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无奈的现实 ...

  •   年代久远,他当时又不记事,弄不明白。反正这些长辈一个比一个理气直壮,都说自己对,没一个说自己错的。

      只是这六间房子确实说过要父亲继承的。

      他理解母亲的心思,分家无非是为了减轻负担,毕竟那时候叔叔们还都是小萝卜头。

      总之母亲只愿意为和父亲组建的家庭付出,而不愿意为叶家这个大家庭吃苦。

      母亲就是那种过自己小日子,看管好自己男人和孩子的小女人,对婆家的人尽点本分,多了她就接受不了了。

      而父亲,身为长子,十八岁就出来养家,和兄弟妹妹生活了这么久,在他心里,这个大家庭远远比他那个小家庭重要的多。

      何况他也不认为结婚是组建新的家庭,只当多了个人,而这个人是他媳妇,理所应当地应该和他一样,照顾好这个大家庭。

      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只是叶初还是倾向母亲的想法,当初如果搬出去,他觉得父亲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也不会弄成这样。

      如今老叔要回来结婚成家,这个房子归谁就有些不确定了。

      母亲当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小家庭,但她知道父亲的脾气,所以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该提提房子的事了。

      其实他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了还要挤在一起?房子也不用盖的太大,能装下一家人就好,也不用太好,能住就成,搬出去就那么难吗?为了置那口气,值得吗?

      “妈,你就少说几句吧。”叶初偷偷劝母亲。

      母亲火了。

      “你是哪头的,就知道向着你奶奶!我告诉你,这房子就是给你的,没了,我看你长大怎么说媳
      妇!”

      “我不说去东梁盖房子吗?”叶初趁机道,“你们不是同意了吗,怎么现在又反悔了。妈,说好了,我可不在这!”

      母亲气呼呼地点着他的脑袋。

      “跟你爸一个德行,你就是一个猪!”说着数落着,“老的不省心,小的也不省心,这日子真是没发过了......”一路去了。

      母亲反应这么大,叶初对接下来劝父亲心里很是没底,可再没底也得劝啊。

      这天,父亲在前院忙活着牲口料草,叶初过去说话。

      这段时间,他有意亲近父亲,不管父亲什么脸色都笑呵呵地叫着爸,说着各样的话题,大多数父亲回应的还算温和。

      “爸,我给你说件事。”叶初想想还是直接了当地的好。

      “啥事?”父亲手上不停。

      叶初鼓足了勇气道。

      “爸,咱们搬出去吧。”

      父亲蹲在那,听到这,抬头看向他,叶初没有躲避,而是迎着父亲的目光,笑着说。

      “爸,我说了你别生气,你和我爷爷关系本来就紧张,我老叔再一结婚,住在一起迟早会出问题的。让我老叔出去不现实,还是咱们搬出去吧。咱们把这个前院卖了,去东梁买个小一点的地方,盖上两间房土房就行。我是这么想的,等我们长大了,老叔也有钱了,再叫老叔出去也是一
      样的。”

      想来想去,叫父亲把房子白让出去,心里可能会接受不了,这么说应该就没事,房子还是父亲的,老叔只是暂住。

      父亲只看了他一眼,又低头干活了,嘴上却道。

      “你你知道盖个房子多少钱吗?”

      叶初早就想好了,笑呵地道。

      “爸,刘老栓六十多岁,和他老伴两个人还盖了三间房呢,你和我妈还不到四十岁,就盖不起一
      个房子了?咱们又不是盖大房,盖别墅,只要能住就行,这点钱你难道都没有吗?”

      刘老栓老两口是村里人,三个儿子结婚成家,他们和儿子处不来,就在南果园旁边盖了三间土
      屋,没用任何人,就是老两口,用泥巴垛起来的,谁说起来除了有点心酸更多的是佩服。

      “爸,叶宇叶磊他们还小,等几年才能用钱,趁着这时候还是搬出去吧。”

      父亲放下活计,坐在地上的石墩子上,看着他慢慢地道。

      “你前阵子说要去东梁盖房子,是不是就想到你老叔考不上了?”

      叶初怔了下。

      “也不是,我是看那地方宽敞,咱家胡同子太窄了,四轮车进院费劲。”

      叶初爸沉默了一会道。

      “.....你做了五次手术,花了很多钱,就算还有剩余也不能全拿出来,过日子,谁知道会遇上啥事?再说了,也不是那么回事,不怕你告诉你爷爷,当年他答应把这个房子给我的,说话不能不算话。你老叔在哪结婚我不管,反正这房子我得要!现在咱们搬出去,到时候你老叔他能主动出去?不出去怎么办?”

