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章十一:大学里的奶茶店 ...
-
有些人说,咖啡是用来提神的,有些人说,咖啡是交谈的点缀,而有些人说,咖啡是一种习惯。
我喜欢喝咖啡,但是却并不因为它能够让我保持清醒和亢奋,而是因为品尝不同味道的咖啡,能让我获得不同的情绪,或安宁,或热情。
钟表的时针已经走到了毕业前的晚上九点,以往的这个时候,若是我还有事情要做,就会泡上一杯咖啡,在桌前摆满零食,然后噼噼啪啪的不停敲击键盘。对我来说,那一杯伴随了丝丝苦涩的浓郁香醇,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了。
从最普普通通的麦斯威尔速溶,再到炭烧、马琪雅朵...每一种味道都能带给自己不一样的心情。我不知道若是在毕业前这最后的夜晚给自己泡一杯咖啡,会品尝出什么味道,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有些人喜欢奶香润喉的卡布奇诺,它就像花季的少女,甜蜜而不失温情;有些人喜欢味道丰富的焦糖玛奇朵,就像是六月的天气,善变、却总有惊喜;有些人喜欢苦涩的炭烧,相信原味才是返璞归真,而大部分人最中意的,或许还是拿铁,因为它的奶香适中,也象彩虹鸡尾酒一样层次分明,也更加符合二十岁的年轻人对于口味的追求。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奶茶店,卖着各种鲜榨果汁和冲泡奶茶,除了部门小聚之外,我在奶茶店里依旧喜欢点咖啡,这四年喝下去的咖啡如果都灌进古埃及的木乃伊口中,或许能够将它刺激得跳一段广场舞。
奶茶店最引人注意的,或许还是墙面上贴的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上面有不同的学生写的不同的话,而我居然在上面有一个从未谋面的笔友,相互之间颇有缘分的留下了几段对话,缘由也是因为最开始挑起的咖啡和感情的话题。
“如果说用一种饮品来代表爱情,你觉得这家店的哪种饮品最合适呢?”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记得是写在了一张房子形状的便利贴上,俏丽的字体,应该是属于文静的女生。当时自己也是一时兴起,抓起桌上的签字笔就写上了自己的答案。
“当然是咖啡!爱情和咖啡是一个道理,加糖,它就会甜蜜,加奶,它就会柔软,可若是放任它烧得太久,就会苦涩,苦得让人落泪。”
写完之后自己也就没再去管它,后来过了很久,机缘巧合下又坐在了那个座位旁,发现那张便利贴居然还在原处,而下面还补贴了新的,字体还是一样的灵动,回复的话却是带有一丝忧伤。
“可是我加了双倍的糖,口味不同,就还是有人不爱喝的,再勉强也无济于事。”
“一杯咖啡,糖放多了,并不好喝,用最适量的伴侣,最融洽的搭配,才会调出最可口的味道。这和爱情是一个道理,让你常失眠的人,一定是你常牵挂的人,却未必是适合你的人。能让你安心入睡的人,才最值得珍惜。做咖啡需要一个最佳比例,奶泡太多了会腻,太少了口感又变得不好,不要刻意的去调配,只需要用心去慢慢尝试,就如同一份好的感情或友谊,不是追逐,而是相吸;不是纠缠,而是随意;不是游戏,而是珍惜。”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便利贴上写那么多,甚至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看到,只不过我觉得,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而我在这间奶茶店里或许就扮演了一名授课者的角色,我不知道便利贴的另一位笔者最后的生活变得如何,但是我希望她一切顺心。
还有一次在奶茶店喝咖啡,我无意间听到隔壁桌的一位女生好像在给自己的闺蜜针对感情问题出谋划策,言语之犀利让我到现在依旧记得清清楚楚,想起来就顿感脊背发凉,原话好像是这么说的:“女人不要动不动就和男人生气,学学潘金莲,不喜欢的毒死就好了,多简单的事!武则天不是也说过,男人听话的就留着,不听话又总爱撒野的,就直接弄死。能动手的尽量别吵吵,能灭了的尽量别留活口,否则太磕碜。为嘛妖精都抢着嫁唐僧?原因很简单:能过就过,不能过就吃肉!”
