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城隍那个龙庙 ...
-
封印螭龙是桩旧事,新近的仙家大都不大熟悉,有些年月的仙家可是有耳闻。
螭龙出生久远,天生便与普通的仙人不同。他乃魔族,算得上魔族中的元老之一,据闻他先是弄断了某座山的山脉。虽说这山脉不是高耸入云那般,也让凡间的百姓损伤惨重,按仙界的话便是生灵涂炭,是定在螭龙身上的一大罪状。再来便是不久,他闹到天界上,吓坏了一群仙家。螭龙抓起一个仙家张开大口便要开杀戒!好在当时姒炎神祗在场,震住作乱的魔族螭龙并将其驱逐。
大大小小的罪行不胜枚举,最后一次是在一处熔岩喷发之时,如同今日解除封印,天地昏暗,天地动荡。众仙家连同远古神祗姒炎与百里觉一道来了。场面可谓声势浩大,扬言要收服这欲招引熔岩再次为祸凡间的魔族。那一战打的激烈,强大如他还是被收服,是姒炎神祗下的手。
如此一封印瞬息间万年过去。
“呸!什么为祸凡间,亏他们说得出来!”山洞里,一只墨绿衣裳的老人家气的拍案。
阿颉的不惧怕很快与螭龙混熟,螭龙领着他们来到这山洞里,喝茶磕牙。山洞里有不少妖精,青蛙、花精、蝙蝠、花蛇、鲶鱼等等。可谓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聚集在这岛上的山洞中。
喝茶磕牙原始打算给螭龙接风洗尘,磕着磕着,也就变成八卦,八着八着便扒到螭龙身上。唐无门如实道出道听途说的对螭龙的了解,立即引来不满。
先前拍案气愤便是螭龙口中的老蛙。只见他抄起手扯扯嘴,“熔岩喷发那次我是在场的,分明那群该死的神仙捣了尧烛的巢,尧烛只好暂行休憩在那座山里。谁曾想那座山会突然熔岩喷发,那群神仙赶到张口便咬定是尧烛所为!还把他封印在此处的!”
老蛙的陈述唐无门听了才发觉,仙家口中听来的,也不尽来的真,若不是数万年前有老蛙在场见证,只怕他也要认为螭龙尧烛是存心要祸害这世间。
“那他为何要弄断山脉,又为何闯上天气吃仙家?”阿颉嘴里塞满果子,含糊不清问那老蛙。
“那两次事里我可并非有意为之。”这次回答的是螭龙尧烛,“当时腹中饥饿,便去猎食,我便化作龙形追赶一只野鹿,心急了些,龙尾扫断了那座山。还有那吃仙人的事,是那仙人不问由来便抢了我友伴,我才上天闯去要人!竟还理直气壮地声称是伸张正义免去一桩祸事!友伴是我从妖精手下救出收留的,岂会害他?岂有此理,吼他一句便说我吃仙人,你道我是什么也吃的么?就他送我我也不吃......”
尧烛一脸嫌恶,滔滔不绝数来当年事件的原委真相,被挂在石壁的蝙蝠打断:“喂喂!尧烛,你又啰嗦了!”
花精咯咯笑着:“尧尧还是那般爱啰嗦。”
尧烛拿眼瞪了花精一眼,“说好的不说这两个字!你食言!”
“哟~”花精掐起葱白玉手贴在脸颊,身上散发着隐约芳香,调笑道:“几时的事,我怎不记得了?”
噼啪!尧烛剥了花生丢进嘴里,无所谓般挑起眉毛,他说:“翠花记性差我便提醒提醒好了......”
“你!”
“翠花可是想起来了?”
洞里的妖精们习以为常,乐得在一旁看热闹。
外头正寒风凛冽,洞里却一派融融暖意,妖精们和尧烛你一句我一句,看样子关系不是一般的好。花精眯起媚眼去揪尧烛的耳朵,蝙蝠偶尔插嘴,老蛙快人快语最是毒舌......满山洞的笑意感染了阿颉,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么一群妖精和那么不着调的螭龙。
看着看着,阿颉想起许久前和唐无门下凡碰见的那窝喜鹊。
他们,看着很像一家人呐。
唐无门注意到阿颉,拿起一碟葡萄干递过去,“喜欢这儿?”
阿颉点点头,抬头问唐无门:“阿门呢?你喜欢这里么?”
