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同一片天空下 ...

  •   秦之岭的短信只有两句话:林晏,你顺利抵达乌尔达了吗?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
      化了二十多秒,高智商的林记者才意识到秦之岭的意思,他也在乌尔达。
      她给秦队长回了短信:在非洲的天空下想你。
      荷尔蒙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这么肉麻文艺的话,放在以前别说让她写出来,就是看到也会掉一地鸡皮。现在竟然自己从大脑里蹦出来了,拦也拦不住。
      高宇一脸的惊悚地注意着林晏一会像哭一会又像笑,表情变幻莫测。吴涯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又问,林晏没事吧?
      林晏摇摇头,不打算告诉任何人秦之岭在乌尔达执行任务的消息。她能猜到秦之岭为了什么而来?肯定是中国拥有开采权的油气田。
      这时,陈朗走进来,“先吃饼干垫垫饥,我顺便向大家介绍首都的战况。”
      四个人又啃起了椒盐饼干。
      “约鲁巴的控制权目前处于政府军手中。不管是政府军还是政变一方,都在极力拉拢媒体,所以采访没有限制。”
      看同伴们的一脸兴奋,陈朗语气不由严肃了些,“但城里极为不安全,已经发生了七、八起炸弹爆炸,教堂,清真寺和公交车都是被袭击的目标。查尔斯说有一个比利时记者前两天被冷枪击中,丢了半条命。所以外出采访务必要小心。”
      接下去就是分配采访任务了,大家都等着他布置,谁知他却问林晏有何打算?
      “我们刚到,不熟悉情况,冒然去拍摄政府军战斗是不现实的,我想先从市区平民着手,关注战乱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之前在来的路上她详细考虑过采访方案。
      “嗯,具体操作呢?”
      “先去医院,再去集市,两处都是最能反映约鲁巴普通人生活的地方。”
      陈朗眼睛里满是赞许。
      “你和吴涯,按照这个思路去外面拍新闻。高宇搞定设备,再去登记出镜时间,明天的《新闻直击》里必须出现林晏的连线。我们还得找一个说乌尔达语的当地向导,刚才查理推荐了一个,约了一个小时后来面试。”
      布置完毕。林晏和吴涯拔腿要走,被陈朗叫住,“不要强求,性命第一。”见两人点头,又道,“吴涯,照顾好林晏。”
      吴涯回了一个我办事,你放心的表情。
      电梯里正好遇见那个查尔斯,此君一见他们,异常热情,还拥抱了一下吴涯。外向的西方人见多了,但这个人也太自来熟了。果然接下去他就向吴涯要电话号码了。
      林晏恍然大悟,这个五大三粗的大胡子竟然不怀好意。自然吴涯没有让他如愿。
      “我最讨厌这种带着浓厚约炮性质的热络了。”吴涯用中文愤愤的说道。
      林晏一脸同情,男人长得太漂亮也是蛮危险的。

      在爱帕酒店后面一条街上就有一家名叫“德皮尼亚”的大医院。德皮尼亚在乌尔达语里是天使之城的意思。林晏和吴涯决定去碰碰运气。
      一走进德皮尼亚医院,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参杂着浓烈的血腥气。走廊过道里放满了病床,大多数病人外伤严重,裹着的白色纱布上渗着血,外加守护一旁的家属,穿梭其间的医护人员,惨叫声,哭声,叫嚷声充斥着逼仄的空间。
      这哪里是天使之城,分明是人间地狱。
      当吴涯按下摄像机按钮进行拍摄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冲出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叫嚣着把他俩往外赶。
      “外国人统统滚出去!”
      “都是你们这些外国人在幕后支持!”
      “吸血鬼,来看我们的热闹吗?”
      “嗨,我们不是山姆大叔。”吴涯试图辩解,但对方根本不听,固执的将外国人都等同于美国人。
      周围的人们冷漠的看着这一幕,显然乌尔达人恨透了外国人的介入。
      任何一个民族的学生仔都是热爱国家的,尽管有时候方式方法比较激进,甚至有暴力倾向。林晏也曾从学生时代过来,知道不宜过多纠缠,拉着吴涯赶快离开。
      “现在去哪儿?”站在医院大门口,吴涯没好气地问。他对激进派一向嗤之以鼻,一群没头脑的人。
      “执行B计划,去集市转转。”林晏早有预案。
      穿过市政广场就是约鲁巴最大的露天集市,看上去有点像中国九十年代初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简陋的顶棚,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不同的是,在这里没有分门别类之说,卖服装的隔壁摊位可能就是卖肉食的,甚至还有拉着马和牛来卖的。
      今天是星期天,理应热闹的集市却显得冷冷清清,难见几个顾客,摊主们也显得百无聊赖。
      摄像机的到来引来四面目光,当林晏递上话筒询问战乱对生意的影响时,小贩们齐齐打开了话匣子,一致声讨反对派。乌尔达官方语言是斯瓦西里语,但约鲁巴是旅游胜地,在集市里做生意的人多少懂些英语。
      “上帝保佑,让反对派快点滚出约鲁巴。”一个白发苍苍的摊主一边骂一边在胸口划了个十字。
      他旁边的摊位里站着个黑人小伙子,嘴唇厚厚的,有点像年轻版的丹泽尔华盛顿,一脸快乐的表情,“真要打到约鲁巴,我就回乡下避难去。”
      说完他还不忘招揽生意,“哎,我叫约瑟夫,中国美人,要不要买个树雕?”
