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北方 ...

  •   近来和朋友开玩笑,想要带她出去玩,于是很风花雪月地告诉她:“就咱们两个,从白天看到黑夜,从青野看到荒原,从荒原看到雪山。”
      “我不喜欢坐火车。”她很干脆地拒绝了我。

      无奈,美好停留在字里行间,现实泛出了一股苦涩的咸。是2018年以后,似乎再也没有出去过了,三十年来能怀念的岁月少之又少,那些漂泊的,放逐的,流浪的日子珍珠一样嵌在生命的黄土中,我喜欢那些碎裂的样子。网上最近流行着一句话,它说大西北的荒凉开不出鲜艳的玫瑰,萧索绵长的音色渲染着这里独有的气质,似乎这里覆盖着的,生长着的,永远是大风荒土。

      似乎,的确如此。这里的人,也喜欢这份荒凉,常常想,常常想……
      向着北方。
      我又矫情,写字的通病,不矫情我就写不了字。

      前一日下起了雪,一场立春后的大雪。从小城的高楼钢铁间落下,地上一片白,渐渐化开,从汽车齿轮中湿漉漉地逃逸。我以前说春天的雪如何来势汹汹,依旧无风骨,软软的任山河欺凌。又有人说那是它生错了地方,你去更北方看看,它们是不是傲骨铮铮,总让直插云天的峰顶露不了头?

      但这次出乎意外,这场雪包揽天地,于厚重的云层中分娩,结结实实飞扬了一整日,惊喜过望,我便要去看雪,在一场盛白的馈赠中,看青松落霜淩,银粟共山河。

      离此处不远,有一座山,连绵数万里,千沟万壑,横亘在黄土地上。山脊如游龙纵横千里不绝,上面建有数百座电力风车,风起之时,巨大无比的扇叶缓缓搅动着气流将其转化成电能为人所用。放眼望去,层峦叠嶂之处小小的白杆密密麻麻竖立着,像无数条游龙的利爪融于自然。

      风雪在这里,正是最广阔的锦上添花。远方天地相接,不分乾坤,山河一色。低垂在山脊上的云将风车吞没其中,扇叶笨重,似乎搅不动如此有力量的云,迟缓地本能转动着身子,割裂着凝聚起来的气流,然而即便撕裂却又快速集聚,人类的钢铁完全不起作用。这是自然的力量,无以撼动。

      大雪磅礴而来,四面八方落下,灰蒙蒙一片压抑之感,此刻似乾坤颠倒,平时看似清薄的天空如同聚集了灭世的力量,将这轻柔的利器倾泻而下,广博厚重的山峦却变得无力,承接自上天的飞花飘雪,任他们将自己变成霜雪苍龙,茫崖一片,终是不分伯仲了。

      这是北方才有的极致景色,大荒上,雾野间,青松满山遍地,雪花缀满尖尖叶头。山舞游龙,喷薄疾雪,龙吟传遍了大地,有诗喝之:“坐当大雪发长笑,新酒正热浮红霞”

      古人浪漫,在此间,必然要舞上一剑,木亭温热酒,笑谈人世间。
      此山夜里观月极佳,月光铺陈之处,犹如千里江山图一般,峰峦蒸腾隐现,乃人间绝景,故此山曰:月亮山。

      月亮山和火石寨一脉相承,北方苍凉,南地奇险,红色滚石覆盖,一片赤色丹霞。
      此间大雪过后,云雾缭绕,山松林立,更有白里透红,怪石嶙峋,山体鬼斧神工,似长刀切割而来,远古的记忆被红土石层层垒砌,如树轮记录岁月般诉说着古石器时代穿透了历史长河。

      今新雪而至,这里倒显得碧玉起来,少了一分往常的冷冽历史感,它们厚重,严肃,有大石城一样的故事,一般不敢涉足。如今走在松软的雪地上,便只剩这一抹白,轻盈而透亮,无需心意沉重,只需开心地捏几个雪团子,朝着喜欢的人丢上一两个,你来我往,笑声传遍松林,这是现世的幸福。

      我喜欢浓雾填满广阔的山坳,随风而动,惊鸿一般飘逸,世间绝色便是如此。山顶处有六角亭,红漆斑驳,穹顶颜料脱落,这都不影响人们欣赏它的美,它美在自然,也美在风骨。这种大山大河般的辽阔壮丽我喜欢,这种清丽怡人的雪团我也喜欢,纵使俯视那惊鸿,那游龙,囊括万物之灵的大雪啊,依旧是需要人来赞美,它才显得浪漫、还有风雅。

      此是北方,偶然的一场雪,令我欣喜的一场雪。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忽略眼前景,身旁事,世人大多如此,由此珍惜难能可贵。

      当然,我这时常稀稀拉拉偶尔满满当当的文字里,身边的景致极少,过分熟悉便是厌倦,除非它有偶尔的新意,如这场大雪,我便认识到了不同的月亮山,火石寨。平常呢,黄土堆积,沟壑难填,红石乱立,不忍三观。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通病,也是矫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