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1
“你说什么!父皇要把念嫁到番邦去?”
“千真万确,小的刚从皇上那回来,听到皇上正与太子商议此事来着。”
“念还不知道此事吧?”
“皇上还未向外公布此事,小的寻思着,念公主应该还不知晓。”
“那此事你还可曾向人透露?”
“小的不敢,未曾向人透露半分。”
“那就管好你的嘴,这件事让它烂到你肚子里,清楚了吗?”
“喳!”
“欺人太甚!我兄妹二人相依为命,本想与世无争,可既然你东方羽容不得我兄妹二人,那我们也决不能任人欺负。你可别忘了我也姓东方!”
2
“父皇,您怎么可以把念嫁到番邦去!”
“原来是安啊,到底不是贵妃你亲生的,你看你都把朕的皇儿教成什么样了,平日里也不为朕分忧,藏在自己宫里不出来,现在好不容易来见一次朕,连礼都不行,进来就质问朕,这就是你教出来的皇子?”
“臣妾知错,疏于管教。可臣妾毕竟只是安皇子名义上的母后,安皇子是皇室唯一的嫡子,臣妾也是打不得,骂不得的。皇上真要怪罪,臣妾认罚,但安皇子,臣妾是真没办法管教。”
“父皇,一切都是儿臣的错,是儿臣一时情急,忘了礼数,要罚就罚儿臣吧。”
“知道错了,出去领板子吧。”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朕乏了,有什么话你领完板子再说吧。“
“父皇,儿臣求您不要把念嫁到番邦。”
“你没听到朕说什么吗?朕,乏,了。有什么事改日再议!”
3
“我要见父皇,让我进去!”
“安王殿下,皇上正在休息,殿下请回吧!”
“胡说!是不是父皇不想见我!”
“安王殿下既已知道,又何必执着呢?殿下刚受过板子,还是回去休养吧。”
“可妹妹不能嫁到番邦去啊,陈公公,念她一个人嫁过去该怎么办啊!”
“安王殿下,恕老奴多嘴,你兄妹二人是老奴看着长大的,皇上有多爱敬武皇后,就有多恨你兄妹俩儿,这您是知道的,若不是皇后临终托孤,皇上可能早把您兄妹二人打入冷宫了,这些您都是知道的。现在,念公主也长大了,越发的像敬武皇后了,皇上每每念及敬武皇后是因念公主难产而逝,就心痛欲裂,十多年了,后宫凤位空置,皇上对皇后的情谊您也是知道的。而今番邦来袭,边线告急,而朝中竟无一猛将敢带兵御敌,无奈之下,皇上也只好选择和亲,这样一来,念公主也就成了最佳人选。安王殿下,看开点吧。”
“我也不能就这样看着念嫁过去啊,陈公公,谢谢你,你就让我跪在这吧。”
4
“皇上,安王殿下在殿外已经跪了五个时辰了。”
“他愿意跪,就让他跪着吧。”
“皇上,有句话老奴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跟了朕这么多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己能掂量清楚。”
“孝文公主为何取名为念?”
“大胆!”
“奴才该死!”
“你脖子上的脑袋是不是想换位置了?”
“念昔日与君同行,愿儿女伴卿左右。敬武皇后曾救过老奴的命,今二位皇嗣有难,老奴不得不救!”
5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父皇,先前,先前是儿臣的错,请给儿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儿臣请命领兵出征,抗击番邦!”
“哦,就你?也罢,这么多年你也没为国家做过什么,你且去吧,孝文就先留在宫中罢了,不过,你要是打不赢,就不用回来了。”
“儿臣遵旨,谢父皇!”
6
“都别挡我,我要见哥哥!哥哥,哥哥!”
“公主请回吧,安王殿下已经挂帅出征了。”
“念,原谅哥哥。”
7
“参见父皇,儿臣不辱使命,已将番邦逐出边境!”
“来来来,以前果然是小看你了,没想到你倒是有两下子,好好好!朕要好好赏你,想要什么,尽管说!”
“儿臣不求任何封赏,只求为国效力!”
“好,果然是朕的儿子!”
8
“王爷,是否现在就去见公主?”
“不急,三年没见了,我先去把这身衣裳换下,再去见念。”
9
“念的舞跳的是越来越好了。”
“哥哥,哥哥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你不生哥哥的气了?”
“哼,哥哥讨厌,说走就走,也不跟念说一声,念伤心了好久。不过,既然哥哥回来了,就罚哥哥一直在念身边,永远不离开念。”
“永远不离开?那你成婚了怎么办?我答应,恐怕有人会不答应吧?”
“哥哥,你取笑念!”
“哈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陈将军随我出征这些年,可没少在我耳边叨叨啊!”
“哼,念儿不理你了!”
“哈哈,我的好念儿,哥哥不说了,几年不见,让哥哥好好看看。嗯,没想到我们的念还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啊!”
“哥哥又胡说,念才不要倾国倾城,念只要留在哥哥身边。”
“哈哈,求之不得。念,刚刚哥哥看你舞跳的是越发的好了,来人,把本王的琴取来,本王要亲自为我们的念公主伴奏,不知我们的念公主可否赏脸,献上一舞呢?”
