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决择 ...
-
大厅里灯火辉煌,所有的蜡烛都被点燃。
老太爷坐在上首的位置,两只手只能扶着椅子的把手勉强支撑自己站了起来,不让自己摊在那里,他用颤抖的声音问跪在那里的小厮阿牛,说道,“你是说,就在前天,你亲眼看见日本人的军队就在你家村子附近。”
“是的,太爷,千真万确。我娘这不病了么,托人销个口信,让我回去看看。我赶了一天的路还没等我回村,就碰到日本人,亏我机灵,逃过一劫,所以吓得连村都没进,赶紧跑回来,就立马回铺里给掌柜和大管事报信来了,老太爷,千真万确,日本人的确来了。”阿牛跪在那里大声的哭泣着。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早几天看报纸还说日本人还在猴头山的那边,怎么这么快就打到这里。”老太爷的脸上一脸茫然和难以相信这样的事实。
老太爷颤颤巍巍地转身对旁边站立的儿子果断地说道,“快、快去请你二叔过来,越快越好。“
老练持重的大儿子杜木斌经营自家杜和堂的药材生意多年,见识广博,深知此事厉害关系,急切转身直奔二叔家跑去。
一边奔跑着,一边吩咐在一旁侍候的小厮们去敲各家的门,把全家人都叫起来。然后又吩咐其他人,备马车的、备马车,让另一些人把一些早早收拾好的重要物品抬上马车,命他们都去巷子里候着,随时准备出发。
从一开始打仗起,杜木斌就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变化,早就在盘算着杜家的未来,他找他二叔商量过,准备把一些商铺关闭,把一些资金往香港和上海转移,但没想到时局变化这么快,日本人这么快就打到了家门口。虽然现在的局面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但是真正到来时还是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木斌心里想着杜和堂的这份产业和这一大家子人以后的生计,但他脚上却一刻也没停,气喘吁吁来到他二叔的住处,命人使劲的打着门。
这里是南方一月份的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寒风禀冽,阴冷的湿气浸入人的身体,使人不由自主地打着哆嗦。
”二叔您老人家睡了吗?我是木斌,快开门,有要事相商。“
这动静声很大,二爷被仆人侍候着起身更衣,跟随带路的小厮来到前厅,侄子木斌已在那里候着。
“二叔,快,快跟我走。”木斌不由分说拉着二叔的手大步流星地往前走着,出了二叔家的前厅直奔正堂而去。
杜太二爷好像早知道要发生什么似得,一脸沉默,低头不语。
前头有人提灯带路,木斌一边走着一边和二叔讲着事情的前因后果。
“该来的总归要来,你逃不掉的。”二太爷听完木斌的讲述,心理默念道。
二太爷回望自己的一生,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一腔热血,希望能报效国家。短暂的从军后,看尽世态炎凉,他选择逃避,回到故里。一隅之地,终其此身。
然,如何逃也逃不出这乱世的国家命数,逃不过。他低头叹息着。当此家族危难之时,他叩心自问,他还能做什么?即不能金戈铁马去沙场征战,也不能含饴弄孙已享天伦之乐。他什么也不能做。二太爷用力摇了摇头,一阵阵的叹气声传入木斌的耳朵,使他神色更加紧张。
老太爷由仆人搀扶着站在那里,等待着弟弟的到来。
当见到自家弟弟时,他象吃了定心丸一样,由原来的慌慌张张变得镇定从容了一些。
“老二,日本人快要打来了,你看这个事怎么办?“老太爷询问着弟弟的意见。
”收拾东西,赶紧逃,越快越好。“二太爷沉重镇定的说着。
“什么?你说什么?我姚溪杜家几百年的基业就这样毁在我手里?“老太爷不想要这个答案,他真得不想。认真地看着弟弟,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回答。
”大哥,你不了解战争的残酷,在战争面前,吾等百姓都是蝼蚁。你是不是还想留在这里,保住这主屋,这杜和堂的基业。希望能留下来和日本人周旋一番,让我们可以在夹鏠中生存。哪怕担上恶名也再所不惜。“二太爷仿佛看穿了大太爷的心思似的,说着。
太爷在弟弟面前,也不隐藏自己的想法,点了点头。
“大哥,你要这样想,就大错特错。难道这杜和堂的基业我不心疼,可这里不是上海,没有任何制衡的力量和筹码。我们拿什么和日本人斡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就是人家日本人的那块肉,想怎么吃怎么吃,想怎么把你捏碎就怎么把你捏碎,除了带上随身物品逃命,别无其他办法。“太二爷苦苦地劝说着哥哥,放弃身外之物,保命要紧。
”老二,不要说了。你让我再想想。”大太爷还在踌躇着,犹豫不绝。
就在此时,霹雳啪啦,窗外传出响声,一声鞭炮声过后,一朵美丽的红色烟花划过天际,在天空中绽放。太爷看着窗外说道,“这还没过节,怎么就有人开始放炮竹、烟花。”
