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
-
此后,孙策平定吴郡严白虎和会稽郡王朗,据有一方疆土;袁术则派了堂弟袁胤代替周尚作丹阳太守,将周尚和周瑜召回寿春。
周瑜在寿春,与孙策书信往来。听说王朗降伏后,孙策仍命他为郡内最高佐吏,又命原本王朗的佐吏、负有盛名的会稽大族后人虞翻为功曹。周瑜心下欢喜,觉得孙策大有长进,这许是二张的功劳。周瑜又想孙策的亲兵阿蒙不知如何了。他少有壮志,意志坚定,心念又纯,这样的可塑之才,若殁于锋镝,就太可惜了。
是年,袁术有僭逆之谋,以为孙策总该支持他,不料孙策修书与他,劝他效忠守节,以报汉室。孙策明摆着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脱离了袁术,申明了立场。袁术愤愤不已。
曹操忙于扫平中原,便瞅准了时机,于次年遣议郎王浦以天子诏书拜孙策为骑都尉,暂领会稽太守,算是默许了孙策立足江东,孙策此时方知袁术所谓表荐他为殄寇将军,原来只是袁术煞有介事而已。孙策牢记周瑜关照的上兵伐谋,既然汉室派人来加官赐爵,不如坚持请求将军的封号,自己当上将军,才好给部下加官。见孙策坚持,王浦便遵承汉制,假孙策明汉将军,命其助讨袁术。
自此孙策算是获得汉室与群雄认可,周瑜越发看好孙策,认为他说不定可能起于东南,承运代汉。五月袁术称帝,周瑜坚决说服叔父和其他族人暗中和僭越称帝的袁术撇清关系,免遭连累。
及至建安三年,孙策进一步扫平吴、会。刘繇煽动的会稽山贼祖郎以及之前在神亭与孙策不打不相识的太史慈均因孙策不计前嫌而加入其麾下,孙郎建功立业,求才若渴,冰释前嫌,时人称羡。
曹操为显招安抚纳之意,向天子上表,荐孙策为讨逆将军,进封吴侯。
袁术在寿春不得人心,又频遭群雄讨伐,此时想起任用周瑜作大将。周瑜此前就想摆脱袁术,为免受牵连,便托词求外放为居巢的长官,道是方便为袁术与孙策军隔江相峙,袁术闻言感忙答应。
周瑜到任不久,便收到孙策修书请他前去会合,周瑜就想方设法弃官脱身,往江南而去。至此,这对分开两年有余的兄弟终于再度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