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关于《大哥》 ...
-
这篇评论性的文是我写来放在我自个儿的公众号,推荐给朋友们看的。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当成长评留在这篇文里,P大能看到则看,随意吧。大家不用喷我……(大圆脸,笑)
很早之前就知道P大是大神了,所写的作品常年霸占晋江各大排行榜。年纪轻轻,成绩斐然。曾经也看过她写的一些高积分作品,看了开头,就觉得P大到底年轻,大概是文学功底相当扎实,文笔流畅耐看,就是在情节上有点跟不上她的思路,还是感觉文气太重,有刻意雕琢的痕迹。我算是阅书无数的了,什么样的文没见过,就是那种满纸胡言乱语、对话脑残、想象奇诡,情节不可思议到把人脑袋安狗身上又从狗身上安到另外一个的身体,重口到欲吐不能的书也能皱着眉头囫囵啃下来,实在是难以相信自己完全坚持看不了P大的作品。
P大是个才女,我不得不承认,否则也不会追随者众多了。根据她发文的时间记录来推测,P大应该是在大学里就陆陆续续地写文,成神之路走得相当顺遂。我就像那种野路子藐视学院派那样,恶意地揣度P大不食人间烟火——我觉得她的文是少了点真实感的,这种缺失来源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观察视力受限,这相当情有可原。
我是个偏执到固执的人,对某一个人某一样东西一旦下了结论就很难改变我的观感,除非到我面前摆上真实的证据,那么我会勉强不再强词夺理;要让我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那更不可思议了,通常遇上这种情况,我可能已经一头扎进去离脑残粉不远了。所以我此刻在这里推荐P大的文,此前的过程一定充满戏剧性。事情就是这么寸,我在等着考科目二,长久的等待让我百无聊赖,迫于手机清空已经一本存书都不留,只好从我的微盘上随便拎一本出来瞧瞧,P大的《大哥》正好摆在文件夹的第一位。我觉得挺神奇的,我的微盘里还有我压根没印象的书,这可不得了。就跟某天早晨起床照镜子,看到自己那张无比熟悉的圆盘脸上突然冒出一颗痣一样,非得仔仔细细瞅瞅不可。我悄么几几地下了书,不算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然后,脑海里一群草泥马奔腾而过。
麻痹,这是priest写的书?P.R.I.E.S.T?别紧张,你们应该了解我的尿性,我一看到好作品受到智商上的碾压就是这种反应。
这是一本和P大以往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我自认为),在她的很多作品里,我看过P大文质彬彬的幽默,觉得P大真是个语言上的天才,她笔下的人物天生带着高不可攀的气质,跟她本人给我的印象一样。其实我应该是很受用的,因为我好附庸风雅,总嫌弃别人说话不够文明,基本上不用信,我就是在装逼。然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满意,几番纠结下自然一本都没看完过。但是,我看《大哥》,几乎没有停歇地看了一晚上,看到凌晨四点终于看完。我好久没有通宵达旦地看书了,自从我的眼睛长了麦粒肿那磨人的小东西,我怕眼疾复发怕得要命,生怕保护不力就得给世界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大哥》到底为什么值得我不惜违背我神奇的自成一套的养生哲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先挑最重要的一条讲,那就是男主让我心疼。男主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他母亲被□□后生下来的,他那沦为妓女的妈把他拉拔着长到五六岁,又嫁了个人生下一个妹妹。在继父还在世的那几年里,男主度过了最轻松甜蜜的时光。后来,继父死了,母亲重操旧业,还吸上了毒,在男主纠结着要不要和母亲同归于尽的过程中,母亲也痛快地死了。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抗起了这个破碎的家,在朋友的帮助下把妹妹养大,中途还捡了个流浪的小男孩回家,后面还加入了个老太婆,他妹妹的亲奶奶。