“那哥哥你可要好好弹啊!”
“遵命!”
10
“大哥,小念她怎么说?”
“还有没有规矩,什么小念,你再叫一遍试试?”
“咳咳,大哥,我错了,孝文公主她怎么说?”
“你这个傻小子,真是傻人有傻福。”
“你,你是说,小念答应了?大哥,你别走那么快嘛,跟我说说呗!”
“看你表现了。”
11
“父皇,您怎么又要把念嫁出去和亲?我们不是打胜了吗?”
“十二座城池,朕觉得值了,你在质疑朕吗?”
“为了十二座城池,您就可以把念送走吗?父亲,他是您的女儿啊!”
“够了,朕已经做了决定,齐相的孙女今年也到出阁的年龄了,朕已经赐婚了,你二人速速成婚,之后,你便去镇守边疆吧,朕已经封你为镇远大将军了,你好自为之吧。”
“臣,遵旨!”
“下去吧!”
“母后不会原谅你的!”
12
“婚礼之后,我就要去戍边了,边关环境恶劣,并不适宜姑娘家生活,我不会带你走的,我也不会碰你,我去边疆后,自会有人帮你我解除婚约,你可改嫁。
“你不必太介怀,你我既已成婚,便是有缘,我也希望你好。”
“正如你说,你我即是有缘,便随缘吧,我齐愿也不是受不了苦的人,即已嫁与你东方安为妻,便只会是你的妻,今生今世,愿与君相随。”
“当真?”
“当真。”
13
“念儿,哥哥一定会想办法把你带回来的,等等哥哥。”
14
“王爷,公主她……”
“念儿怎么了?”
“公主对皇命不从,想要自尽,幸好被宫女们看到,救了下来,不过公主到现在还一直昏迷,不知道还能不能醒过来?”
“你说什么?公主现在生死未卜?王爷,我们快回去看看吧!”
“王爷!”
“王爷,休怪奴才多嘴,时辰不早了,皇上有旨,不得拖延。”
“念现在生死未卜,你跟我说不得拖延?好好好,也让天下人看看当今皇上是如何对待他的子民的,好一个英明的皇上!”
“我们走!”
“王爷,念她……”
“没听清我说什么吗?走!”
“那是念啊,是你亲妹妹啊!”
“你以为我们回去念就有救了吗?若那皇帝赐罪于您我,念因此而受牵连,念还有活路吗?”
“那念怎么办?”
“来日方长,这笔账,我记下了!”
15
“哥哥,哥哥……”
16
“王爷,公主平安无事,已经在和亲的队伍中了。”
“这才几天,皇上这么快就让念出嫁?”
“救下来之后,太医看过,公主就醒了,皇上也就如期让公主出嫁了。”
“你且退下吧,你是本王手下最好的暗卫,以后你跟在念身边,帮我好好照顾她。”
“属下遵命!”
17
“都打了这么久了,你还不死心?”
“本王为什么要死心?你的铁蹄踏在我的土地上,本王要做的,便是把你们赶出去!”
“哈,哈,真是有趣,这是你的土地吗?你真的认为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能拥有这天下?”
“本王不跟你废话,若你投降,我便放了你,不然,别怪刀剑无眼!”
“哈哈,这话倒是该我问你,朕倒是要看看,你下不下的去手!你可别忘了,你妹妹还在我们手上,今日你伤朕几毫,来日我便还她几分,你意下如何?”
“怎么,不说话了?东方安,你真的以为那十二座城池是为了换一时的和平吗?你太天真了!你们东方家在你这一代共有四个皇子,大皇子天生羸弱,四皇子年岁尚幼,唯一能成气候的便只有太子与你,而太子自你被废上位之后,便一直嚣张跋扈,就连亲弟都处处针对,太过刚愎自用,难成大器,反倒是你这个一直不受宠的前太子,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韬光养晦,自你我上次交手以来,我便知你定有一番作为,所以,像你这样的危险人物,朕岂能没有制衡之法?”
“所以,你就娶了念?”
“对,正是如此,这么说来,大家也算是一家人。”
“你到底想怎么样?”
“很简单,我想赌一把!”
“赌什么?”
“赌你的妹妹,东方念!”
“你觉得我有赢的可能吗?”
“那只能说,朕奇货可居了。”
18
“什么,你说东方安他竟然投降了!”
“皇上息怒!”
“小陈子,你也听到了,他说东方安这个混账居然投降了!”
“皇上,以老奴对安王的了解,这其中定有隐情。”
“还能有什么隐情,来人,传令下去,追捕东方安,带他的人头来见朕!”
19
“愿儿,你怎么都不问问我,这些天的这些个传言?”
“既然都是传言了,臣妾又何必相信。”
“难道你就不好奇吗?”
“那好,我问你,你是否真的降了番邦?”
“如果我说不是,你会相信吗?”
“我信!”
20
“哈哈,东方辰,我们又见面了!”
“宗子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这不可能!”
“这不还得多亏了你的皇子,东方安吗?”
