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三美的成长1 ...

  •   三美看到沈旗云的时候,就觉得
      她很熟悉,随着一天天长大,她越怀疑沈旗云是以前收养她的妈妈。妈妈以前不是没有机会结婚,但由于当时有了她,就没结婚。如果没有笨笨的自己,妈妈不会这么辛苦,也一定会过的更幸福。没有孩子,有正式的工作,找个生活的伴侣很简单。
      有了充足的时间,三美一点点总结上辈子。比较轴的个性无疑是很大的麻烦,不长袖善舞,不识抬举,不会眉高眼低看人脸色,再跟趋炎附势的人生活,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人们都不喜欢挡自己路的人,成人之美有什么不好的呢。她的前半生有妈妈的陪伴,但也耽误了妈妈的人生,这辈子她不能再拖累人了。
      安静的三美慢慢的成长,一美二美升上四年级。一美当了班长,二美成绩也跟上来。家里盖房的债务已经还清,赵秀梅在三美三岁的时候开始种桑养蚕,家里的物件越来越多。杨大新的工作顺风顺水,据说要升副校长。家里事事顺利,唯一的苦恼就是家里缺个儿子。
      三美在家里一直是个小透明,杨大新有时候去临近乡里去交流,第一个想起来的肯定是一美。赵秀梅出门赶个集上个店,想起的往往是二美。杨奶奶倒是能够一视同仁,但人老了精力跟不上,在家里只能洗衣服做饭,偶尔的零花钱也存着不愿意花。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三美往往是最后一个,加上她不怎么爱说话,也不喜欢往爸爸妈妈跟前凑,被忽视就变得理所应当。
      三美也不在乎这些,她最喜欢去王芳家,那里有一个用布幔子隔开的小小的医务室,村里的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都到这里来拿药打针。王芳虽然初中毕业,但她自认为是个知识分子,杂七杂八的书收集了很多,三美上辈子的家里就是这种环境,越熟悉就越喜欢来。王芳生了两个儿子,没个闺女,现在计划生育又不让生了,对自己看着出生的三美很是偏爱,简直当半个闺女养。
      王芳家在村西头,老公叫柳培东,他们的家族在柳花泊村是最大的家族,祖上是村里最大的地主。王芳的婆婆是个厉害人,姓阮,生了八个孩子活了八个,六男两女,全部成活。活到七十多了牙齿杠杠好,哪个儿子不顺她的心,拄着拐棍就到那个儿子门口去骂,儿子媳妇个个不敢嘚瑟。
      老太太养儿子不容易,挑儿媳妇更不含糊,每个儿媳妇都是精挑细选,尽量保证脸蛋过得去还能过日子。娶每个儿媳妇的时候都极尽全力,家里有什么出什么,根本没有其他家长那种给大儿子娶媳妇的时候还要给小儿子留点的想法。按照老太太的说法,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这么多儿子不信东西挣不来。因此,老太太的每个儿媳妇嫁进来的时候都是风风光光。
      六个儿子也听话,老娘让干啥干啥,给老大娶媳妇的时候花光了老太太的家底,六个儿子不用找人就在村里盖了新房,娶了乡里公认的最好的姑娘。结婚以后立刻分家让小两口单过,把大儿媳妇的老爹高兴的满乡里说自己亲家的好话。
      老大媳妇也能独当一面,把自己小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还偷偷摸摸的通过自己老爹给二小叔在乡里初中食堂找到了个帮厨的临时工的活。老二第一个月发钱交给老太太,老太太就一句话,“这钱存着给你娶媳妇”。老二没用着这钱,自己领回来一个,家里条件很好,就这一个女儿,一眼就看上了他。
      老太太带着大儿媳妇扯了花布拎着猪肉找了个媒婆就去提亲,那边的亲家也不含糊,反正你儿子多,就让小两口到我们家过吧,家产都给他们。老太太一不同意,“这不行,我儿子虽然多,但不倒插门”。最后协商了一下,由姑娘那边批地,柳家这边给二儿子在女方那里盖了三间房,算个单门独户。以后有了孙子,第一个姓柳,第二个给媳妇家传香火。
      解决了老二的问题,老太太托了人让初中毕业的老三刘培现去当兵,给家里也缓缓劲儿。当时当兵有津贴,还光荣,媳妇都自己往上贴,老三也争气,凭着自己有文化又有眼力劲儿留在了部队,这下老太太家的门槛都被说媒的踏破了,最后选了赵秀梅娘家村里最漂亮的赵兰香做儿媳妇。这个儿媳妇根本要盖房子,结婚半年后就哄着老太太高兴跟着刘培现随军了。
      有了三个儿子带的好头,又有老三不时给家里攒点钱寄来,老四的媳妇根本没费什么事情,盖上房子就说上了媳妇。
      四个儿子有媳妇了以后,柳家终于有了修养生息的几年时间,因为四个儿子下面跟着两个姑娘,暂时不用考虑给儿子找媳妇的事情。这个时候,老太太家的名声开始传出去了,儿子听话,婆婆精明,没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因此两个女儿找婆家都很顺利,老太太不挑人穷富,就看人,亲家怎么样,小伙怎么样。大女儿在临县找了个代课老师,小女儿在距离柳花泊不远的西高村找了婆家。
      最后剩下两个儿子,老五柳培友和老六柳培东。柳培友脑子活络,嘴巴会说,一看就是很灵活的人。小的时候到河边沙地里捡些野鸭子下的蛋偷偷去集上卖,差点被人抓住批成资本主义。阮老太太用棍子撵着跑了好几圈,只能老老实实去上工,但柳培友对地里活实在干不来,有老太太压着,还不敢不去,就哄着弟弟给他干。老六柳培东是个好脾气,干多干少不计较。不过乡亲们眼不瘸,没几次就瞧出来了,看热闹不怕事大告诉了老太太。
