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逛街 ...
-
来到大清快三个月了,看着渐渐有了点闺秀气质的毛笔字,也许做个大家千金也不错。
三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做什么样的自己。
小喜端来一盏茶,放在书案边上:“小姐,您的字是越来越好了。连老爷和夫人都夸奖您那。
是呀,自从醒来后,我可是做了足足三个月的乖乖女,每天多只是看看书写写字要不就是绣个花什么的,外人看来还真是十足的大家闺秀。可谁又知道我这个来自三百年后的灵魂是在努力进入脚色。我现在是个演员,正在扮演一个叫兆佳*嫣然的12岁的官家千金的脚色。想想真可笑,我一个27岁的现在独立女性却要扮演好一个12岁的天真少女,我已经有多久没撒过娇了?我有多久没耍过赖了?我又有多久没想起过我的童年了?于是我只能每天躲在我的书房里,努力想,努力学。
是要做我自己?还是学着作原来的兆佳*嫣然?27岁的我学做一个12岁的调皮少女?我不会也不可能学得象。那要是只做我自己呢?也不可能。我可不想成为300年前古人眼中的怪物。要怎么做那?
“小姐!您怎么又发呆了?”
我回神:“小喜,阿玛回来了吗?”
“刚回来,正和夫人在正堂那。”
“那去给阿玛额娘请安吧。”
“是小姐。”
“女儿给阿玛额娘请安。”我规矩的请了个安。这是我努力学习一个月的成果。
“嫣然来了?起吧。”阿玛话不多。记得我第一次来给他请安的时候,看见他的光脑门差点想上去摸摸。
“小小呀,快过来坐吧。”额娘叫着我的小名招呼我过去坐。我来清朝唯一能让我感到惊喜的就是他们也叫我小小。据说是因为我生下来很小,在家又是最小所以小名叫小小。
“今天都做什么了?”阿玛惯例的问我。
“还不是老样子,小小呀自打这次醒来就老是躲在她的院子里,也不闹着出去玩了,话也少了,总是闷闷的,该不是病了吧?您也不能总管着她。”额娘担忧得看着我有望向阿玛。
“嫣然大了,自是该有大姑娘的样子了,还能总是跟以往在老家似的胡闹?我看这样就很好。我马尔汉的女儿就该这个样。”阿玛到是对现在的我很是满意。
听了阿玛的话,我肯定做个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是正确的选择。
“阿玛、额娘,要是没什么吩咐女儿就告退了。”我行了礼退了出来。
走到门口就听见我呵玛说:“女儿大了,再有一年就要进宫了,这样才好,要总象她以前那样,我还真不放心。她如今的样子也是董事了,只是却显得生份了,不如往日小儿女样儿来的亲近。是不是管得她太紧了?现在看她的样子到是拘谨了也没了往日的那份灵气。”
“可不是吗,妾生看女儿这样也是心疼那。”
“咱们这样人家的女儿,打生下来就是注定的。再心疼也不能由着她,她从小就是太娇惯了。”
“老爷说得是,只是她现如今的样子看了叫我这个做娘的看了实在是。。。她毕竟只是个孩子。”
听了额娘的话我才猛然醒悟,是呀12岁呀,我不再是那个27岁的我了,还是要有个12岁的样子才好。想明白的这点我的人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早上起来,要小喜给我换了个可爱又漂亮的装扮。
“小喜,我们来了京城还没去玩过吧?今天我们出去玩玩好吗?”
“好呀好呀,就是不知道老爷和夫人让不让。”
“阿玛还没回来,额娘一定让我去的。走和额娘说去,你别忘了带好银子就是了。”
果然,额娘是最疼我的,没求几下就答应了。不过就是多了几个小厮跟着。过了午时,我带着小喜坐上了马车出门了。
300年前的北京可不象现代,分外城、内城和皇城。皇城也就是故宫,是皇帝和他的家人住的。内城,住着皇室宗亲、八旗贵族、满汉大臣,各个事务衙门也是在内城的。在清初,汉人百姓就是再有钱也不能住在内城的。满人不能经商,所以在内城是没有商店的。清初,朝廷对满、汉管理很严格,满人一律住在内城,晚上一过酉时,内城就关闭城门,对关了城门还没回城的满人处罚是很严厉的。汉人不能随便进入内城,当然抬了籍的和正七品以上的汉官不算。
内城通向外城的共有九个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和朝阳门。九门皆设瓮城、箭楼,城四隅立角楼,加深城濠,砌以砖石,石桥。
坐着马车出了内城(满人多住在内城的)一股热闹的老北京生活图展开在我的眼前。
卖什么都有,和小喜看看这边有看看那边。卖小饰物的小贩殷勤得招呼我们。
“姑娘,您看看,这个可是上等的玉簪子,才卖1两,还有这个玉镯子也是上等的和田玉。”
我笑着看向他递过来的东西。我虽不是很懂这些玉呀什么,但是我知道在这种小摊上能卖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而且家里什么好的没有,也不需要我在这里买。
突然一阵喧闹引起了我的注意。向那闹烘烘的人堆里看去,原来又是落难女子街头卖身的戏码。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跪在人堆里。淡淡细细的眉,一双丹凤眼有些担忧地看着为她起争执的人,还时不时地看向周围的人。皮肤很白,不象是穷人家的孩子。身上穿了一身孝服,身前放着卖身是牌子。
十两银子?呵呵,对一个正是好年华的女子来说还真是便宜呀。这年头十两银子够一个三口之家过大半年的了,但对一个女子的一身来说又算得什么?
两个纨绔子弟好像正在争执,好像是在说是谁先看上她的。看来这个姑娘的前途不怎么光明。我不是个喜欢管闲事的人,只是带着看戏的心情站在一边。
一会又从边上进来一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身深蓝的华服,腰里佩着玉、挂着荷包,典型的满人装扮。他脸上带着一抹很阳光的笑。看来他也是来看热闹的。
不过那卖身的女子却象是找到了买主,她跪行了几步来到少年面前:“求求公子救救小女子吧。”
“不是有人要买下你了吗?怎么到来求我?”
“公子,小女子是好人家的女儿,没办法才要卖身葬父的,等葬了父亲也只是想老老实实的做个丫头,并不是贪图富贵的人,求公子援手。”
看到这里好戏算是上场了。边上的小喜同情心也开始泛滥:“小姐,这个姑娘好可怜呀,要不我们买下她吧!小姐好不好?”
“买她?买来做什么?”
“可以给您当丫头呀。。。。”
“丫头?抢你饭碗呀?再说了小喜你看她的手,比你的还白嫩那,她会是穷人家的女儿吗?你还要帮她吗?”我指着女子打着那少年衣服的手说:“走吧,我们上别的地方逛去。”
“是哦,小姐,我怎么没想到。”小喜乖乖地跟我退出人群继续逛。
带着小喜又逛了会觉得有点累了,看到家很气派的酒楼“小喜饿吗?去吃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