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故事起源 ...

  •   作为本篇故事舞台的木公村,是坐落于山腹之地的深野乡村。
      说起来不可思议,自建国以来,虽然此地经济一直潦倒得教人痛惜,却是实实在在拥有多达五百户人口的大村。在农民纷纷离开家园涌入城市追寻财源的今天,很难相信竟会存在一群人,矢志不移地甘守故土,单以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来看,不能不称其为奇迹。
      有人猜测这种坚持来自某种信仰,也有人断言是固步自封的心态作祟,不管哪种原因都好,反正造成的结果只有一个——贫穷。
      原本倒也不至于如此。从地理位置上看,木公村为群峰环绕,虽没有值得资本觊觎的金银矿产,假如好好利用,周边绵延几个山头的香樟桧木未必不能为村庄带来额外收益,不过,由于村中百姓自古尊树为神,要他们将尊崇之物当做货品贩卖,确实为难人。这么一来,世代在此居住的村民,便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农耕自给自足,最终,仅将生活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
      听到这里,你大概已经能够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既破败,又落后。贫穷与封闭向来是一对难兄难弟,此情此景,在任何山区都不会少见。
      几年前,村中已经架设电线,不至于通讯断绝,但信号塔之类的东西是不必想了,即使现在,仍鳞布着上个世纪沿用下来的矮屋,连稍微现代化一些的标志都屈指可数。而在村子的最东面,背山而建的名为“一松堂”的地方,姑且可算是其中最宏伟的建筑。
      说起它的来历,原先是民国时某位地主留下的祠堂,托了此地偏僻,无人问津之故,侥幸逃过三十年前席卷全国的政治风暴,后来便充当学堂。
      学堂执教的先生原是个耄耋老人,复姓上官,住在附近一间由仓库改建的房子里,是村中深具威望的长者。村民尊重他更甚于村长,但先生毕竟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渐渐的无法再胜任教职。往后,不乏有外乡来的年轻人信誓旦旦承接重任,或许受不了此地艰苦条件,往往坚持不了多久便匆匆离开。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年之前。
      事隔那么久,大家依然记得当时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皮肤白皙的美人,仅梳着简单的发髻,秀丽的身姿美好得像一幅古典画,怎么看都不像是穷乡僻壤能随便得见的贵人。但她微笑时,就像是云端上的阳光落在了花丛山野间,那种高高在上的美丽突然就变得真实生动起来。
      “你们好,我叫书理,是村里的新老师。”
      这种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小姐,村民司空见惯,大家都以为不假时日,她也会像以前那些人一样自行离去。但时间一晃三年,看似文弱的教师却并未如众人所预料那般放弃,她的坚毅非比寻常,即便是村里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曾展现动摇之色。
      然而就在部分村民渐渐放下疑虑开始接受她时,却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将一切毁得一干二净。
      除了天灾也有人祸,其中包括最不可饶恕的一件罪行,那就是守护着村子的神木,被烧毁了。
      所谓神木,是位于村子西面,靠着山壁生长的巨大古松。树根的部位有一个两人宽的裂缝,而下方则掩蔽着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关于此洞穴究竟是自然造物或是人为开凿现今已不可考,出于保险考虑,旁边围着铁质的护栏,并竖有写着“止步”二字的木牌,是不可妄入的禁地。
      相传古时瘟疫肆虐,树神将散播邪秽的恶鬼镇压在此,使百姓逃过一劫。木公村之所以叫木公村,正得名于此。
      可以想见,对于视其为信仰之源的村民而言,如此噩耗好比晴天霹雳。后来,又听那夜晚归的脚夫说在起火前见到外来的女老师在神木下鬼鬼祟祟,于是事实至此便算是昭然若揭,无所寄托的不安与遭受背叛的懊恼,使得他们的内心立刻被名为愤怒的飓风席卷。
      ——“果然外来者都不可信啊!我们被骗了,她就是疫鬼派来的恶魔!”
      村民悔恨不已。越是淳朴的人就越是无法忍受欺骗。他们愤而赶往她的住所,却发现已不见人影,于是众人当即封锁了山间的通道,举着火把连夜搜索,势必要将毁掉神木的罪人绳之以法。
      他们找了三天,最后,在数里之外飞鸟涧找到了她。
      “对不起。”
      众目睽睽下,被视为纵火犯的女子丢下这句话,承载着所有的愤怒与惊愕,毅然决然地纵身跳入深渊中。
      事情演变到此似乎告一段落,但事实上,这只是延续另一悲剧的前奏,或许可以借用一位无名哲人的话来说明:
      死亡无法终结黑暗,死亡是一切黑暗的源头所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