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玥山初识 ...

  •   “你再向前走一步,我就杀了你。”

      他视若罔闻。向她走去的步子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你以为我舍不得吗?”

      她提起掌力,隔空朝他肩上就是一掌。

      他的嘴角沁出一抹鲜血。

      但他并未流露出半分痛苦,只机械地擦干嘴边的血迹。

      然后,倔强地继续前行。

      她的手掌停滞在空中,却再也发不了第二掌。

      此刻他已来到她跟前,一把将她抱进怀里。

      “你不要命了吗?为何不躲开?”

      “因为我在赌,赌你不忍心杀我。”他的声音就像是蛊,带着致命的诱惑力。

      她呆呆望着他的双眸。那双一直以来不曾看透的深邃眼眸。眼角流下两行清泪。

      他的唇粗鲁地吻上她的唇瓣,粗重的吻。仿佛要宣泄这些天难以相见的苦楚。

      他将她放倒在床榻上,舌尖相互勾缠,激情如火。他们的身躯紧紧相贴着,仿佛要将自己揉进对方身体。

      ********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

      少年沐久随师父上玥山求取仙药,无意中结识了神秘少女玥落,两人的缘分就此展开。玥落更对沐久一见倾心。

      三年后,他们再度相遇,彼时的身份性情已是大不相同。

      他原先并未将她放在心上,殊不知命运仿佛勾缠的丝线,一次次将他们紧紧牵绕在一起。

      谁曾想当他终于认清自己的感情时,玥落却开始避他如毒蛇,宁愿远走天涯。

      楔子

      金、穆宗二年,南国将领孙厚家中诞下一名女婴。

      孙夫人带着婴孩去寺庙祈福赐名,并求下一签。

      签文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孙夫人问此签何解。

      庙祝答:“此女娃将来会凤仪天下,与天子结缘。”

      孙夫人回府后将此事告知孙厚。

      将军听后大笑道:“能算出吾孩姻缘,却算不出南国气数。此乃江湖术士之言也!”

      季年(第3年),穆宗挂帅出征攻打南国。

      金兵兵临城下,丞相陆贺之派孙厚守城迎战。

      孙将军用兵如神,竟令金兵久攻不下。然而两军交战兵力悬殊,南国方很快就弹尽粮绝。在经历了数月的苦战后,金兵终于找到突破口攻城而入,很快便生擒了守城将军孙厚.然而金兵搜遍全城都未找到幼主与丞相陆贺之。

      穆宗审问孙厚,利诱他道:“只要将军肯归顺我大金国,说出南帝下落,朕保证不屠城中百姓一人,并册封将军官居三品,加官厚禄。”

      孙厚狠狠啐了他一口。然后仰天长啸。

      只听他诗曰:

      “苍天未怜百姓苦,金贼践踏中原土;

      我欲以血匡社稷,旌旗未卷战事休.

      惟望汉室发图强,今虽身死心犹荣;

      他日铁骑平京都,直取贼首挂城楼!”

      那声势当真是声如洪钟,气吞山河,而他脸上却全然是视死如归的神情。

      穆宗大怒,命金兵放箭射杀。孙厚万箭穿心而亡,画面何其悲壮。

      穆宗还不解气,下令左右屠城,城中上下鸡犬不留。

      屠城至第三日,临安城已是尸横遍野,腐烂的气味弥漫在曾经人声鼎沸的城池中。

      金兵扎营城外,有探子来报,威虏将军在崖山截获幼主,丞相陆贺之背幼主跳海自尽。崖山地势险恶水流又急,南帝是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穆宗听后大笑三声,直言:“好!好!好!”

      接着下令班师回朝。

      自此南国灭亡,穆宗统一中原九州;次年改年号元兴,国号为金,史称九金王朝。

      第一章玥山初识

      元兴十年,穆宗册封上灵真人为国师,并张贴皇榜寻求长生不老仙丹,若谁能炼得此丹可赏黄金千万。

      至此,九州大陆上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江湖术士民间怪医争相炼制长生不老仙药。此股风潮竟持续了三年之久。

      大陆西方有一座山,名为玥山。山高曰六十丈,山路陡峭难行。在玥山山顶,屹立着一座名为芸隐居的医馆。

      医馆的主人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者,绰号云中老人。

      相传云中老人医术超群,其难杂症罕见隐疾,只需经他手诊治,包能消除百病、药到病除。

      因此外界给了他一个雅号,称之为"医圣"。

      但这云中老人性情十分古怪,他看病有三不医:即普通伤病不医,达官显贵不医,非汉人不医。而且他长居玥山甚少下山治病,因此很多人只闻其名而不知其貌。

      元兴十二年,三月的某日,正是初春的季节。

      芸隐居门口出现了两个陌生人。

      其中一人手执拂尘,仙风道骨,山羊胡随风而起,显然是个年逾知命的道士。

      另一位却个是少年人,看上去只有十五岁的光景;只见他长身玉立衣袂飘飘,俨然一副雍容华贵之态。

      “来者何人?”门扉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

      “智者仁心,仁者无敌;有违此道,灾祸同行。”道士双唇未动,却是气沉丹田,以气发声。

      屋中人停顿了片刻,接着“咔哧”一声,门扉突敞。

      二人走进大堂,此时早有一人在堂屋内等候。

      只见那人满头鹤发,髭须斑白,然而双眼炯炯有神,宛若天人。

      “师兄,久别重逢,可还别来无恙?”道士问。

      “暂且死不了。”

      老者说话毫不客气,直截了当道:“你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愚弟自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对了,这是愚弟近年来收的爱徒。

      阿久,快向你师伯行礼.”

