”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红衣宫女挣扎着,终于晕了过去。
在她眼神的方向,一个美丽端庄的宫装女子坐在锦榻上,面容平静,即使面对死亡,也没有让发丝乱了一分一毫,嘴角甚至还噙着一丝的笑容,那是对死亡的坦然,也对命运的嘲讽。
“等我回来!”言犹在耳,她与他却即将阴阳两隔。
就在今日清晨,洵国年轻的帝王洵煌轻轻地亲吻她的额角,天神般的容颜带着和煦的笑容,温柔地向她告别。一切似乎如梦幻般在眼前出现,残酷的现实却打碎了所有的希望。
这场大火发生在洵煌离宫,外出巡视的当晚,看似蹊跷却又让人心底洞明。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是个策划已久的阴谋,所以门窗在很短时间内就加上了钢钉木条,整座凝翠宫多处起火,甚至连屋顶都没有放过。
一切只表明,有人要置她于死地。
身后没有势力的支撑,就好比闹市中怀揣金元宝的孩童,虽然没有想过去争抢什么,但帝王的宠爱不啻为催命的令符。那人的心狠手辣,不留余地,她并不陌生,只是没有想到,嫉妒的疯狂竟然会大涨如斯,是再也等不下去了吗?
如今已经没有了生路,只是要陪上这凝翠宫三十几条人命,让她如何能安心?更何况,还有洵澜,她与洵煌的儿子。
她的怀中拢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俊秀的面庞上早已没有了初时的惊慌,显出与他的年龄分明不相符的成熟。他的双手紧紧地抱住母亲,似乎想用还称不上有力的双臂保护她,永不放手。
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他们将必死无疑。她并不奢望,因为老天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眷顾人。即使拯救人于危难,也必然要那人之后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澜儿,忘了今天的一切,和娘一起去另一个世界,等待你的父皇。”她仰起高贵的头,平静地道。
“娘,究竟是谁要害我们,你告诉我!”男孩的眼中迸发出了仇恨的火焰,有一种要把一切吞噬的欲望,却看到他的母亲缓缓地摇了摇头。
周围的一切渐渐开始模糊,意识涣散中,他忽然看到眼前的热浪被吹开了一个口子,眼前一黑,终于倒了下去……
御林军大批赶到的时候,正是风最大的时候,火势始终无法控制。等到大火终于平息,凝翠宫也化为了灰烬。
第二天,当洵煌彻夜未休,飞马赶回皇宫的时候,凝翠宫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旁边跪了一地的御林军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难临头,正在等待他们的君王大发雷霆。
洵煌似乎还不相信昨天还在怀中的佳人已经烟消云散的事实,直到看到那具焦黑的尸体上附着的那块晶莹剔透的玉佩,泪水才潸然落下。
“灵儿……”一声呼唤不知包含着多少悲痛和不舍。
国家有排山倒海之力,而身为君王,更可以呼风唤雨,然而怎样的权势地位都换不回心爱的人的生命。
“启禀皇上,并未发现大皇子的尸身。”禁卫军首领上前禀报。
洵煌忽然收住心神,没有小孩子的尸身,难道他已经化为了灰烬?抑或……
没有人知道答案。而随着皇上最宠爱的灵妃在那场大火中丧身和大皇子洵澜不知所踪,洵国宫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死寂。
之后不久,皇后商雪忽然身染怪疾,陷入疯癫,很多宫女和内侍都在夜里听到过她凄厉的笑声,那笑声似乎充满了怨毒,诅咒着这个已经有些风雨飘摇的洵国宫廷,让人打从心底感到冰冷。
似乎是皇后的诅咒发挥了作用,洵国的邻国,一直对洵国疆土虎视眈眈的炎国发兵攻打边关,引发了近五十年来最大的战乱。洵国号称“战神”的奚镇将军领兵出征,历时一年,不负众望凯旋而归。可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国丈商潜的两个儿子却在军中丧生,引起了一番朝野震动。
商潜终于没有为难到奚镇,只能含恨而退。也因为两个儿子战死,失去了手中的兵权。
再过一年,皇后怪病难愈,终于不治身亡。
关于皇后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怪病难治,回天乏术;有人说是怨鬼缠身,冤魂索命;更有人猜测当年凝翠宫的大火便是她指使人放的,之后她被皇帝赐死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事情的真相如何,已经无法说得清,争论也没有了意义,只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