“东方安,你,你怎能!你这个混账!”
“我怎么不能?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吗?我就是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这便是宗子修给你的承诺?太可笑了,你真的以为你杀了朕,你就能坐上这皇位吗,痴心妄想!”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我自会帮他坐上的,毕竟他是采薇的儿子。”
“不准你提她!”
“当年采薇离开我,跟了你,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十年后我会娶了她的女儿,要了你的命吧,你说当初她若知如此,还会选你吗?”
“你闭嘴,来人,来人,把他给朕拿下!”
“没用的,你的御林军早被我的铁蹄踩在脚下了,这还得拜你的乖儿子的良药啊!”
“东方安,我杀了你!”
“你,你竟然……”
“没想到你这么狠心,他虽待你刻薄,可终究是你的父皇,你竟下得去手。不过,干得漂亮!”
“更漂亮的在门外,不妨我们一同去看看。”
21
“这,怎么可能,朕的大军怎么会这么不堪一击?”
“你没听过过满则易伤的道理吗?你以为那些士兵前些日子的战斗力从何而来?过盈则亏,现在他们不过是一副空架子罢了。”
“你!”
“没错,是我,我固然恨那个皇帝,但你别忘了,这十年来,给念造成伤害的,一直都是你,我说过,我要拿回属于我的!”
22
“你醒了。”
“你个混账,为什么不杀了朕,你个卖国求荣的叛徒!”
“你没听过不死劫吗?若真如此,你还会躺在这里吗?”
23
“皇上,南玉已经平定,王室宗亲除公主外,皆已法办!”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真是讽刺,这是宗子修想出的法子,他断不会想到会用到自己的子孙上。念的两个儿子……”
“都杀了……”
“这,也没有办法啊,她,还好吧?”
“不好,皇上,自公主回宫以来,神情恍惚,认不得人了。”
“我终究是亲手伤了念是吗?”
“皇上……”
“老陈,这十几年来你随我出生入死,从无怨言,本想着……可我却……你对念的心意,我是知道的,让你这么做,难为你了。”
“臣誓死忠于皇上。”
23
“念,今日为兄把琴带来了,再跳一曲可好?”
“你是谁!”
“是我,是哥哥啊。”
“哥哥,你不是我哥哥,哥哥已经在大火中被烧死了,他代我去照顾伯文伯武了。”
“念,是哥哥不对,你看看哥哥可好!”
“你不是哥哥,你不是!”
“老陈,她这是怎么了?”
“你,是你,就是你把伯文伯武带走的,我要杀了你!”
“念,他是陈正啊,你醒醒!”
“皇上小心!”
24
“皇上,您怎么样了?”
“朕没事,念她怎么样了?”
“已经押入天牢!”
“大胆,谁让你么这么做的!”
“长公主行刺皇上,理应问斩!”
“照你这么说,朕刺伤了太上皇,是不是也该问斩!朕告诉你们,无论念做错了什么,尔等也不能动她半分,听见了没有!”
25
“皇上,天气寒冷,臣妾把窗户关上可好。”
“不必了,朕想看看雪,小时候,念最喜欢下雪了,总拉着朕堆雪人。那时候我们不受宠,寝宫里也没什么人,院子里便白茫茫的一片,很多地方,一个脚印也没有,我们就在院子里,从早上堆到晚上,念总吵着我,要我给她堆个母后出来,可我也记不清母后长什么样子了,念出生的时候,我才三岁,就只记得母后一遍遍的对我说,要陪在念身边,保护她,咳,咳!”
“皇上!快传太医!”
“这些年,念虽不理我,但终究是不排斥我了,我知道她心里苦。我每天都去她那里转转,不管见着也罢,见不着也罢。我啊,就想着有一天,她会像小时候一样,从屋里跑出来,对我笑笑,好似天下所有的花朵绽开一般,皇后,以后,朕怕是不能去了,你就代朕,去看看她吧。”
“皇上,您别这样。”
“皇后,我这一生,也算是尽了努力,虽有遗憾,但无后悔。此生,东方安最幸福之事有二,一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妹妹,二便是有位相濡以沫的妻子,此生,足矣。”
“皇上!”
“愿儿,当年你愿相信我”,我很开心,咳,咳……”
“皇上!”
“还是叫我东方吧。”
“东方,你一直都是我的东方,我齐愿此生做得最好的决定,便是嫁给你,东方安。”
“那就好,愿儿,你看那雪下的多美啊,有一年,我在雪中抚琴,念在树下起舞,好似冬日里绽开的腊梅……”
26
“皇上驾崩了。”
“公主,您,笑了?”
“这雪下的可真好啊,把一切都抹去了吧!”
27
“翌日,东方安长子东方曜新帝登基,次年,东方曜三子诞生,东方曜看着雪中白茫茫一片的天地,想起了东方安回忆时的那段话,大笔一挥,为三皇子取名,东方宓。各位看官,故事到这里,可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据小虎子在宫里当差的亲戚给小虎子说,宫里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话说先帝驾崩当日,孝文公主从宫墙上跳了下来,红衣翩翩,好似那冬日里绽开的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