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

      京城却格外地热闹,今年正值三年一度的会试,也是今上自登基以来第一次科举,来京应试的举人数不胜数,好不容易考完。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众人或结伴出游、踏春赏景;或开展诗会、吟诗作对;结朋结友、高谈阔论都是有的。

      清风楼是京城招牌酒楼,先帝在位时有位学子在这里与人斗诗,一举成名,后来中了那一届的状元,酒店老板还请他题了牌匾,现在就挂在酒楼门口,很多外地来的学子喜欢来此处,想着沾些文气,这酒楼的生意也是沾沾日上,愈发热闹了。

      “叔平文采斐然,此次会试恐怕是胸有成竹了。”一道清朗的声音说道。

      另一人轻笑:“以叔平的能耐倘若连这区区会试都过不了,那才是稀奇!”

      何等狂妄,会试三年一度,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考试的有千余人,却仅仅百人上榜,听这两人所说那叫叔平的人中选竟如囊中取物一般。众人不由心中愤然,向声音传来处看去。

      只见二楼靠窗处的桌子坐着三个人,一人身着白衣,翩翩君子如玉,五官俊朗,神情温和,举手投足尽显风仪,叫人不得不赞一个佳公子。他旁边坐得正是先前说话那人,一袭兰纹深色锦衣,腰系玉带,手执折扇,轻敲掌心,言语间对那名唤作叔平的男子颇有信心。另外一人身子微倾,举杯欲饮,明明仪表端正,却总给人一种懒散不羁之感,一派风流。俱是人中龙凤。

      大家见了这三人,却不说话了,却是默认了他们所言。

      此三者何人?

      那温文尔雅之人,姓王名逸字叔平,为王熹王尚书家第三子,自幼聪慧,熟读诗书,仪表堂堂,君子端方,温和守礼,在士林中颇有声誉,人称“玉公子”。

      有诗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的便是他了。

      穿锦衣的是安王嫡次子萧朔,字茂言。他不承爵位,也乐得轻松,平时和世家子弟一道玩乐,认识王逸后,佩服其才华气度,真心相交,引以为友。生活奢华,喜欢享乐,却也待人真诚,急公好义,三教五流的人都认识些,在京城没几个人不知道他的。

      最后那不羁之人乃谢安字安石,谢家诗书传家,其父谢尚是治学大家、为人严谨,他自幼受其教诲,学问不浅,每每与长者论有所言、有所得,却偏偏生了这么个不羁的性子,行事古怪,不与常人事,与之交好的寥寥无几。倒是其弟谢奕颇有乃父之风。

      萧朔也就罢了,王逸和谢安俱有真才华之人,可惜此次只有王逸一人参加考试。

      “不过我听说瑾之也参加了此次会试,这会元之位你恐怕不好拿到了。”

      “瑾之才高八斗,确是胜我良多。”王逸并不在意,他少年成名,虽为人温和,也颇为得意,真正佩服的人不多,而林钰确是其中一个。

      “他不是总说功名利禄如粪土么,怎么又参加会试了。”萧朔说完,看见了王逸,感觉说错话,急忙补救:“我记得他身体不好吧!”

      王逸皱了皱眉头:“瑾之身体是差了些,据说是胎里带来的毛病,修养这些年,总不见好,会试结束后就病了,第二天我去看他,人倒是醒了,精神还是怏怏的,他家又没旁人,只留了他一个,幸好还有子瑜时常去照顾他。”

      “他们是堂兄弟吧,我记得林钰的先父林如海娶得就是宁国府的小姐,也就是苏子瑜他父亲唯一的嫡亲妹妹。”谢安对此有所耳闻,“当日林如海殿试时表现出色,先皇见他文采风流,又长得俊俏,便点了探花,又为他与宁国府的嫡小姐指了婚。婚后他们夫妇二人伉俪情深,在京城也是段佳话,后来林大人外放,去扬州担任刺史,便离了京。可惜只得了一子也就是瑾之,瑾之自幼身子不好,六岁时又丧了母,没多久他父亲便送他到了京城他外祖宁国府家。偏偏三年后林大人又死了。林大人本身也是独生子,他这一死,林家这一脉便只剩下了瑾之一人,连个帮衬的也没有。还是宁国府帮着处理了后事。京城权贵如云,幸而先皇念在林大人功绩,对瑾之稍有看顾,又有宁国府帮衬,瑾之如今也长大了,这才好些。”

      “听起来他还挺苦的,看他平时那傲气还真看不出来,”萧朔有些别扭“我以后对他态度好些就是了。”

      王逸无奈:“瑾之性子是冷了些,为人确是不错的,你是对他有偏见,况且瑾之也不需他人怜悯同情,他若可怜他,那才惹他生气。”

      几人又说了些其他话题,略过不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