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四十三章寒 ...

  •   寒假前的一段日子,崔琝忙着补习,他缺课太多,又是个极端偏科生,这段日子补数学补得他头昏脑涨,好不容易考完了,赶着春节又到了。

      春节之前他和奶奶还去剪了个头。

      老小区这边总会有几家老理发店,不同于那些新开的光鲜靓丽的造型设计店,老理发店就一店招一黑白红相间的转筒,店招简单得很,白底红字:阿毛理发店。因店开了有些年头,木质的店招上红色的漆斑斑驳驳缺了几块,不过那红漆的繁体字龙飞凤舞很得风韵。

      老店也无须拼形象拼外表,说一声“去阿毛那里剪头发”谁都知道是哪家店,这店的老师傅只会老技艺,做个头发盘个造型难煞了他,拿上剪子拿上剃刀却又是手艺精湛的大师父。和造型店的顾客也不同,爷爷奶奶是常客,很多时候还带着自家的小孙女小孙子,5块钱一个头,蘑菇剪寸板头,迅速利索还整齐。

      “阿毛伯好!”玉春悠小时候带崔琝到这儿剪,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倒是老师傅见着崔琝乐开了花。

      “阿琝也长大了啊!”小孩子年岁大了渐渐地会更喜欢去那些造型店,只会几样简单发型的老师傅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一次要剪什么头?”老师傅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剪子,仿佛在证明自己的技艺还没有过时还没被淘汰似的,剪得格外认真仔细。

      “寸板吧,”校规里其实有规定男生头发不准长于耳,想想今年要补课不需要再去拍戏,崔琝干脆学其他学生也来个寸板。

      “这头发好看,怎么剪寸板呢?”玉春悠在一旁看着他洗完头坐上理发椅,一听他说剪寸板倒是可惜了一下。

      “学校里大家都是寸板,”崔琝说了一句。想着大家都一样,玉春悠倒是赞同:“那就寸板吧,寸板也好,人精神!”

      “好嘞!”熟悉的领域更让人有自信,老师傅唰唰几下剪下一簇头发,没多少时间,崔琝就成了伪和尚。一边动手,阿毛伯还问他明年要拍什么戏,都是邻里邻居,崔琝做小童星的事大家都知道,和旁人说起来还要颇为自得地指一指他家那幢楼,说那个叫崔琝的小明星就住这里blabla。

      “以后不拍戏了,回学校读书,”看着头发一簇簇落下,崔琝回了一句。

      “诶!”阿毛伯叹了一声,赶着又夸“读书好”。知道崔琝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阿毛伯一个劲地推荐他要好好学习考望高。

      崔琝笑着应了。

      又是一年春节,崔琝又长了一岁。

      从除夕夜起就爆竹声不断,大年初一在一片嘈杂中崔琝听到了奶奶的叫唤。

      “阿琝,起床了!外边下雪了!”

      随着天气的转暖南方很少下雪,前几年虽飘过雪花可惜只有短短的一阵没积起来,而今年却是积了厚厚一层。大年初一,瑞雪兆丰年,玉春悠直说是好兆头。

      没什么亲戚要走,崔琝乐得在院子里玩雪。在俄国的时候他倒是见多了雪,一开始还新鲜雪中狂奔玩得疯,只是后来发现那个地方除了雪只有雪,他的新鲜劲很快就去了。想想那是去年初的事了,一看见雪,崔琝也生出点怀念来。

      “阿琝,冷了你到房间里开空调,一会儿捂着热水袋小心手生冻疮!”玉春悠也捡两了个雪团子做成雪娃娃,院子里摘两片细叶子做成两只大眼睛就这么放外边窗台上。年纪大了受不了冷,外边呆了一会儿她就躲进了屋子里,开了空调捂了热水袋,隔着玻璃窗看孙子玩。

      南方的雪到底不一样,湿气重,雪落了地底下一层是湿的,天气一冷必然成冰,崔琝拢了拢雪想堆个雪人,然而雪捏在一起反而拧出一层水来,堆出个湿哒哒的雪人,崔琝看着都摇头。玩了一场等身子热了他也进了屋,脱了外衣坐到奶奶身旁和她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里的相声演员插科打诨逗得人直笑,玉春悠“咯咯”笑个不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个笑话。崔琝乐得奶奶高兴,一遍又一遍地听着,手上敲着山核桃。玉春悠牙齿咬不动,崔琝剥着壳把肉放碗里,奶奶要吃只消手一拿。

      午饭是除夕晚上留下来的菜,在家空着崔琝也跟着进厨房帮忙。平日里崔琝学着打扫玉春悠轻松了很多,唯一的爱好全在了厨房里,换着花样给崔琝补营养,烧条鱼都能给她烧出十八种方法来。闲着也是闲着,这几天崔琝也跟着学,孙子愿意跟她学,玉春悠只有高兴,不仅倾囊相授大早上还带着崔琝去买菜。