其中艰辛自不必说,难得的是P大把男主的心理变化描写得尤为到位,等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哭抽了。我也描写过饱经苦难的男孩子,但我始终只能以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去展现,笔法近乎白描,以至于那种痛苦只能浮在表面,效果只能算是轻挠。可P大的描述直触心底,当男主的好朋友麻子被人当替罪羊死了之后,真是虐到了谷底。我嘶吼着,还能更绝望一点吗?我忍不住不去设想,假如我是男主,我会怎么样?大概会在心灰意冷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选择死亡来逃避自己的责任。那时候,我明白,有时候活着比去死更艰难,我由然地对男主升起敬佩的感情。当剧情开始柳暗花明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男主总算没死。然后,我心又沉了下来,我绝对相信,多数有男主这样身世的人应该大多数已经死了,要不步向父母辈的后尘,一代一代苦难循环,何日脱出泥淖都是个未知数。这也是P大在文案里一定要加上有金手指这一条解释的缘故吧。试想,没有那几次神奇的化险为夷,男主早就死得透透的啦,后面如何能开个公司当啥董事长。此刻,我才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这本书定义在消遣之外了。作严肃状,这是一本能和贾樟柯的电影相媲美的书,看这本书的人可能着实不太相信这是出自一个阅历完全不及贾导演三分之一的姑娘。我想我真是个愚蠢的凡人,因为我的偏执和狭隘,无端地错失了一个这么好的作者这么久。有人愤怒地说,现在的晋江一网站的脑残作者垃圾作品,P大在里面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这话说得偏激了,但P大真的无愧她大神的称号。
现在回想P大的《六爻》、《山河表里》、《游医》以及正在连载的《杀破狼》等文,才惊觉P大是如此匠心独运,她的设想稀奇绝无复制,没有什么热门题材之说,在满屏的重生、系统文中算是一朵奇葩。但看她文下的留言长评,我知道用心写文的人收获的效果都不会坏的。我以前老是觉得P大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可《大哥》里那处处讥诮不带磕碰行云流水般的比喻,让我心里的P大瞬间上升到女神的高度,是得抬起头使劲仰望的,所以说,所谓的第一印象真是不太靠谱的东西。
我喜欢梦溪石的大气从容,喜欢巫哲的油滑精怪、香小陌飙京片儿的一股匪气,看《大哥》才发现P大算是话唠的,各个人物神气活现,该什么性格说什么话都不带重合的,体察入微中透着那么点,好吧,很多逗趣。我看有人说P大的文向来清水,感情线发展慢热。虽然我觉得《大哥》男主成长的部分已经绝对精彩,感情那方面有没有真的是无所谓。但我后面看到魏之远那小孩炽烈的情感,我不得不为之动容。我深觉感情支线只是塑造男主魏谦的辅助,它真正最大的作用是塑造魏之远。这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被魏谦收留之后生怕还会被遗弃,于是他用尽他的办法心机去获得魏谦的关注认可,小孩执念如此之深,魏谦怎么可能不举白旗投降?谁说P大的文感情寡淡的,这情谊浓得都要溢出来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得过十几二十年的相濡以沫?对于文中其他情节的安排,P大做得既张弛有度又符合逻辑,整个文波澜起伏层层推进环环紧扣,丝毫没有匆促慌乱应付的感觉,纵观整篇文章,从文学性的角度讲质量真的好得没话说。
我刚开始看耽美小说时,想过怎么这么多好作者跑来写这种题材的问题。相比几乎千篇一律的小言情,耽美涉及的题材相当宽广,各种边缘人物的爱恨情仇轮番上演,很多严肃小说都很少提到的问题,我们的这些女神都拿来写了,艾玛,这算不算一种文学的自觉?我不知道现状究竟如何,但看过很多作者提过,现在还能坚持写这一块儿文的都已经很少了,留下来的都是为了兴趣。环境不好,女神们戴着镣铐跳舞,怎么着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所以大家坚持买V,支持女神。
对了,我科目二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