      少年上前一步,欲拱手作揖。老者却摆手打断了他的礼仪,反而冷脸对道士说:“少给我卖关子,你有话便直说,不然我可要关门送客了!”

      “师兄莫心急。师兄可还记得咱们的十年之约?”

      老者低头沉思,嘟囔道:“是有这么一回事。”

      “我今日来就是向师兄讨个说法,履行当日之约的。”道士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

      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似是在思索。

      少年见状,便低声对道士说:“师傅,徒儿想在芸隐居附近走动一番,顺势观赏周遭的风景。”

      道士听后,“恩”了一声,少年便出去了。

      老者看向阖上的门扉,不禁赞叹道:“你这徒弟甚是机灵。”

      “愚弟这些年来无所作为,唯一骄傲的,便是收了这个徒弟。”

      少年出了芸隐居来到崖边,背手而立,环望四周。只见山峦相叠,山高数丈,白云渺渺,低头俯视竟望不见底。

      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美妙的歌声,歌词听得不甚清楚,曲调也是他从未听过的。

      少年寻声走去,只见芸隐居的后方有一颗松树,高曰八丈,枝干粗长枝叶繁茂。

      其上坐着一个女孩,身着绛色襦裙,右手上系着一根细长红绳,尚处在舞勺之年(13-15岁),模样却甚是娇俏艳丽。而那动听的歌声正是出自于此少女之口。

      少年听得正入神,女孩见陌生人来,却突然不唱了,一脸怀疑地望着他。

      少年抿唇一笑,夸赞道:“你唱的很好听,倘若在下没听错,姑娘所吟唱的应该是前朝旧曲临江仙。”

      “你是何人?怎会出现在此地?”女孩皱眉质问他道.

      “在下沐久,京都人士,随师父上山求见云中老人.”

      女孩听后,右手握住腕上的红绳,左手向身后一撑,双腿向前伸踏,她的身躯竟顺着红绳从松树上飞下,笔直地落在少年跟前。

      女孩的身躯十分娇小,头顶才刚到他的肩膀,然而她却气势十足。

      “拜见我师傅?你是前来求医的?”女孩问。

      沐久听了她的问话,微笑着答:“可以这样说。”

      抬头望一眼松树,又言: “你的轻功不错。”

      “是我师傅教的!他老人家不仅将医术相授,也将武学尽传于我,只是我学艺不精,到现在还要借助外物。”女孩扯了扯红绳,但红绳纹丝不动。

      “你小小年纪,能有这般功底,已经是很不错了。

      只是,你要如何将红绳取下呢?”

      原来女孩上树是借助了红绳的力量,红绳顶端系有铁钩,只要将其抛向树顶,卡在树梢上,女孩便可以助跑然后飞跃上树顶。只是这个法子有个弊端,那便是铁钩很容易陷在树梢中而拉扯不下。

      少女的脸微微红了,她腼腆说:“其实平日,我都是搬个木梯爬上树将铁钩取下的。”

      只是他刚刚才夸赞了自己的轻功,现在自己却要用这么笨拙的方法取红绳,也未免太丢人了。

      他见她神情如状,顿时心领神会,于是淡然道:“不如让在下替姑娘解围。”

      接着他走到松树下,扶住树身一跃而起,待他再落地时,手中已多了一样铁钩。他回到她面前,将铁钩递还给她。

      想不到他的轻功竟如此了得,而自己先前居然还在他面前班门弄斧。想到此,少女简直羞愧地想挖个地洞钻进去算了。

      “谢谢。”

      “举手之劳罢了,不必言谢。对了,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我叫玥落,玥山的玥,落日的落。”

      “很美的名字.”沐久脸含笑意地夸赞着。

      另一厢边,云中老人与清逸道长在屋中商榷。

      “师兄可还记得,十多年前我帮了你一个大忙,你说有恩于我,倘若将来我让你替我办事,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错,清逸你对老夫的恩情,老夫没齿难忘。”

      “十年前我来找你,让你替我炼丹,你可还记得?”

      “自然是记得。不过我的问题一如当年,你要此丹何用?倘若你不告知我目的,我是断然不会帮你的。”

      清逸道长听后,走开几步,接着说道:“实不相瞒,多年前愚弟曾身患险境,是一位恩公救了我的性命。后来重遇恩公,却得知原来他身体孱弱,竟只剩十年的寿命。

      因此我求师兄你炼丹,是为了救活我恩公。如今十年之期很快就到了,恩公也危在旦夕。因此愚弟在这恳求师兄,还望师兄成全我的报恩之心,恩公的救命之情!”

      云中老人听罢,捋着白胡子问:“你那恩公姓甚名谁?”

      “正是沐久的父亲沐封敏.”

      “无怪乎你收他为徒弟,你向来是不收弟子的...也罢,我答应你。”

      清逸道长听了十分喜悦,连忙说:“多谢师兄!”

      “你可别高兴地太早了,我这丹药尚未炼制成功,况且,我无法保证它一定能救活你的救命恩人。”

      “一切但凭天意,得师兄如此倾囊相助,愚弟当真十分感激。”

      “你与沐久在此小憩数日,等到丹药炼成了你们再离开。”

      “那是自然。”

      清逸道长望着他的背影,目光中略有深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玥山初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