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人群之中,身着褐衣的青年静静看着容逍和少年离去,轻微的哼了一声。
眼看着几个身影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他的视野里,男子转身冲着吉利楼上的绿衣女子使了个颜色,默然离开。
“陛下,时间不早了。”浓重的夜色中,太监高顺添了一些火油,冲着伏案批着卷宗奏折的赵锦清劝道。他是先皇留下来的人,不知服侍过多少人,但像赵锦清这样执着于政事,连美色都不碰的,却是第一次见。
赵锦清这才抬起身来,淡淡扫了高顺一眼:“高公公,你先休息吧。朕还想多看一些。”
“陛下为大赵忧心,可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高顺忍不住多了句嘴。
赵锦清漫不经心的笑了笑:“朕知道。朕还年轻,早些做了,后顾可无忧。”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一轮明月挂在墨兰布上,美丽不可方物。“真美的月亮,看来,明日是个好天气啊!”赵锦清轻叹一口气,似乎想起什么:“对了,藏锋那里有消息么?”
高顺无奈的点了点头,将一卷纸条递了上来,低声道:“刚才,他在闹市中见到定南王了。”
赵锦清看了看纸条,不易察觉的皱了皱眉,淡淡道:“方才派人说明日到京,现在又出现在京城,容逍又在搞什么猫腻。”他顿了顿,闭目沉思:“他在闹市中做了什么?”
“说是救了一名小倌。”高顺答道。
赵锦清呵呵一笑,面容有些冷淡:“是么?倒是一身侠骨。”他暗暗握紧了手,声音却依旧不疾不徐:“除此之外呢。赵渊呢?”
高顺想了想,“宁王已经启程了。现在已经到了九镇。”
赵锦清沉静的眸子里带了一丝微薄的笑意:“他的动作倒是很快。不过,一年没见,朕倒是有些想他。”
“陛下是重情之人,是天下百姓的福气。”高顺趁机拍了个马屁。
赵锦清自嘲一笑:“重情又有什么用。等赵渊来了,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朕讨要兰妃。他不明白,朕若是给了,帝王脸面何在?老百姓可不会认为,朕是在成全有情人。更何况,光是母后那一关朕就过不了……”
高顺没敢接话,帝王之私,他可无福享受啊!但显然赵锦清的兴致来了,续道:“高公公,你说,朕该怎么办呢。”
这还真把高顺问住了:赵锦清的话牵扯到关于皇族的一件的秘事。但是不幸的是,高顺同样知道这件秘辛。虽然对于这件荒唐事,高顺可是半点兴趣也没有……谁叫这是件荒唐事呢?他转目想了想,“陛下英明神武,怎么做都是正确的。”
球又被踢了回去。赵锦清笑了笑,清明的眼眸似乎早已知道对方的回答,看着高顺的表情带了几分高深莫测。
高顺的汗立马流了一地。
赵锦清似乎被这位太监总管得表情逗笑了,微微清了清嗓子,“好了,你先休息吧。若是再问下去,怕你心里该骂朕昏君了。”
高顺急急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你说,这话怎么越说越错了?
赵锦清道:“好了,朕怎会因为这点小事怪你。朕还要批点折子,你去休息吧。你那身子骨,总是跟朕耗着也不是什么好事。”
看来皇帝是心意已决,高顺退了出去。自从上次查出自己的身体问题之后,赵锦清便时常叫他休息。高顺怎么会不知道,现下侍奉的皇帝虽然年轻,思虑却是不少的。
然而,虽有一颗仁慈之心,但现下朝内朝外表面安定,内里各方矛盾重重。赵锦清每一步都是步履维艰,一不小心就是深渊。
光凭这份执着和仁慈当真能处理好江山之事么?高顺想到此处,竟不自觉的发出一声低沉叹息。
他走出门许久,又向小太监交代了一些事情,方才准备离开。回过头去,只见空洞的光影之中,一个浓黑的身影坐在木桌前,执着毛笔,似乎正在思考什么。
赵锦清枯坐良久,方才缕出一点思绪。他正准备在奏折上添上几笔,可是……
吱的一声,如同低沉的叹息。
赵锦清依旧看着奏折,随口问了一声,“怎么了?”
并没有得到回答,他的眼睛就被蒙住了。
“陛下……”
只听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耳边响起,赵锦清的脸色瞬间一僵。他默然半晌,只觉一双略微粗糙的手缓缓抚过他的脸庞,手温还带着几分冬日的冷意。
如同石头破开的水面,扑通一声,打碎了赵锦清的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