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兴平元年秋。其日风清日朗,空气里有一丝燥意,空中时有高翔的鸿雁掠过。历阳县外的营地里,年方弱冠的孙策慷慨陈词:
“现下我借着协助舅父为袁公路攻伐刘繇之由,才暂时得以不受袁公路驱使。我们唯有尽速渡江击败刘繇,夺回江左祖辈父辈世世代代居住之地,才能有立锥之地,才有可能脱离袁公路。
“袁公路上表天子,表我为折冲校尉——他始终不肯给我一个将军头衔,就是为了阻止我们自立;而且他吞并先父部曲,只还给我千余人,以及不过数十匹军马。多亏了舅父前来会师合兵,外加本地士民归附,才令我军增至五六千。今后仰赖诸公襄助,令我军军纪严明,有口皆碑,我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众孙坚旧部程普、韩当、黄盖、朱治等听少主说得头头是道,外加其丰神俊朗、气宇轩昂,虽年少,却极富乃父之风;又礼贤下士,对自己这班宿将恭敬有加,便十分满意,颔首赞同,坚信少主当可重振孙破虏旧业。
“众将听令,这就随策去巡营。”
“是!”异口同声,宿将连同孙策身边的孙河、吕范,群情激昂。
——————
经过一处喧闹的营帐,孙策一扬下颌,亲兵立马上前质问:“什么事这么吵?目无法纪了这是?”
“下官校尉袁雄,求见大帅。”
孙策策马上前,原本乱作一团的兵士见到大帅乘在高头大马上,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面对气概非凡的大帅,兵士登时噤声了。
“袁雄,你且道来”,孙策的声线清晰又悦耳,却不怒自威。
袁雄推上一少年,少年形貌狼狈,却挺直了腰背,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一名军官模样的人跟在少年身侧。
袁雄解释道:“这少年名叫吕蒙,虚岁十七,去年斫杀了我帐下吏畏罪潜逃,今来自首。”
“他无编无职,为何杀你吏员?”孙策问袁雄,又对少年身旁军官模样的人道:“你是别部司马邓当,我记得你。”
邓当拉着吕蒙一起下跪,恳求道:“吕蒙是贱内的弟弟,自去年就偷偷跟在我军中杀敌,作为私兵,未在编内。我发现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我告诉他,出征绝非儿戏,那可是有性命之虞的事,可他执意从军,我怎么呵止他都没用。”
孙策奇道:“我从十多岁起,就跟着先父南征北战了;吕蒙,看你瘦瘦弱弱的,一点儿也不像十七岁的模样,如何从军呀?”
吕蒙一言不发,仰首睁大双眼与孙策对视。
袁雄为吕蒙求情:“大帅,请听雄一言。吕蒙杀我帐下吏,其实错不在吕蒙。我那吏员明知吕蒙数次跟随我军讨山越,表现出色,却还故意出言羞辱,笑他竖子无能,从军不自量力,犹如以肉饲虎。我屡禁不能止,吕蒙盛怒之下引刀斫杀了他,却是我治下无方之过。”
孙策唇角微扬,却用严肃的口吻训道:“如此说来,你帐内一团乱,是在争论如何处置他了?想必有人要顺应道义保他,有人要就事论事处罚他。我倒想问问,吕蒙,你为什么执意入伍,即便你姊夫屡屡禁止,你还窃窃跟随?”
“蒙家贫贱,不堪中原离乱,南渡来依附姊夫。可是如何教蒙年过十五六,还靠姊夫接济、勉强度日呢?蒙难居贫贱的境地,常言道,‘不入虎穴,安得虎子’,我要靠军功立身。”大眼的少年言之凿凿,不亢不卑。
孙策有一瞬失神,他想起周瑜从舒城来造访,劝自己将家眷迁去舒城,又把大道南边的大宅推给自己用,仆婢用器,一应俱全,颇有感触。眼前这少年过着穷苦卑微、亲戚接济的日子,却能有上进之志,难能可贵。于是孙策豁达一笑:“邓当啊,我江东英雄出少年,就让吕蒙跟在我左右,先当个亲兵可好。”
“多谢大帅赦免!”邓当顿首再拜,又向袁雄投去感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