唐无门没有马上作答,目光落在尧烛身上,食指与拇指摩挲着笑了笑:“他们很是有趣。”
隆冬的雪下得狠,枝桠一歪,落雪簌簌。饶是如此,人们的热情半丝不减,街道来往的人们都面带笑意,置办过节需要的材料。
是的,今日是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包元宵讨个好意头。等再晚些还有灯会,届时更是纷纷拥拥。
化雪的冷意少了几分,天色渐晚,点点暖光接连亮起,弯弯绕绕一路顺着街道两旁,咋看颇像一条盘踞的游龙。人也渐渐多起来,灯会也将要开始了。
尧烛要吃元宵,解除封印的他正巧赶上元宵佳节,拉着一大帮子妖精出来。鲶鱼和花蛇不愿离岛,没有跟来,来的有老蛙、尧烛、蝙蝠还有阿颉。唐无门去了诺华过节便不来凑热闹。
街边有人吆喝着卖元宵,嘴馋的尧烛忙不迭叫了两碗。阿颉未曾尝过凡间的元宵,也跟着要了碗。吃完顿觉别有一番风味,迅速爱上了凡间的元宵。蝙蝠与老蛙分别要了一碗,一面听尧烛唠叨一面吃元宵。
烛光透过花灯,点亮的夜色,映在阿颉眼里晶亮闪闪,她瞧着精巧的花灯出神。
“想要花灯么?”老蛙眼尖,留意到了阿颉。
唐无门不在,阿颉顺理成章放在尧烛怀里。闻言,尧烛便跑去猜灯谜换花灯。
“这个......是花生!”
“错了,是红豆......”
“这我晓得,是木棍!”
“那是竹筷.....”
“这......我猜不出。”
“......是虾仁。”
蝙蝠扶额哀叹,谁会晓得龙族的元老竟连灯谜也猜不出如此的蠢笨?
老蛙也瞧不过,说了句:“你确定你脑子不是虾仁?”
尧烛不服气了,“老子出生以来就没玩过这玩意,再说!这玩意兴时老子早就被封印了!哪里晓得!”他搓搓袖口,“我看着谜底就不像红豆、竹筷和虾仁。生南国,多相思讲的分明是花生......”
面对咬住的喋喋不休,老蛙他们早已习惯,蝙蝠适时转移了话题:“咱们还是买一盏花灯吧。”
一行人走到一家小摊前,老人家堆起笑容问:“客人是要买什么花灯?”
老人家摆卖的花灯个个精巧可见是个手工活精细的人,形态也各异,有元宵状也有桃花状;宫灯样式的则有浓淡有致的水墨画,还有的做成形态憨厚的动物......琳琅满目阿颉一时纠结着要买那盏好。
“那桃花灯几个铜钱?”
“老人家,桃花灯怎么卖?”
想不到今日桃花灯如此好卖,同时被两位客人看上,老人家犯难了。桃花灯只这一盏要给谁好?今儿元宵佳节,给了谁也会败了别家兴致。只好赔笑道:“二位客人要不打个商量,现下我也就这么一盏桃花灯,不好说卖给谁,免得坏了过节的兴致就不好了。”
与尧烛一同看上桃花灯的是位女子,身着酱紫斗篷,未施粉黛。她先是朝尧烛点点头,朱唇轻启带着清冷笑意:“小女子着实喜欢这桃花灯,公子可否割爱让予小女子。”
尧烛等人目光落在那女子面上半刻,低头看了看阿颉,阿颉也不愿与人争,尧烛便让出桃花灯,转而要了元宵花灯。
女子递过铜钱,拿了桃花灯转身便要走。尧烛却开口叫住了她:“今日元宵,我等初到宝地,不甚了解此地风俗,姑娘可否陪同我等游逛。”尧烛似乎对这女子感兴趣,再看老蛙他们也是笑得一脸和善,阿颉不解。
女子并未拒绝,落落大方地应允了。
农历十二日,这天的元宵节灯会上人们会把新做的龙灯抬至城隍龙庙,供拜后以墨汁点其睛,是为“开光”,俗称“龙灯上山”。女子仔仔细细向尧烛他们道来即将开始的“龙灯上山”,尧烛饶有兴致地听着,跟老蛙说道:“老......叔父咱们这回可是长见识了!”
此行出来,老蛙扮作尧烛的叔父,只因他化作人形乃是一位老者,又因尧烛生的年青白俊,蝙蝠乃他的堂兄。虽说蝙蝠大有不甘,奈何模样如斯,注定了的。
老蛙抖了抖袍子,点头道:“不想此地竟有这个习俗,是我孤陋寡闻了。”
女子低眉浅笑,继续说着:“‘灯龙上山’届时,各位可带着花灯去城隍龙庙为花灯开光,讨个吉祥意头。”
“城隍龙庙么......听着甚是有趣。”尧烛饶有兴致地如此呢喃。
如此盛会,灯市亮如白昼,可谓四十里灯火不绝。阿颉见了许多比元宵花灯精美更甚的花灯,立马后悔先买了这盏元宵灯,盯着两旁五色珍珠结网而成的“珠子灯”,五色染成镞镂精巧的“皮灯”和五彩蜡纸糊成旋转如飞的“戏马灯”眼馋得不行。行人纷纷拿好精致的花灯前去城隍龙庙,尧烛等人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稳住半响,便遥见灯龙蜿蜒“游动”的身影。
冬日寒凉,不及人们如火的热情,自发让开一条宽敞大道,一路跟随灯龙往城隍龙庙前进。底下舞龙的百姓皆是好手,灯龙在空中盘旋舞动栩栩如生,远看就像有条闪亮的龙遍布福泽。
阿颉哪曾见过如此盛况,飞到尧烛头顶蹦跶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