      林晏摆摆手,周围人哄堂大笑。
      被拒绝了,他也不失望,照样开开心心看着中国记者做采访。天生乐观的个性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乡下也不安全,据说发生屠杀了。”一个小贩突然说了一个危言耸听的消息。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当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让非洲人记忆犹新。
      “兄弟,这事不可能发生。乌尔达是一个民族,怎么会出现种族屠杀。”约瑟夫不信。
      林晏努力听着大家口音很重的英语,问道:“这几天的收入还可以吗?”
      “就卖掉一个树雕,还是小的。要不,你挑一个,我给你折扣。”约瑟夫念念不忘做林晏的生意。
      “告诉你吧,我今天一个子儿也没挣到。”不远处的一个摊主大声嚷嚷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种情况持续几天了?”林晏走过去追问。
      “差不多一个星期了。家里还有六个孩子要养活。我不认识什么尤里总统,瓦舍将军,谁能让我们吃饱饭我就支持谁。”
      “对。”其他人纷纷附和。
      突然,一声巨响,吓得林晏浑身一个激灵,灰尘、木屑劈头盖脸就散落了下来。她的第一个念头是快跑,可却不知往哪里跑。耳边满是尖叫声,有人出事了。
      一个脸盆大的弹坑赫然出现在他们采访过的摊位边。前面还想把木雕卖给她的约瑟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双手抱着头,可是也未能阻止他被弹片击中头部。一只夹角拖鞋孤零零的落在他身旁四,五米处,另一只还穿在他的脚上。
      这是第一次有人浑身是血的倒在面前,林晏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直响。
      她颤抖着问吴涯,“约瑟夫怎么样?”
      吴涯摇摇头,表情哀伤。
      “谁干的?”
      吴涯又摇摇头,“炸弹是事先放置好的。大概以为集市人多,想制造轰动效应。我猜应该是反对派。”
      “王八蛋。”
      吴涯目瞪口呆地看着林晏恶狠狠的骂了一句粗话,然后红了眼圈。
      很快来了几个宪兵,把约瑟夫的尸体拖走了,市场又恢复了次序,只有那只拖鞋和一大滩血渍证明那个快乐黑人小伙曾经存在过。
      那天离开集市后,林晏一直在发抖,回到酒店剪辑新闻,看到屏幕上约瑟夫一脸期待的问,中国美人,要不要买个树雕,她终于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趴在工作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没有比看到鲜活的生命在你面前凋零更残酷的事实了,林晏心头涌起深深的恨意,恨放置炸弹的反对派,也恨自己为何没有买下树雕,满足约瑟夫的愿望。
      陈朗从吴涯口中已得知发生的事,他安静地等在外面,没有去打扰。等林晏剪辑好片子,顶着红肿的眼睛走出工作间,他递过去一杯热巧克力。
      林晏道了声谢谢。在食品物资匮乏的约鲁巴能搞到一杯巧克力不是件容易的事,暖热的液体下肚,精神也随之好了不少。
      “很伤心?”陈朗问。
      “嗯,好像我这次去采访就是记录他死亡的。”林晏深深地叹了口气,负面情绪得到释放,理智也慢慢回来了,“作为记者,我只是把这些放给观众看,却什么也做不了。”
      陈朗理解林晏的焦虑。他们都是有大格局观念的人,眼中绝不只有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把关注点放在社会发展这个层面上的。这样的人面对阴暗的东西往往比较痛苦,因为现实的地心引力太重了。
      “你会懊恼自己对爆炸无能为力,鄙视自己把约瑟夫的伤悲记录下来,再经过包装,发回国内给酒足饭饱的观众看。”
      林晏杏眸闪烁,陈朗的这些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但你要明白一点。”陈朗顿了顿,斟字酌句的说道,“记者不是一个能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的职业。”
      林晏眼光一暗,这是一个多么让人伤感的残酷现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6章 同一片天空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