随后,国丈商潜因罪入狱,树倒猢狲散,洵煌终于一举拔出了这个威胁皇室多年的外戚。随后,皇后之子—— 年仅两岁的二皇子洵汾迁出正殿,迁入了西角偏僻的迎春阁……
这是二十年前一段关于洵国宫廷的秘史,比起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似乎更加惊心动魄。事实的真相和细节早已随着凝翠宫那场大火湮没在断壁残垣之中了,只是多年来有关痴心帝王与死去妃子之间阴阳殊途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叹惜之余,更加怀念那位洵国有名的才女——灵妃。
一曲红颜,荡气回肠。
灵妃,本名谢秋娘,入宫之前以绝世美貌和过人才华闻名洵国,她性情温婉,冰雪聪明,曾游历洵国山川,写下了一部精确纪录洵国山川的手稿《山川纪略》。即使是军中最精明能干的细作也无法画出如此精密准确的图谱,其精确程度让人惊叹。
如此锦绣女子,一入宫门深似海,最后香消玉陨,实在令人惋惜。而聚散离别,本就是人生常态。阴阳两隔,纵万分不舍,也没有丝毫转圜余地。只是那些朝夕相处之人却每每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断错过,不断伤害,总要等一切尘埃落定,覆水难收后,方知后悔吧。
此是前话,表过不提。
一间密封的石室,只在其中一面墙壁上开了一道小窗,以供透气。
独孤方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方形的石顶,鼻端充盈着一股清香,是有助人安神静气的檀香。
此刻,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窗□□进室内,照亮了阴冷的石室,让他忽然有片刻的恍惚。
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这么安稳地睡觉了,不用担心强敌无孔不入的追杀和黑暗中随时会出现的危机,而一直在梦中出现的那双冷酷光亮的眼睛,也奇迹般地没有再来扰他的清梦。之前的每一个夜晚,那双眼睛总是在暗中窥视,像是暗夜中的一只猛兽,锐利的目光监视着他的猎物,让人不得安眠。
起身走到案上的铜镜前,乍一看镜中的容颜,他忽然有片刻的怔然。十分陌生的一张脸,毫无表情,苍白如斯。一头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掩住他瘦削的面庞,在如云秀发中突兀地多了些许银白的发丝,看起来颇为不协调。
他的长发秀逸天成,如黑缎一般柔顺闪亮,每每叫人惊叹,他自己却没有多少自觉,只是自小就特别喜欢那人修长的手指拂过发丝的感觉,那样轻柔、缓慢,有种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温暖。
想到这里,一股猩红似乎又浮上了喉管。刚才那一瞬间,他似乎忘记了一切。然而现实的残酷分明在叫嚣着、提醒着他物是人非的事实,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是长久不变的,安慰和欺骗自己,只会徒增伤感,又何必?眼前忽然浮现了那个少年明媚的笑颜,刺痛中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白发,露出了些许苦笑。
回到榻前,坐在床沿,他将内息在小周天运转一周,肋下三寸处忽然一阵剧痛,让他表情一僵。
果然,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红尘不仅催人衰老,还会让人渐渐失去功力。衰老还可以暂时不管,可是一旦失去了武功,他将形同废人,眼前迫在眉睫之事就会无计可施。虽然不至于完全绝望,但“醉颜宫”无疑给他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密室的门突然打开了,一身紫衣的芸娘端着一个食盘走了进来,看到他已经醒来,脸色明显缓和,似乎舒了一口气。
“你醒啦?来喝一点参汤补补身体吧。”芸娘笑着将食盘放在桌上。
“多谢!”独孤方微微一笑,起身走到桌前,平淡无奇的脸上瞬间多了些许光彩。
“看你的气色似乎好了许多,我也放心了。”昨天运功的时候,她看着他吐了好几口淤血,神情憔悴,不由得十分担心。只是他中的毒颇为奇怪,饶是她见多识广,在江湖打混多年也不得要领,只能干着急。不过今天一看,似乎已经好了许多了。
独孤方接过乘好的参汤,喝了一口。抬起眼,看到芸娘近在咫尺的温柔而慈祥的眉眼,忽然有种恍惚,内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就像他无数次在梦中见到的一样。虽然只是片刻,他也意识到了失态,强敛心神,开口问道:“芸娘,今日有何消息么?”