      他其实很久很久没来过市场。小时候或许还有点记忆,后来更多的时间奔波于剧组,对于日常生活崔琝缺席了太多。

      奶奶带着他从熟食摊逛到蔬菜摊。平日里也不怎么做菜,崔琝认得的蔬菜寥寥。站在菜摊前,他一样样看着,时不时用手指拨一拨摊上的茄子丝瓜青菜与辣椒。

      “阿姨这你孙子啊?”玉春悠是摊主老顾客,看崔琝充满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她喊声“阿姨”,笑吟吟地招呼一声。

      “哎!我孙子!”玉春悠可自得了。

      “您孙子真俊!看着特别像电视上的小明星!”摊主夸了两句。

      这话可夸到了玉春悠心里,她背挺得笔直特自豪地跟摊主说:“我孙子就是个小明星!演了很多电影电视了!”

      “哎呦!这可了不得!”摊主惊喜地“哎”了一声,打量崔琝,越看越眼熟,可到底是哪一部电视,她又记不得了,招招隔壁摊主,叫她来看小明星。

      几个摊主长年累月地做着邻居生意,这摊主一招,招来了好几个摊主,打量崔琝,回忆着他到底演过哪些电影电视,一个说《迷雾》一个说《阖家欢乐》,有个摊主年纪轻,还说得出《昆仑》,崔琝被一群人围着,围得头都大了,看奶奶特别自傲地听几个摊主夸她孙子,他只能委委屈屈地继续被围观。

      等玉春悠买完菜好不容易离开了蔬菜摊,崔琝一头汗地跟奶奶说可别这样介绍他了,再被围几次,他可受不了。

      “哎!”玉春悠应着,结果到了水产摊,听到水产摊的摊主夸她孙子,她凑过头小声地跟摊主说她孙子可是个小明星,演过好些电影电视剧呢。

      崔琝:“……”

      买个菜对崔琝来说太艰难了。玉春悠逛菜市场很多年,都有相熟的摊主,她这一路买过去一路炫耀过去,可自得了,就是崔琝承受得太多,有被围观的,有被摊主拉着拍照的,当然还有要他签名的。猪肉摊的摊主当真别具一格,摸出支圆珠笔让他给他摊位前的标签上签个名,道是以后可以跟顾客炫耀这是明星都来过的猪肉摊。

      看着双眼相阖的大猪头前一掌大的“猪头”标签,崔琝可下不了手。眼看着猪肉摊摊主要把笔塞过来,崔琝跟奶奶道了声“他去市场门口等”,脚下一溜烟,跑了。

      市场门口也有摊,这里卖的就杂了,行道两旁一张麻袋,一只板凳就是一摊。在市场外头摆摊的多的是年岁大的老爷子老太太,有些人也不一定是为生计奔波,就是家里种了田产的瓜果蔬菜多了,放市场门口卖一卖。有时候也不一定是瓜果蔬菜,还有花鸟宠物,崔琝看到一摊卖猫崽的,好奇地凑过去瞧了瞧。

      “要不要猫崽?20一只,”老爷子骑着自行车来,老古的二八杠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只筐,三只猫崽就在筐里:“自家刚生的小猫。”

      他这摊围观的人不少,多是小孩和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看见猫崽走不动路。崔琝也好奇,凑近了看看,小奶猫都是本地土猫,杂色并不怎么好看,但猫崽小小的毛茸茸的就是可爱招人喜欢,它们还会喵喵地叫。

      有个年轻姑娘一时被小猫咪勾住了,掏了钱挑了只玳瑁纹的走。也有年纪大些的中年妇女,看见猫崽问声能不能捉老鼠。

      “猫妈妈是捉老鼠的好手,小猫以后也不差嘞!”摊主回应一声,和妇女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15块钱又卖出一只。

      崔琝一直在旁边看着,他看得久了,招得摊主问他要不要买。犹豫了一阵,他最后摇了头。小猫崽太小了,喵喵叫得也太软了,能软到人心里,反而叫他不敢养,他就连自己的未来都看不分明,又如何担得起这么一只小小的生命呢?

      “想养吗?”玉春悠出来的时候就见孙子眼巴巴地看着小猫崽,少见他这么小孩的一面,玉春悠觉得好笑,过来问他要不要养。

      崔琝顿了一下摇了摇头。

      “真不要?”玉春悠问他。

      “算了吧,”看最后一只小猫崽也被人买了去,他回了神:“小猫崽太小了,难养。”

      “想要的话我给你抱只猫来,小区里有不少养猫的人家哩,”玉春悠道。

      崔琝依旧摇头。他不敢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四十三章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