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藻荇记 ...


  •   十月十二日,一连下了好几天雨,今日才停歇。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转凉,却没有砭骨的寒冷,只是凉意。凉得让人舒服。只觉秋意困倦。午后用过饭便靠着桌小憩,一觉睡到傍晚。
      天空放晴,屋里落了夕阳的暖意。今夜,藻荇馆是个好去处。心想着,于是使人给有人送了一封信,相邀去藻荇馆夜游。

      才将将天黑,便拾掇好衣物,着人拿了器皿往承天寺去。
      山风送来凉意,让人不禁卷紧了身上的裘毯。明月初升,借着月色看到一条路直通到上山去,尽头是座寺庙。近了,于是面露喜色,疾步往前。山门半掩,石阶上平铺着雨水,踩在上面哒哒有声。雨方歇的宁静,在脚步声里越发明显了。于是一群人放慢脚步,怕有所惊扰。
      山神翻了个身,枕着涨水的溪涧,继续酣睡。

      登至庙门时,月色已朗照,于是拜过寺人,提衣行至后院禅房。
      “咚,咚,咚。”
      扣响从左数第二间的房门,回声沉钝。
      “吱——呀——”
      门向内开去,友人探出一个半个身子。
      认清来人,作了个揖:“苏兄来了,稍等。”
      于是回身拿好包袱,轻掩住门。

      和友人穿过后院,往后山。行至游廊,两侧的竹帘尚未撤去。风过处,轻拍木柱,借着院中烛火,更显前路隐逸安适。路上遇到几个零落的香客,皆是放低声音在攀谈。走过曲折游廊,又穿过几进禅院,从柴房后门推门而出,终于看见一片竹海。
      步子不由更轻快了,越过了前面提灯的小厮。却是丝毫无碍。
      月色朗照,竹海澄明。
      竹海有微风,竹浪起伏,耳旁传来沙沙低语,声音轻柔。沿着竹海里的小径向前,竹林愈密。再往前,竹林整齐纵横,似院墙。方知藻荇馆近了,回身拉着友人,顺竹道扶墙疾走。
      穿过小竹门,有童子上前迎接,尽是寺中人。于是欣喜地双手合十行礼。友人亦行礼。
      童子回礼道:“二位施主来得是时候,月色正浓。”

      跟随童子进馆,见馆内客三五行走,低语交谈。方知月夜过禅院、穿竹道、寻至此地者,不止于两人。童子将我两人带至一处小院,一应仆从小厮鱼贯入内。
      小院竹柏绕生,恬静幽谧。院边有亭台小阁,上铺毡垫,放木几。仆从小厮入内,坐定,将携带瓷具拿出,开陈酿、取青梅,文火慢烹。晴月夜,愈加恬静,似有酒香馥郁。
      童子引吾两人行至院中,见一汪泉水。泉池不大,自院外入内,匠心精巧。泉水升腾热气,温暖驱寒。月色澄明,流淌入水,溶溶皎洁。明月照竹柏入池,影在池底浮动,枝桠错落,皆是有秩。池底泼墨天成,藻荇纵横,似画卷扶风。

      童子行礼离去,院门轻合。竹柏婆娑,清风微响。
      与友人脱履坐于池边,月色潋滟,波光映身。念及前人有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与友人攀谈嗟叹。
      夜色更深,久坐池边,寒意浸染。方解衣入池,水面白气迭起,月色微荡。泉水微暖,依旧澄澈。于泉中夜泳,月色柔软缠绕。不禁下潜,轻触竹柏影,静观池底水光浮动。目光及至自身之影,忽觉如游鱼置身藻荇。双臂轻划,身前行,愈像鱼穿行湖底,不禁心中称妙。一连滑行数十下,期间转弯折回不在话下,方感身自在,如万物始初,遨游天地。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藻荇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