      叶初见父亲没发火,继续劝说着。

      “爸,你知道以后什么形式啊?也许我老叔他会去城里住呢,也许这里到时候有的是房子,给谁谁都不要呢?”

      十多年后,就是工潮时代,二十年后就是小城镇建设时代,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涌向城市,混的好的留在了城里,混得不好的回来也会选择在小城镇买楼,而村里十去九空,留下的只有老人。

      没出十年老叔就在县城买楼了,而四年后他们兄弟却为了这六间房打破了头,一想到这些叶初心里就说不出的难受。

      可是父亲明显不相信。

      也是,别说二十年的社会变迁,就是五年内的变化,整日住在这样一个信息闭塞与世隔绝的小村里,也是感觉不到的,要不是重生,他也不知道。

      有时候觉得挺悲哀的。

      接着只听父亲道。

      “再说这个院子,现在还不能卖,因为你三叔的树没长成,”

      叶初怔住。

      说起这个院子,还有一段历史。

      爷爷兄弟三个,这个院子是二爷爷的。当年二奶奶生女儿的时候伤了身没了生育能力,这就表示再没机会有儿子了。

      在那个年代,没儿子可是件大事,没办法只能过继。

      二爷爷和爷爷感情最好,很喜欢父亲,就打算把父亲过继过去。因为当时父亲上边还有个哥哥,爷爷也就同意了。

      可这件事还没定下来,父亲上边的哥哥就得了急症死了,这样一来,父亲成了长子,二爷爷再喜欢父亲也不能过继兄弟的长子,过继的事也就没成。

      后来奶奶生下了二叔,刚失去一个儿子,奶奶无论如何也不愿再送出一个,就这样直到三叔出生。

      因为没有儿子,家里又穷,二爷爷和二奶奶天天打架,一打架就你死我活。二奶奶的母亲就求奶奶把三叔给二奶奶。

      老人觉得有了儿子姑娘女婿就能好好过日子了,奶奶一时心软答应了。

      可三叔过继没多久,二爷爷却在一次和二奶奶打架后上了吊。当时二奶奶三十六。

      所有人都觉得二奶奶还年轻,又没有儿子,肯定会改嫁的,可没想到二奶奶却要留在叶家守节。
      其实爷爷奶奶也希望二奶奶改嫁,因为那样儿子就不用过继了。

      至于二爷爷的女儿,他们负责养大。可二奶奶要守节,在当时不说立牌坊吧,也是给叶家长脸的好事,他们也不能不答应。

      就这样不但儿子要继续留在二奶奶那里,爷爷还要肩挑两房,养活寡嫂和孩子。

      当时是这么讲的,三叔继承二爷爷的家产,续二房的香火,长大了赡养二奶奶。

      三叔那时还小,当然是爷爷答应的。

      三叔毕业后留在县城教书,接着就是结婚成家。结婚成家需要房子,学校又提供不了,只能自己买。

      楼房不用想了,只能买平房,可县城的平房也要几万,三叔刚工作又没钱,那只能把二爷爷的这个院子卖了。反正二奶奶要接到身边赡养,这处院子留在这也没用。

      爷爷叫父亲留下这处院子,原因是前院要是被外人买去,到时候盖新房,万一高过后院,按照风水学来说,会挡运气的,这运气一般关系到后辈,也就是叶初兄弟三个。

      父亲对这方面特别迷信,再加上三个儿子也应该多准备处院子,手里又有点钱,就给了三叔八千块钱留下了这个院子。

      但这八千块钱并不包括院子里的杨树。成材的三叔可以卖了,可还有一些是二奶奶后来栽的,时间太短,还没长成材,三叔就跟父亲商量,先叫树长着,等成材了他在卖。

      都是亲兄弟,何况买下这个院子就是预备着,也没打算做什么,树长着也不碍事,父亲就答应了。

      “那......”叶初还想说。

      父亲打断他道。

      “就算在这院子里盖房子也需要把树砍了。”

      这倒是,整个院子都种满了树,别说三间房,就是两间也盖不下,二奶奶当初住的只有一间大的地方,还真装不下他们一家五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无奈的现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