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另一只黄雀(二) ...
-
第二天一大早,一声尖叫划破玉和宫上方的天空,紧接着娴妃已经死亡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遍后宫每个角落。
林清岚听到这个消息时十分意外,大清早的,他穿好官服,还没来得及去太医院,刑部的官差就登门了,因为他是昨天给娴妃请平安脉的太医,所以请他到刑部去回话。
一路上,林清岚暗暗想了几个可能会问的问题怎么回答,理了理思路,到了刑部门口,正看见一个官差领着霍秋儿,正在等他。霍秋儿脸有点发白,林清岚知道她心里一定挺怕挺紧张的,就给了她个安抚的眼神,霍秋儿意会,才觉得好受了点。
谁知道接下来的经历,比娴妃之死还要让林清岚感到意外。
刑部接待林清岚主仆二人的,是个录事,就是审案子的时候记录案情的人,这样的小吏居然唱了一把主角,独立询问林清岚。录事非常客气,点头哈腰的将林清岚迎进个干净的小房间,又是让座又是沏茶,好不殷勤。
这录事如此,正应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俗语,别看林清岚只是正七品,但是录事更小,正九品而已,大周朝的官员体系从正一品起至从九品,一共十八级,但是实际上八九品的都不能算是官了,只不过是个俸禄等级罢了。何况林清岚圣眷正好,录事不急着问和案子有关的话,倒是抓紧时机和林清岚套近乎的做法,似乎也不难理解,连带霍秋儿也得了坐,医女也是正九品呢。
喝了阵茶,终于切入正题,录事问了林清岚昨日几时去的玉和宫,几时离开的,身边什么人跟着,娴妃娘娘的身体可有什么不妥等等几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问题,这些全在林清岚意料之内,他很容易的就回答了,其实他昨天去玉和宫请脉,太医院都是有记录的,只需要注意强调秋儿一直跟着自己,寸步不离就行了。接着录事又转向霍秋儿,将问过林清岚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霍秋儿看到这样的情景,再也紧张不起来了,学着自家大人说的话一一回答。
录事做好了纪录之后,客气了几句,送林清岚和霍秋儿出了刑部,到底官服在身,和现在关了一牢房的玉和宫的太监宫女不同,没有命令是不能扣押的。
林清岚沉默着,脑子里转得飞快,霍秋儿见没有其他人在场了,按捺不住,道:“大人,奴婢被官差领来的时候好害怕,没想到这样简单就让咱们离开了,奴婢觉得这也太草率了,就跟闹着玩似的,他甚至都没有将我们隔开,分别问话。”
连霍秋儿都意识到不寻常了,何况林清岚,这也正是林清岚不得其解的地方。
目前宫中皇后之下,有一位正一品的皇贵妃,但是她呆在皇家的庵堂内带发修行已经很多年了,从一品的贵妃皇上没封的有,接下来就是正二品的妃,共有四位,娴妃显然是其中的拔尖者。娴妃死了,无论对前朝还是对后宫,都会有重大的影响,刑部应该非常重视才对,加上自己的身份,即使不是刑部尚书或者侍郎亲自审问,但无论怎么样也轮不到录事出面啊!
霍秋儿继续同林清岚说闲话,“大人,您说娴妃娘娘那样要什么有什么的人,为什么会突然上吊自尽呢?”
“嗯?娴妃是上吊自尽的?”林清岚脚步一顿,“消息可靠么?”
医女和太医不同,晚上都住在宫内,所以对于宫中的消息,她们要灵通的多,刑部的人都不多嘴,林清岚也不想和他们多说,因此林清岚现在只知道娴妃死了,细节还不太清楚。
“可靠。”霍秋儿点头,“宫里已经传遍了,还有人说昨天晚上刮得那样大风就很不寻常,昨晚……玉和宫里好像有闹鬼的动静……”
“鬼神之事最是无稽之谈,而且又是皇家的忌讳,别人乱说你千万不要跟风。”林清岚嘱咐道,“你若是再听到宫中传了什么新鲜事,速速报告给我。”
霍秋儿笑道:“大人放心,奴婢晓得轻重,也就是在大人面前什么都敢说罢了。”
主仆两个暂时丢开娴妃这件事,又说了些别的,等到了太医院,林清岚支开霍秋儿,便匆匆忙忙找林岐。
林岐听完林清岚讲述的刑部中的经历后,捻须略略沉吟了一下,“早晨你去刑部之后,为父打听了一下这件事,原来娴妃悬梁自尽后,留下了一封书信给皇上。”
“啊?”林清岚一愣,忙问,“她写的是什么?”
“内容大概是说她不是安国公的嫡女,是安国公出使期间同一名百越女子所生,这倒没什么,厉害的是她在信中指证安国公色迷心窍,为了得到该名百越女子,耍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甚至还出卖了一些大周的机密给百越国。她痛斥其父因色卖国,又始乱终弃,既辜负皇恩,也辜负了她的生母,她既然知道了真相就不能包庇其父,但也不想在揭发其父之后苟活,只好自裁。”
林清岚一向觉得自己反应还不算慢,可是今天这一出接一出让他也不禁有点蒙了,他想到昨天在玉和宫和娴妃打交道时的情景,怀疑道:“那笔迹真的是贤妃的么?”
“宫中专门验看笔迹的高手验过了,的确是娴妃的笔迹。”林岐这样说可并不是表示他不怀疑这封信的真实性,林清岚自然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是造假很高明,林岐看着林清岚,“清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既然娴妃不是安国公的嫡女的事情,我们父子可以知道,难保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以此做文章。至于安国公是否真的曾经叛国,孩儿不清楚,可是孩儿以为依照娴妃的为人,即使她真的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叛国,她也做不出来这种大义灭亲的事情,她是一个非常恋栈权位的人。”
林岐亦以为然,他那一双睿智的眼睛里,含着隐约的慈爱,等待林清岚继续分析下去。
“这封信真真假假,只要一查,娴妃的身世就会大白,刑部的探子总不可能连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而只要有了真的内容,那么其他的内容,无论真假也会凭添几分可信度……一切只看皇上的态度了。”
“皇上现在非常震怒。”林岐道,“已经下旨令刑部抓紧时间严查,安国公和世子都被圈禁问话,安国公府也被御林军包围的水泄不通。”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先前只有一个录事走过场似得问林清岚的话了,整个刑部从最上面的尚书开始往下数,恐怕现在个个都忙得很,同安国公叛国案相比,娴妃之死的确只能退后一仗之地了,安国公那样的人物,假如叛国罪名落实,牵连之广难以估计。
“这次娴妃想要利用孩儿陷害柔嫔,结果反而让我们抓住了机会,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孩儿一直以为,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如今看来,娴妃背后的黄雀,不是只有我们父子。”林清岚因为忧虑而皱眉,“这到底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究竟知道多少,对我们来说是友是敌?”
闻言林岐心中活动,转眼间当年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了,他们藏身在大周的皇宫里也有六个年头了,他一直非常谨慎,家里始终只有一个绝对可靠的麻姑照料,清儿扮男装,目前为止似乎也没有露出过破绽,那些人……不可能想到他们堂而皇之的在大周为官吧?
在找到主公的下落之前,一定要把清儿保护好!
“是友是敌现在光靠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且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林岐斟酌道,“如果对方的目标是娴妃,那就井水不犯河水。如果对方是冲着那本书……他自然会来接触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