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柜子的提醒 ...
-
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
今天干活又感到不断超越自己的力量。早上起来就开始下雨,本来早上要去地里拔红薯的,可是因为下雨就没有去,被安排到客房干活。
打扫房间,跟着xps搬东西,把物资归纳到各个部组,慈善组啊,大寮啊,开始只知道随众干活,搬着搬着,居然大家就开始搬柜子了,实在有些莫名,因为柜子有一人多高,xps说出去看看有没有男众可以帮忙,探出头看了一眼,紧跟着就说,没有看到男众,我们搬吧。
脑海中连“真的吗?”还没来及想,身体已经行动起来了。于是,仅仅是随众,就眼看着柜子从这个房间抬到了另一个房间。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们展现了众志成城的团队力量。
没有想为什么可以这样,但已经完成了。
抬了这个柜子后,紧跟着收拾义工们的教室。在xkfs的关怀下,为义工腾出了一大片通长的空地,我们改变原来的布置,又将几个柜子挪动了地方,依然是一人多高的大柜子,可是那种“这么大的柜子怎么移动”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踏实干活的感觉。三个大柜子、各种架子、被子、床单、被罩什么的,搬过来搬过去,找到最合适的地方摆放,我没有了对于做这件事的恐惧感,在某个阶段看,会觉得这很难完成,而现在却是不管怎样干了才知道结果。专注做当下的事情,热情就会培养出来。接下来,将桌子椅子搬进来,打扫卫生,干过前面的活之后,这样的活就感觉十分轻松了。
做一件事,有时候会有热情,有时候没有,大多时候,我们还是在我不想干和我不能干中徘徊着。以前总觉得,团队的力量是存在,但却有些冠冕堂皇,因为那是企业家或创业者为了达成目标常用的手段,我们内心向往,但大多数人,只有在某些宣传影像中去找那种感觉,因为发自内心的去做事,真的很难。
为什么人们精神所向往的,脚下却不行动呢?
在义工的圈子里,有一个画面是常见的,那就是老义工很少让新义工去干活,而是自己知道目标是什么,不去攀援别人,一个劲儿的干,新义工看到老义工这样干,被他身上的力量所摄受,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分担,于是很多人成长了,具备相同的品质,变成了老义工。这就是一轮好的循环。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付出了才会有热情,付出了才会有留恋,想要得到什么就付出什么,这是潜在的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