芸娘看到他之前的神态,心中虽微觉奇怪,也未深究,道:“今日炎国二皇子炎疆要入宫面见皇上。”
“噢?”独孤方的眉头忽然一皱。
芸娘又道:“昨日炎疆已经拜访了朝中几位重臣,或是命人送去了厚礼。”
“动作好快啊!此人在炎国朝中从不显山露水,实则隐忍内敛,是个人物。我们当小心在意,密切注意其一行人的动向。”
芸娘点了点头。
却听独孤方微微一顿,道:“芸娘,你在凉都多年,以你之见,如今朝中局势如何?”
芸娘沉吟片刻,道:“当今皇上自从灵妃去世之后,就一直精神不振。尤其是在将国丈商潜一党拔除以后,多年来遁隐皇宫,沉溺于招魂、炼丹,不理朝政,将国家大事都交于成王洵炼、丞相原逸舟和奚镇大将军处理,本来相安无事,但自从三年前奚将军无故失踪,丞相原逸舟又日渐老迈,成王渐渐有独揽大权之势。”
她看了一眼独孤方,顿了顿道:“大皇子洵澜如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虽然奚将军奉命一直派人在寻访他的下落,却没有结果。二皇子洵汾,资质平庸,生性懦弱,根本不足以担当治国大任。如果不早采取措施,恐怕江山就要易主了。幸亏朝中还有飞天将军奚彻和礼部尚书秦破然等一批新崛起的贤能主持朝政,否则早已生乱。”
独孤方点点头,道:“芸娘所见确然!我久居山野,不入朝堂,芸娘一番话实在令我茅塞顿开。当年奚镇将军命旧部成立门户,负责打探消息,可谓高瞻远瞩。这些年来,芸娘在此隐身风尘,肩负重任,令人钦佩。”
“我一个妇道人家,在此班门弄斧了。这都是将军和我家小姐的安排,芸娘不敢居功。关于朝中之事,公子定然自有高论,我就不多言了。”芸娘笑了笑,收拾余汤和器皿,准备离去。“你安心调养,有什么消息我会尽快通知你。”
独孤方点点头,笑道:“多谢芸娘。”
目送芸娘纤细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独孤方的面色忽然一凝,芸娘所说的确是实情。而目前洵、炎、枫三国之间的局势却比想象中更加微妙、紧张,和平盛世只是表面的平静,暗地里暗潮涌动,甚至是汹涌澎湃。
三国之中,炎国国土内多为沙漠,枫国地处苦寒之地,唯有洵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历来是两国眼红的对象。当今炎皇炎廷好战喜功,穷兵黩武,近年来有向邻国出兵的趋势。枫国对外一直保持不温不火的态度,枫国国君又十分神秘,很少露面,使得局势更加难以捉摸。
当然,这一切只是未雨绸缪,未来的局势并不是一两人所能左右的。
人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在决定去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须审时度势,做好万全的准备。最后成与不成,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他明白自己的使命,只是在此之前,他还必须去做一件事。
香炉中的檀香燃尽了最后一点光亮,化为一缕轻烟,飘散在石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