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情窦初开时,佳人归不归 ...
-
愿与君同,相思入睡。
梦魂寒郎,不辨是非。
窗边的姑娘,落笔之声,在静谧的夜晚是那样清晰。那出自湖州最好笔坊的,羊毫,玉兰蕊,是那样典雅,似显出了,女子不一样的情趣。在古时,女子终日不出房门半步 ,恪守理教,就连衣角被男子所触皆要切掉,以示贞洁。
而对于家风彪悍。。。不,是开放的愿心来说,与其呆在家里等人来娶,不如,勇敢的去追求幸福。于是,开头那首情诗便诞生了。在哪个临冬的午后,愿心第一次见到寒郎。
其实愿心的父亲是朝中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愿定山。17岁随父从军,20岁便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墨朝史上最年轻的将军,而这样如神的人物,膝下却只有愿心这一个女儿。因他常年驻守边关,与愿心的关系日渐嫌系,十分不睦。
父亲一词,在愿心的心中一直是一根摸不着,又拔不掉的刺。每个无人的夜,能让她这样坚强的女子,垂泪涕泣的也只有他一人而已。但时间总是治愈伤口的灵丹妙药,现在的愿心,已再无泪,为他而流,何苦伤心,为一个她连脸都不记得的人。
可当父亲从战场退下时,那种疏离,陌生的让人害怕。第一次看清这个被母亲唤作夫君的人,虽已四十有五,可那依然俊朗的容颜依在,丝毫看不出任何老年之状。
愿心满心欢喜的上前,迎上的确是,无尽的责骂,无论她多努力练功,多努力想讨他欢心,却还是做什么都是错的,相处了不到三天,大大小小的矛盾,让愿心烦不胜烦,终于,愿心不甘如此,在即将入冬的一个早晨,从众目睽睽之下,翻墙而出。临走前还不忘站在墙头,冲着墙下气的双目通红,浑身颤抖的愿定山大吼:“腐朽老头,呜呼哀哉。”愿心只能听见墙里的愿大将军,愤怒的咆哮:“都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这不孝女,给我抓回来。还有你,平时都是怎么管教孩子的。。。。。”
愿心只是心中冷笑,又是这样,如果是他现在来追,自己是一定跑不了的,可惜。。。
心中想着,脚下却加快了步伐。愿心喜欢听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心是那么自由,那么无拘无束。
愿心也不知飞了多久,直到听见怀安寺里的钟声才慢慢的停下来,纵身而下,落入满地的枯叶中,响起了一地破碎之音。
走进,跪下,方丈竟在佛堂之中诵经,那靡靡之音似天籁。愿心对佛主好好的诉了诉苦水,刚要起身,方丈那如檀香般醇厚的声音响起:“愿施主,请留步,踏出门,便是劫。”
愿心与方丈相识多年,知其秉性,他也是朽木一根,总是,天机不可泄露。今天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方丈似还想说什么,而这时,门外乘着日光,进来一人,是个少年,17.8岁,肤白似雪,唇瓣朱莹,眸色清亮,周身萦绕着书香气息,有一种让人莫名心动的魅力。
愿心满脸通红的,低下头去,可眼睛却还是不听话的向少年那里扫去,愿心知道自己是喜欢这个干净,又美好的少年的。这难到就是,书中写到的,一见钟情。真的有一见钟情!
愿心正在一个人胡思乱想,再一抬头,少年却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愿心心中莫名的一慌。这时,方丈又一次开口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莫要执念,莫要痴恋。”当愿心想问仔细一点时。方丈却已走进内堂。
回过头来,那依旧的书香气息,让愿心一怔,那少年又一次走进了佛堂,安静的拿起地上的一把折扇,转身欲走。
天赐良机,愿心怎可错过第二次,愿心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公子。”恐怕连愿心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句公子,竟说出那么多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