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25 ...
-
周瑜急着收拾行装,打算入吴诣见孙权。
吕蒙看在眼里,不免有些为他担忧,提议道:“公瑾,你这行色匆匆,请务必让我随行。”
“我这是回吴去请命出兵平蜀。目下益州牧刘璋闇弱,益州人心不齐,外有敌寇张鲁;我军现在据有江陵这样的战略要地可补给前线,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子明你且留在江陵整饬军队。”
吕蒙拉住他的手臂道:“你这是请命吗?我看你这是逼宫!我不跟着你,我怕你重演建安五年将兵赴丧的旧事!”
“你说什么话呢?我将兵赴丧不是为了主公?”周瑜蹙眉。
“公瑾,你听我说,我也算半个你教出来的学生,可是现在连我都看得比你清楚了。至尊已经有意将南郡交给刘备去都督了,你这一去不是忤逆是什么?”
“我知道主公有意出借南郡!若没有南郡作为后援点输送辎重,吴不能跨荆州而有蜀地,我必须赶在刘备屯驻江陵之前取得益州,结援马超,用事实向至尊证明取蜀全据长江才是正道。”
吕蒙双手按住周瑜肩头:“当初先主公新丧,你将兵回吴,你赤胆忠心,可是至尊怎么想?你和张公共掌众事,提拔了许多幕府人才,可这些人中有多少是你的心腹?但主公怎么想?主公能不觉得你门生故吏遍布江东吗?当初至尊新主事,处处倚仗你,你做什么他都称是;现在就算取益州是正确的事,若成,功不可没,但你气势汹汹地回去,对至尊提出异议,至尊怎么想?”
周瑜毫不迟疑反对道:“我并没有不肯撤出江陵、撤出南郡,我只是想提议在将荆州移交给刘备之前完成取蜀大计。你不知道我想提议与仲异一同西征吗?仲异是孙家宗室重将,待取得益州,我自会回来攻取襄阳,据荆北之地,与曹操抗衡。留仲异在益州,至尊难道还会担心我功高震主,躲在蜀中称王称霸吗”
吕蒙十分忧心他的执迷不悟。“试问除了我和几位老将军,吴中现在有谁还信你时至今日对孙家忠心不改,矢志不渝?夷陵与益州接壤,现在有些无名的宗帅和益州将领前来投诚归附,他们可是只知你周公瑾,却不知主公威名。”
“我周瑜当初敢举江东精兵抗曹,敢对刘备保证用三万精兵破曹给他看,如今竟要为了一己名誉,而坐失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吗?”周瑜深深叹息,稍微冷静下来,对吕蒙道:“无论如何,我要去吴中试试主公的态度,我听你的,就只带上你和一小队亲兵扈从,找个由头,就说回吴和老友叙会,开他几天宴席。”
吕蒙见他回心转意,坦然地笑了,拥住他,嘴角轻扬道:“无论你做什么,我都陪着你。”
“是都管着我才对吧。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哪……”周瑜无奈叹道,心中却不由加深了对吕蒙欣赏。
【番外】OOC vs.十年演变
蒙:公瑾,你当初出场时候极为惊艳呀,言议英发,从那时观,就知道你是腹黑英雄胚子了。怎么后来就这么冲动这么OOC呢?
瑜:这不叫做OOC呀,虽然文章很短,可是时间跨度有十余年,任谁都会改变吧。比如你出场的时候眼睛很大,等长成了成年男子了,眼形也就是普通大了。又如你总说不娶不娶,最后还是结婚生子对吧?更何况我不但有“成长而改变”的内因,还有伯符突然丧生,我回吴掌管人事六年,心态能不变吗?六年之后,讨麻、保二屯,我才重出江湖,荒废那么多年,我能不急着为至尊开疆拓土吗?
蒙:你总将兵干这,将兵干那,真是很有拥兵自重的嫌疑啊?
瑜:我从来都是将兵干这,将兵干那,换言之我就没离开过军队。过去没有这种嫌疑,明显是因为伯符领导力强,所有人心都向着他,大家都将兵干这,将兵干那,根本没人往歪处想。伯符骤逝,至尊的统御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大家出于忌讳,都不敢将兵了,我还急着开疆拓土,所以才很明显好吗?
蒙:听说后世有一句话叫做“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我认为你仅凭自视心地光明,就勇往直前,确实有点欠妥。你明显是对外腹黑,对内太直率了。
周:听说后世不少人把你当粗人,实在埋没你的分析才能了。你和陆伯言,才是江东真正会用兵的人,兵者诡道,我虽有几分意气,但是思虑还不如你。子敬偏爱托大,轻视敌手,那是更不如你了。
蒙:那是因为你一生戎马,意气风发,胆气更大,脾气太差。自从你故后,我就没少吸取你的前车之鉴,一方面明哲保身,一方面夺回荆州兵家必争之地:一是为了保固疆土,二是为了你的遗愿。想当年咱都是在江陵办过公谈过恋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