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清欢三宝盖碗茶 ...


  •   哪位小伙伴要是从“清欢楼”三个字想到了曾经万能玛丽苏穿越女的必去场所——妓院,那吟风弄月、眠花宿柳之地,就请汗颜吧,因为这清欢楼真真是一个文雅之地,因为它正是一所茶楼,一所清茶花点听说书的茶楼!

      本来铃儿走在街上,漫无目的到处东瞅西逛,正觉有些无聊。忽然听见路边几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与一个长得极机灵的小个子对话,这小个子男孩儿是公子哥们雇的此地向导,向他们说起了这建宁城最大最有名的茶楼——清欢楼。

      这清欢楼名号如此响亮是有来头的,它有三宝!

      一宝是它所用的茶水,那是从城外三十里地的玉泉溪挑来的山溪水,其味清甜,其色清亮,用它泡茶则茶美味甘;二宝是它家的花式点心,那是重金聘请的京城退下的御厨“史金勺”所做,听说这史金勺是娘娘也赞过味妙型更妙的点心好手,它家的点心也确实是花样繁多,精致可口。

      而真正吸引住铃儿的是第三宝——清欢三名嘴。

      清欢楼是所书茶楼,所谓书茶楼自然要有说书的,清欢阁有三位说书名嘴,分别是一个老汉讲历史轶事,尤其擅讲那些铁马金戈、带盔甲赞的长枪袍带书,人称“铁嘴话史论战,上马长枪吆喝”的铁嘴史;一个中年男子讲神怪异事,尤其擅讲书生美妖、才子佳人等情感风流,人称“花前月下惊妖,甜言蜜语奇情”的巧语李;另有一个则是讲江湖侠义短打书,尤其是近百年来武林的各种传闻争斗、隐秘纠葛,人称“千奇百怪神功,纵论江湖豪杰”的江百通。

      所以说,玉泉溪水、金勺花点与三大名嘴并称为清欢三宝,让清欢楼闻名遐迩,财源广进。

      铃儿打听一番后,兴致勃勃寻摸了过去。远远便见到一座红木雕梁、颇具气派的楼宇,走近一看,更是精致非常。门前缀着两盏六角仿茶具灯笼,两侧挂着木质对联,上书:雪沫乳花浮午盏,人间有味是清欢。二层偏下处挂着黑底黄字的招牌:清欢楼。

      走进楼宇,立即有小二引领招呼,铃儿表示要找个听书好的角落位置,雅间就算了,只孤身一人,小二应声,带着铃儿向二楼走去。

      今天正逢那江百通讲白天场,此时楼下高朋满座,楼上的人也不少,不过相对来讲视角没有一楼的清晰,所以还余下几桌。
      铃儿最终寻一角落处的二人小方桌,这个位置比较偏僻、暂时无人,她独占一桌,舒适地靠在高背沉木椅上,因为书茶馆讲究“开书不卖清茶”,她就先点了一份清欢楼有名的蜀色千里竹叶青。

      小二一声吆喝,一位瘦长体形的堂倌边唱喏边小步快速走来,右手握长嘴锡茶壶,左手一扬,“啪”地一声,一个竹席编制的淡绿茶垫飞出,稳稳停在铃儿面前,接着又一扬,一个白底青花竹叶轻坠图案的茶碗已恰好落在茶垫上,小二热络地掀开茶盖,里面正放了一撮淡绿的叶子。

      那堂倌斜抬茶嘴修长的锡制茶壶,相隔甚远便高抬过头。水柱临空而降,如同高山流溪,滚水倾泻而出,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无半点溅出,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绿茶叶叶在其中起伏舒展,姿态曼妙。

      这一扔一掷一点水,流畅至极,熟练至极,简直已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门艺术。
      铃儿不由大为叹服,这堂倌成年累月的练下去想必手上功夫也绝对了得,不亚于江湖的暗器高手了吧,真真是一门绝技!

      小二看她眼露好奇,口中叹呼,猜想她必是初次到此,便出声介绍道,“姑娘,我们这千里竹叶青最是清淡醇美,您若第一次饮不妨拿这茶盖轻轻刮一刮,则茶汤清淡味甘,一般姑娘小姐们比较喜欢,若要茶汤浓些,则可用茶盖在水面重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则茶味较浓郁一些。”

      铃儿依言轻刮端至面前,茶未入口,清香扑鼻,茶汤清亮,茶入口中,香而清,甜而活,真真是好茶!

      她放下茶盏,好奇的问道:“我路上所遇茶寮都是普通的瓷杯、木杯,但都是简单的形状,怎么你们这儿用这个带盖又有托的茶碗?这茶具挺不错的呀!”

      小二利落答道,“姑娘有所不知,这可是我们南边地区最流行的茶具啦,您看它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书生老爷们这样说,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称这为“三才碗”。不过我们民间百姓则叫它为“三大炮”。这呀相传是前朝的财神娘娘发明的。”

      铃儿大奇,问道:“咦?财神娘娘?财神是女子么?还是前朝的,不是神仙么?”

      这一问,没料想竟问出了一个穿越女子的传奇一生!

      小二一甩抹布,道:“这,这小的也是听铁嘴史他老人家讲的嘞!说是这位财神娘娘是真有其人,乃是前朝锦官城节度使的女儿,自幼便极其聪慧,发明了好多东西,经商如有神助,那银子简直像长了腿似的朝她家跑。普通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这小姐就巧思发明了这茶托来承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茶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就是现在这茶具的由来啦。还有那打折促销,开业赠送,还有这茶楼酒家的连锁和专属会员卡,好多商家现在采用的手段,都是这位小姐想出来的!”

