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既见君子 ...

  •   石之轩意识清醒时,发觉自己正在一处山洞之中。山洞阴凉,洞口有云雾环绕,然而洞内火堆犹自劈啪作响,他所躺的也非地面,而是一领丝绸做里的狐裘,看得出施以援手之人非富即贵。圣门中人只怕没有这么好心,不知是何人所为。
      他本欲起身远遁,但稍一运气便觉血/气翻腾。他身兼花间与补天两道心法,为求糅合之道潜入佛门。半月前他略有心得,加之糅合一事迫在眉睫,便略做尝试了几回,却因此被圣僧看破,不得不杀出佛门。这半月来他处处小心潜藏,还是被四大圣僧再度围攻了一场,伤势越发严峻。
      石之轩思虑少倾,潜心调息真气,假做还未苏醒。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他忽觉风声隐隐变了。虽未听见脚步,但当是有人归来。石之轩暗自戒备起来。
      来者平淡问道:“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重耳与秦穆公便以诗对答,定下盟约。石之轩出身以艺术入道的花间派,自然不会陌生。此句出自唐风扬之水一篇,无疑是来者讥诮他是否身负密令才如此行事。
      石之轩坦然睁眼,从杕杜与采苓中各拆一句,同样以唐风答道:“独行踽踽,虑人之为言。”
      映入眼中的乃是一位容姿秀彻的白衣女子,腰间佩剑,左手拎了一只食盒,虽经云雾而来,冰纨却丝毫不染。
      她轻笑一声:“汝之言,胡得焉?”
      她对采苓末句略作修改,意思相当明确:小人做伪言,所为何事?你之说辞,又为何事?
      石之轩看出她意态如鹤,颇类道家,避重就轻道:“我欲观佛门典籍而入寺,不料圣僧竟破关追杀,至今已有半月。”
      来者果然不在意他与圣僧的纠葛,只是微微扬眉而已。她打开那只食盒,将第二层抽了出来递给他:“算算时辰你也该醒了,负伤未愈,只为你要了鱼羹。”
      “多谢。”石之轩道,“不知足下姓名,敢请一示。”
      “我姓季,单名彖辞之彖,家父取字玄同。”
      以彖辞为名,又以和光同尘之语取字,果然是道门中人。石之轩心思闪念,在答以自己姓名的同时已将道门出众人物悉数考究一遍,却想不出是何人有这般女儿。
      他见季彖已经打开食盒一层,便不再出言,也享用起这道鱼羹。
      季彖为自己选的乃是一道鸭肉汤饼与一道炙野菌。她初来此世不过十日,本想借此大好时机先在江南与诸僧论辩,再入西域一游,不料在两日前的溪边见到此人昏迷间顺溪而下,心念一起将其救起,暂且安置在山洞中。附近十里有农家数十,这两日她便在山中随意捕些野兔野鸟、挖些药材,与农家换取饮食。
      季彖替石之轩稳定伤势时,发觉他体内有两种真气来回拉锯,想来有不小秘密。她无意和此人有太多往来,打定主意等他醒来便话别。
      两人均秉承食不言的训示,待到用毕,季彖归拢食盒准备归还给农家时,石之轩才问道:“不知我昏睡了几时?”
      “足有两日。”季彖动作突兀一顿,将食盒放在一旁,起身迎向洞口。
      一位面容古雅朴实的道袍老者正站在洞口,对她微微一笑。
      石之轩心下一惊。四大圣僧竟不惜一切,请来宁道奇千里追杀。他见季彖皱眉,出言提醒:“此人正是中原第一人,精通天地造化的‘散人’宁道奇。”
      季彖恍若未闻,淡淡道: “不知尊驾为何事而来?”
      宁道奇同样像是忘却了石之轩的存在,怡然自得地讲述道:“以前,夏桀杀死了敢于直言进谏的关龙逄,帝辛为了观窍便剔出了王叔比干的心。即便是颜回这样的德仁,也无法劝服卫君。”
      季彖一笑:“善于摄生之人,可以出入湖泽而不被蛇咬伤,穿行陆上不被兕虎伤害,即便身处战场,兵刃也无法加身。”
      石之轩已然听出,二人正打着无形的机锋。
      宁道奇又循循善诱道:“猛兽临死的时候气息急促,什么声音都有可能发出,所以会迸发伤害人的恶念。为善事需要很久,可恶事做成就来不及悔改了啊。”
      季彖从容不迫地对答如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圣人有所为却无偏好,正是因为这样的道理。”
      明明是宁道奇执南华经劝说,季彖以道德经驳理,二人的气机却截然相悖。宁道奇蓄着五缕长须,可眼神却宛若幼童般真诚而坦率,毫无疑问已得返璞归真、返老还童之境界。季彖则不然。她神色始终无波无澜,犹如九天上的明月,想来遵循的是超诣放逸的旨趣。
      宁道奇忍不住摇头叹道: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即便是圣人也难以说清。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石之轩知道这即将变为动手见真章的局势,勉力提起真气,伺机而动。
      季彖不为所动,言语反而变得犹如刀刃般锋利,咄咄逼人了起来:“巧者劳,知者忧,唯无能者无所求。栎树对匠人所说的话,莫非‘散人’忘了吗?”
      宁道奇发出一阵长笑,拈须道:“老夫欠人一诺,为人分忧罢了。道友好厉害的辩才。”
      季彖倒也没有得理不饶人的意思,淡淡道:“得道无高下,闻道有先后,玄同不敢应这一声道友。”
      宁道奇哈哈一笑:“也罢,小友小心。”
      他随意地往前迈了一步,一袖挥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既见君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