      气的老太太把老五堵在被窝里一顿狠揍,打的柳培友呲牙咧嘴也没改了本性。老太太实在没办法,不愿意干活就上学吧。于是柳培友就又回学校接着念,直到十五岁被三哥托人招兵。走以前柳培友跟老太太说:“不用给我盖房找媳妇,他的津贴也都寄回来,给小弟弟找个好的,有文化的,至少初中毕业。他的媳妇自己会找,不用老娘操心。”阮老太太拧着他的耳朵踢出了大门。
      阮老太太也真是想得开,五儿子这么说,她就这么做。一边存着钱给儿子盖房,一边给最小的儿子寻摸媳妇。柳培东是老六,个不高,圆滚滚的身材,跟人说话就眯着眼笑。可能是上面有七个哥哥姐姐的缘故,柳培东脾气最好,老娘说什么是什么。嫂子家的事情跑的也快,谁喊他帮忙就没有个不行的时候。既使是离得最远的柳培荣,他也没事就去转两圈,有活的时候帮帮忙,没活的时候说说话。
      和他关系最好的柳培友就更不用说了,柳花泊三边有水,水多鱼虾旺。夏天的时候柳培东就带着侄子侄女去网鱼虾。大的几家分着吃了,小的柳培东就晒干了封在罐子里,攒满了就给小哥寄过去。柳培友唯一的一点不好就是看见书本就头疼,小学上到三年级自己悄悄的带着书包退学。老太太连打带骂都不管用,柳培东就是在家里给他娘烧锅也不去上学。还是柳培友会转移注意力,说了句“不去就不去,去也是浪费粮食”,成功的把老太太的火力引到了自己身上。
      由于老儿子上学不多,但最招一家人待见,说媳妇的时候,老太太对那些没念过书的姑娘根本不考虑,直接就刷掉了一大批。在七十年代,初中毕业的姑娘也实在没几个,没办法,老太太只能把眼睛投向了更远的汶水镇。家庭条件不错又学赤脚医生的王芳就到了阮老太太的预备儿媳妇名单上。按照柳培东的条件,十个他也是进不了王芳的眼,但老太太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为了这个儿媳妇,老太太也使出了自己的压箱底的功夫,专门开了个家庭会议。把三儿柳培现随军的儿媳妇赵兰香给叫回来,不为别的,就为赵兰香会说话。老太太做事很有条理,先给自己制造好的舆论环境。老太太别的不多,就是亲戚多,七拐八拐地,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把老儿子的好话传到了王芳耳朵里。整整一个冬天,没事老太太就让柳培东套上牛车带着她和赵兰香找王芳去治她不知道哪里疼的病。
      王芳刚毕业哪受得了这个,老太太的好话一筐筐的往外倒,外加赵兰香添油加醋,竭尽全力的给柳培东制造机会。还没到年底呢,王芳就觉得自己是神医在世了,老太太的病除了她谁也治不了了。后来还是王芳的爹看不得自己的闺女给耍的团团转,着心的打听了一下这么一家人,又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柳培东人的确不错,在一个夕阳西下的下午直接跟老太太揭开这事。
      老太太虽然是千年的老妖,这时候也红了红脸,跟王芳她爹说:“大哥,啥话也不说了,既然你揭开了这篇,想必你也打听过了。我们家是把劲都使出来,成不成你一句话。”王老爹也是个秒人,说:“如果单拿出你那个儿子,那我这闺女是绝对不能进你家门的,但加上老太太你就差不多了”。
      老太太一听这话,病也不装了,直接张了口:“老哥只要你点头,提什么我没有不应成的”。王老头也不客气,啥都要最好的,老太太一点哏都不打直接应承。最后王老头说了句,“还有一个,王芳嫁过去不用你盖房,就和你们老两口住,他们两个都不是操心的人,身边得有人看着。”
      老太太这时候不敢应承了,说这事她自己做不了主,得要跟柳培东的老爹和大嫂商量。在农村,儿子再多,老大养老是定的死死的,如果不说一声就去老儿子家过,老大媳妇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再说老太太对自己的大儿媳妇很满意,家里这么多事情,如果说老太太有个商量的人,那还得是大儿媳妇。
      回了家,叫来了老大两口子把事一说,老大有点不高兴,儿媳妇倒是很痛快,说:“娘,我看也别说跟着谁住不跟谁住。要不干脆跟村里说一下,咱把西边那三间买过来,到时候在院墙上开个门,有事您也给老六看着点,您看行不行?”。老太太的房子在村的西边,离出村的路不是太远,她家的西边本来有一户人家,但是没孩子。老太死了以后,剩下的老头跟着侄子过去了。老太太一听还真是个好办法,不过那房子空了几年,基本上不能住了。但老太太家就儿子多,盖个房子根本不用找帮工,请个老把事就行。
      就这样,老太太指挥着儿子媳妇买下了西院,重新修整了一下,挑了个良辰吉日,柳培东迎娶了赤脚医生王芳。由于王芳家在村的最西边,不只是柳花泊,连邻村也就隔着一条河的距离。赵秀梅比王芳小几岁,是家里老大,下面的弟弟妹妹有个小病经常让王芳瞧瞧。这对还没在柳花泊没打开市场的王芳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两个人熟了以后,赵秀梅没事偷个空躲个懒也喜欢到她这来,慢慢的两个人越来越说的上话,直到赵秀梅嫁给杨大新。她家里有些事别人不说,经常跟王芳念叨。王芳也有事没事想着赵秀梅,连带着两家人关系都亲热几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三美的成长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