二太爷看着窗外的烟花,再也顾不得和大哥争执。
他的手微微发颤,也失去了刚才的镇定。立即抓住旁边大侄子的手说,“木斌,快、快通知全家老少,赶紧起来,什么东西都不要拿,立即走,一刻也不能耽搁,日本人已经来了。赶紧保命要紧。”
亏得木斌机警,早就命人,去各家喊门,把家人通通叫起来。
一柱香的功夫,正堂内家杜家人大部分已经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大太爷、二太爷的安排。
就在此时,又一声炮竹声响,天空中又亮起红色的红焰。
二太爷更加着急,对木斌说,“日本人已经放出第二颗信号弹,再不走,今天这里就是我们杜家的坟场。我们不能给祖宗上香告别了,时间来不及,得赶紧离开,越快越好。”
木斌深知二叔此话的份量,一声令下,命令所有的人必须在一柱香之内马上离开这里,不能有片刻的耽误。
木斌和二太爷扶着老太爷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其余人等,但凡能走得一律步行离开,任何东西也不要带,逃命要紧。
杜家在此危亡之时,并没有出现预想中慌乱的场面,大家都扶老携幼,井然有序得听着木斌的指挥。
木斌看了看大家,虽说不让多带东西,但还是有人推着小车,里面堆满了各式的物件。杜家的私塾先生还把自己的书也带上,放在小车上,就连自己的妻子,杜家大太太也自己随身带了一个包袱,连木斌都不知道她那里装着什么。木斌看了这些,摇摇头说,“都这个时候了,还带这些东西干什么。“
就在此时,又有仆人来报,说三太爷不想走,正在屋里发脾气。
二太爷听了这话,对侄子说道,“木斌,你带着大家先走,我去看看。”
木斌点点头,顾不得说话,率着众人先行离去。
二爷由仆人跟着,去到三爷家里一看究竟。
三爷一看自家的哥哥站在他的面前,顿时老泪纵横没了脾气,只是勉强挤出三个字,“我不走。”
二爷并没有说话,看了弟弟一眼,上去一个巴掌就打在三爷的脸上,留下火辣辣地五道很深的巴掌印,他对随身的仆人说,把三太爷架出去。
众人看着场景,不敢上来搭话,仆人照做把三爷架出了门,把他押上了已经早已备好的马车,马车外三爷的儿子木言已候在那里等着父亲,不由分说,见了父亲被二叔的仆人押上车来,一面赶紧让车夫准备起程,一面让二叔也一同上马车离去。
二爷摆了摆手说,你们先走,我还有点事情。木言看了看二叔说道,“这是咱家最后一辆马车,爹,您老不要再推辞了。”
二太爷想了想说,那我回家拿一个东西速速就来。
二太爷终生未婚,更没有子嗣,杜木言是他三弟家的二儿子,由大哥做主过继给他,年幼时长在他的膝下,由他亲自教导,后又被三弟媳要回,所以和他感情很深。
此时木言不知二叔的心思,只是默默地跟着他后面,来到他的住处,看着他走进里屋,拿出一个红色的盒子。二太爷打开红色的盒子,里面是一张照片和一枚勋章。
照片中是一个笑容烂灿的年青漂亮的日本女子,穿着传统和服站在樱花树下,整个照片看起来那么美好。当二太爷看着那枚勋章时,却露出了讽刺的笑容,那枚勋章正是他作为日本士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而被颁发的荣誉勋章。
二太爷从盒子迅速拿起照片,对木言说着,我们走吧。此时,就是杜家最后一批人离开这里。
木言让二叔上了车,和他爹并排坐着,这才命车夫赶紧起程赶路。
若大的杜家由刚才的人声鼎沸,到现在空无一人,死寂了一般。
木言最后看了一眼杜家,与这个地方做了最后一次绝别。然后毅然骑着马,护着车队转身离开。
木言的媳妇已经随着木斌媳妇一起步行,先行离开,只留下还在熟睡的女儿小铃铛。二太爷把木言熟睡的女儿,小铃铛抱在怀里,让孩子在自己怀里睡得踏实而温暖,纵然在外面千难万难,二太爷心想怎么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三太爷看着车外,声音里带着哭腔说道,“二哥,我们杜家还有一天能回来吗?”
“大厦将倾,安有完卵。故乡怕是回不去了。”二太爷抱着小铃铛,继续自顾自的说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国之不兴,百姓遭殃。区区日本弹丸之地,竟以强国之势,来势汹汹,灭我中华,取我国家。国之不幸,民之不幸。”
当木言带着杜家最后的车队,与步行的家人汇合,走出离杜家老宅五里地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杜家老宅那个方向发出,木言不敢耽搁,让杜家一家老小加紧赶路。
多年以后,杜木言才知道,就在那个夜里,他们家就在那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被日本人的大炮炸得粉碎,夷为平地,连一片完整的瓦砾也没有留下。如果不是他二叔当年的果断,他们一家都要同那一声炮响一起同时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