      铃儿心中打鼓,怎么听这位小姐好似都是穿越的呀?!
      她僵硬的笑着,道:“那这位小姐可真是聪颖啊!”

      小二应声道:“谁说不是呢,这位小姐这生意做的大的哟,真是!据说短短几年她家就富可敌国啦,民间都传她是财神座下玉娘转世,还说她有着点石成金的能力嘞。不过之后啊,她倾举家之力资助当时天家不看好的六皇子,最后事变失败,全家抄斩,她也失踪啦。人们都说她是回天上去喽。”

      短短一段话,一个穿越女子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铃儿脑中补就而成。她不由长长叹息,虽然结局悲惨,可是毕竟人家辉煌过,比起人家,自己这武功还是江湖中下流的穿越女真是不够看的呀。看来这世界确实有过穿越女,只不知如今除了她以外还有没有同样的穿越人士存在了,她是应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还是扮猪吃老虎,做好本土伪装呢?

      她东想西想,一抬头间,对上了小二那亮晶晶的眼神和大大的笑容,神情谄媚,简直就差在头顶写上几个大字:求好评求打赏了!铃儿抽抽嘴角,掏出一钱银子抛给小二。
      小二喜得忙鞠躬哈腰,“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此时,开书时辰以近,楼下大堂已设好一尺高的书台,上摆书桌,桌后有一把供说书人坐的高椅。书台后一个红木架子上挂着三副竹制牌子,分别写着三名书艺人姓名及本月所演书目,绿底金字,清晰非常。大堂后方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山水枕石溪流水墨画,气势十足,奔腾豪迈,人在台上衬着这景儿真是更添气势。

      铃儿顺着望去,见那茶楼账房处有一位老先生正在打着算盘,后面挂着一副对联,铃儿脆生生念道:“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嗬,这对联写得倒是不错,只是这人走茶不凉恐怕是不可能吧?”

      小二笑道:“姑娘此话也对也不对,这您要是离店了,这茶具被收走当然茶也要凉了。不过嘛,您要是暂时离开,咱们呀,也会替您看着这茶具,保证您回来时,让您喝上这热腾腾的茶水。”

      “哦,你们这儿还挺细心的嘛!那你们怎么区分是走了还是暂时离开呀?”铃儿赞道。
      她想,难怪这清欢楼是建宁城第一大茶楼,这一喝茶听书时辰很长,难保不去如厕,若是走了回来茶具已收也是颇为扫兴,考虑的还真是挺周到的。

      小二指着茶碗说道:“姑娘且看,您若是将茶盖扣置于木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就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当然这放在椅子上一是不雅二是不显,您也可以放个树叶、石子等小东西在茶盖上,都是一个意思。若您将茶盖朝上放进茶碗,那可就表示您喝完要走、可以收桌子了。一会儿呀,您将茶盖置于桌面,那就表示茶杯已空,堂倌就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啦!”

      不过此时底下突然吆喝声掌声四起,嘈嘈杂杂,铃儿不由被吸引了,这些话也没听太清楚,只知道说书就要开始了。她一口气又点了五样茶点,准备边听边吃,倒让小二吃惊的问是否一会儿还有人来,得知只她一人时小二那一瞬间诧异的眼神,让铃儿感到了一丢丢的不好意思,呵呵。

      点心上齐之时,江百通已开讲。不愧是清欢三名嘴之一,他中气十足、咬字清晰,二楼听起来也是清清楚楚,语调抑扬顿挫,拟声词更是用得惟妙惟肖!最关键的也是最吸引的人当然是内容。江百通号称“千奇百怪神功,纵论江湖豪杰”,今儿他论的正是武林盟的英雄,讲述他们近年所做的轰动江湖的大事、奇事,今天这场里面重点讲述了武林盟的崛起新秀、江淮堂主——云霁青。

      武林盟是一个绵延数百年的江湖组织,更是维持武林秩序、处理江湖派系纷争的江湖第一大帮,在江湖上隐居龙头位置,更是江湖与朝廷对话的代言人,地位举足轻重。盟中有一盟三副十二堂主分管各地。盟主乃推选出来,武功、道德、为人都需受到众人肯定,而为保公平正义,当选者若有门派需退出门派。三副盟主则从武林各派门主中选出,或德高望重或武艺高强或势力雄大,用以辅佐盟主同时监督盟主。十二堂主则为各地分管主事。

      而所言之云霁青今年方才二十二岁,却已任江淮一带的堂主,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堂主,其能力可见一斑。他的父亲云潮生正是武林盟盟主,可惜现已失踪多年,其名下云梦山庄正由云霁青掌管。云霁青在青年一辈可以说是第一人,其武功流云飞袖大气洒脱、威力非凡,其为人中正平和、睿智多谋。江百通讲的正是两年前他以一己之力揭穿了“千手阴姬”的阴谋,成功化解了崂山与昆仑两派的纠纷,破解机关、力战阴姬避免了一场混战的故事。

      这件事本就波谲云诡、一波三折、动人得很,再加上江百通那是何等口才,听得铃儿是心惊肉跳、全情投入啊!对于故事中那清俊绝伦、云淡风轻又智慧超凡的云霁青真是钦佩有加。
      她听得如痴如醉,简直一步都不想离开,但是谁让她之前喝了不少茶水,过程中又不知不觉喝了更多,等她发觉实在是忍不住了,只好不情不愿的放下茶碗,起身如厕去了。

      她走时着急,又想着快些回来听书,完全忘记了小二当时的交代,只将茶碗随意一放便运起轻功飘然而去。
      殊不知,那茶盖没有放稳,竟滑下好巧不巧滑下来被托和碗卡住,斜插在了茶碗旁,引发了一场乌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