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part21 ...
-
刚走回客栈大门,便听见阵阵歌声…..
推开大门一看,公共客厅里,那个莫名住进“冬虫夏草”的小男孩正弹奏着一把琴,自弹自唱着,歌词一部分是中文,一部分是藏语或者维语……旁边坐着老板娘,她正如痴如醉地看着小男孩,眼神中充满了宠溺与欣赏。
见我和墨儿走近,老板娘做了一个“过来”的手势,算是邀请我们共赏佳音。
小男孩没有因为多了两名观众,而倍感局促。相反,他的目光不时对着我,不时又对着墨儿,带着陶醉与沉迷,让人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一首歌唱完,我们都抱以热烈的掌声,老板娘要他再来一首,他也不含糊,操着琴,一路往下唱,唱到月亮偏西,唱到夜阑人静…..
待我回身看,却早已不见了墨儿的踪影…..
一直陪到小男孩的“表演”结束,我才转回“格桑花”寻找墨儿。
“格桑花”内,墨儿在整理行李,大大的行囊包里,有他这一路的风雨与回忆。那每一件经他手的物品,似乎都无言地诉说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你听懂刚刚的歌词了吗?”墨儿接过我递过去一个小收纳箱。
“噢,月亮…..”我如是以答,这是歌里唯一的几个中文单词,也是我所能听懂的。
“还有呢?”
我耸了耸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期待着这位学识渊博的徒步客一一为我解惑。
“当我爱上了你,只有它懂我的忧伤……当我失去了你,只有它陪我流浪……”墨儿如诗朗诵一般将歌词一句句说給我听,听得我耳红心跳,却也不知为何。再抬眼看,墨儿正端着笑颜,呆呆地看着我……
“结束这一趟旅程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如你所知,这问话涉及了人生规划及生活理想,本不该如此轻佻地提及。
“不是说过了吗,回归生活。”
我充满疑惑地看着他,“怎么回归?”
“首先,要回到平原去,起码……”墨儿故意顿了顿,“不会大喘气。”
大喘气?!
那加重了语气的仨字儿,分明有挑逗的嫌疑,我正襟危坐,连斜视也没有,轻咳了一下,“其次呢?”
“其次,就不重要了。”墨儿诡秘的一笑。
言尽于此,我也找不到更多的话语了,随着他将物品一一收拾停当,我坐回自己的床头,摆了摆手,说: “祝你一路顺风。”
“谢谢。”
…..
来到拉萨之后,我就特别嗜睡。这种嗜睡表现在,一,睡眠时间长,二,睡熟后,不易被惊扰。待我一觉睡到醒,揉着惺忪的眼,朝四周望去,墨儿已不在房内——这自然是惯常的情况。即便是在初醒的时刻,我仍清楚地知道,他离开了,背着他大大的行囊,迈着坚定的步子,离开了拉萨,离开了高海拔,离开了我的现实与虚构的世界……
有人敲门,我问,“谁啊?”
“阿姐,是我,正宇。”孩子般稚嫩的回应。
打开门,“冬虫夏草”里的小男孩正微笑着伫立在我的眼前,我问,“你找我有事吗?”
“和你一道的那人,給你留了早餐,你再不起来吃,就凉透了。”
“他……”我大概想问,他走了吗?他什么时候走的?他有没有说什么?…..可我,究竟问这些做什么!“好吧,我马上过去。”
日子迟缓地行进着,转眼间,就快入冬了,拉萨的天气变得诡谲起来……白日里,太阳依旧炽烈,夜里却出奇的凉。许多来拉萨做小生意的小贩们,已开始做返乡的准备,等暖春到来,他们将再一次重返拉萨……而我,又将何去何从?…..
“一万〇一公里”里关于西藏的札记,我已写到了29,拉拉杂杂的话并不经心,不过是真实的所见所闻,说得多了,有点千篇一律,可再回头看,心中的那份触动依旧在,那是拉萨给予我的感动……
我在《在西藏的日子29》里写到,“今天,正宇离开了,带着单薄的行李,一步一回头地朝着远方走去。他的离去是一个谜,正如,他的到来。人生的诸多抉择,在外人看来,都是模棱两可,都是不可理喻,可在当事者的心里,又该是何种滋味?当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我倒十分庆幸——我仍旧在拉萨,全世界唯一可以收容我的地方,不论欢喜,还是悲伤……”
帖子下方的回复只有三条,一条是广告,一条是版主竹君的“顶”,还有一条来自于墨儿,简单的一个符号“:)”,这样的回复出现在我每一个帖子里,那仿佛是一个脚印,表示他在,他来过,还能阅读,还关注着“一万〇一公里”…….仅此而已。
合上笔记本,目光锁定在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身上,陡然想到了达瓦,那个幽默而慷慨的藏人。缘分让我们相识,而后擦肩而过…….
又想到了曹骏。她是我来拉萨后的第一个室友,也是我在拉萨的第一个朋友,她那么年轻。也正是因为年轻,所以,可以不顾身体的缺氧、疲乏,而高声地说话,放肆地笑……趿着拖鞋钻进藏人聚集的地方,大口大口地吃牛羊肉,喝酥油茶…..还试图在大昭寺外的院墙上,刻下自家偶像明星的名字…..还差点被临检的驻藏警察扣留拘禁……
那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劝诫她,“你要多收敛一点,不然,总有一天,会惹出祸事。”她说,“管他福与祸呢,人生这么无聊,就怕没事儿。”
她一个孩子,说出的话却如谶语,道出了最为深刻和浅显的道理。
眼下的我,正是无聊,正是没事儿……任时间疾不徐地向前行进,任岁月张弛有度地略过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竟然开始……恐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