当然,奶茶店里的主流并不是这些或伤感或惊悚的情节,在我印象里的校园奶茶店,总是热热闹闹人满为患的,尤其是还在学生部门的那段时间,每次做完活动后大家都会聚在奶茶店里,挤在一张桌子旁,相互调侃说着令人捧腹的话。
那时候在部门忙碌之中看到朋友拎着两大袋子奶茶走来,大家的掌声就像是在欢迎凯旋而归的英雄,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一杯奶茶,或许就能抚平烦躁的心绪,然后大家都会继续以热情去面对忙碌。
而在毕业后,我们都再难得到那种缓解忙碌的良方,不是不知道,而是环境变了,就再难做到。而忙碌也逐渐成为了麻痹一切神经的良药,一忙,就不会再像年少时那样伤感了,也不会再因为喜怒之事和身边的人说个不停了,说得恶俗一些就是男生不装逼了,女生也不花痴了,心情不好时不会再抱怨也不会再倾诉,平静的脸上无怒无喜,而是看过去只隐隐约约的写了一个“滚”字。
那个时候我们的手边不会再有校园那味道熟悉的奶茶,而是一杯烈酒?一瓶果汁?一壶浓茶?反正不会再是那没有营养却难以替代的速溶奶茶。如同我们那过去了的、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毕业后的我们,在闲暇之时与朋友相聚,开心时或许会摆上一桶冰啤,安静时或许会手捧一盏普洱,我们也许会看到城市道路上走过的那些三两成群的学生,喝着校园外卖的奶茶,说着属于他们的故事,只是这些与我们已是遥不可及。
然后我们也会想,为什么那样的一杯味道平平的奶茶,会勾起我们那么多心绪?毕业后我才知道,拨动心绪的其实不是奶茶,而是回忆,或者说是那些奶茶占据了属于我们青春的位置。就像是同样一瓶水,便利店里两块钱,顶级餐厅里却是三十块,年少的时光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无法取代,它始终在那里,那里有着我们最难忘的味道......
如果说在四年大学中,涛哥喝得最多的饮品是酒,老黑喝得最多的饮品是茶,那么我喝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牛奶和咖啡,这三者并不矛盾,若是我们闲暇小聚,几个兄弟喝酒之后总会再跑到校园奶茶店里再灌下几杯,喝解酒茶并美其名曰此为养生的涛哥,喜欢喝蜂蜜柚子茶并钟爱柚子皮的老黑,以及牛奶咖啡一起喝的我,这种搭配在旁人看来奇怪异常,我们也会相互嘲讽各自的口味,但是却都有着自己的理由。
涛哥就是单纯的为了解酒,虽然他也知道那个叫做解酒茶的东西根本什么效果都没有;老黑很可能是觉得蜂蜜和柚子能够美白;而我是因为偶尔会胃疼所以酒后喜欢喝热的东西,但是却总是忘记牛奶和咖啡都是伤胃的......
我们喜欢在奶茶店聊天,而那时候的奶茶店也是聊天的绝佳处所,大学里的我们都会在这里畅所欲言,我们谈论着身边的每一天,也听着身边的别人说着他们的日日夜夜。那时候我们自我、随性、简简单单。但是离开了校园,告别了那些贴满了便利贴的奶茶店,我们也迷失了能够畅所欲言的地方,我们在意的越来越多,也变得没了自我,最后我们总是把自己丢弃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自己疗伤,不愿流露太多悲伤,一曲管弦,一瓶红酒,到天亮。
如果有一天我们再回到校园,或许时光荏苒、不再年少,但一定要再去曾经的奶茶店坐一坐,点上一杯拿铁,看一看墙面上那些写满了文字的便利贴,上面的话题是否还和曾经相像?看一看那些垫在桌布下的饮品单,热卖的口味是否还与曾经无恙?看一看角落书柜上的那本散文集,带有折角的第一百二十七页是否纸张泛黄?
最后一定要看一看那些三三两两围在一桌的学生,从他们的脸上是否能看到自己年少的模样?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觉,那些青春的琐碎看似走远了,但其实一直都扎根在我们心底,都说时光飞逝,其实时间一直都在;都说长大了,人就慢慢变了,其实心未变,情未变。
说不定还可以在奶茶店里听到新一届学生的热议言语,他们是校园的主宰、是青春的宠儿,他们年少张扬、肆意狂放,他们享受着最美的时光、在自由下歌唱,他们和我们曾经那么相像,甚至一模一样......
我们终究还是和青春挥手,与校园告别,那满含着欢声笑语的奶茶店,也终究不过是我们人生旅途上的休息站。我们在这里与回忆邂逅,与流年聚首,然后依旧要按照自己认准的那条道路继续走,也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再坐回这里安安静静的喝上一杯奶茶。
九点钟的奶茶店依旧是人声鼎沸,但是那里却不会再有属于我们的座位,如果毕业了终将离开,就请对那些留存了无数记忆的奶茶店,说声感谢,对那些曾经赴汤蹈火的青春岁月,说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