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战乱定 ...
-
皇甫祺清晰地感受到了剑尖刺破肌肤的痛感,眼前荣王狰狞扭曲的脸渐渐模糊。皇甫祺好像看到了连旭在对她微笑,这就是死亡的感觉吗?
远在边疆主帅大帐,对着战略布放图发呆的连旭突然瘫倒在虎皮椅上,脸色苍白的像纸一样。“终于是到了这一天。”
连旭抬起手,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药丸吃下。若是此时有人在帐中,定会惊奇,因为连旭的脸色正在好转,眼睛也渐有神采。
连旭唤人抬了两大桶水来,缠绵病榻多日,终于可以痛快的洗个澡了。振国将军只当连旭身子见好,下令三军,晚上加肉。
皇甫祺醒过来的时候,是荣王逼宫的第二天。宫中上下秩序井然,朝中大臣也都得到了安抚。
“我这是死了吗?”皇甫祺喃喃道。
“有家兄的护身灵符在,死可不容易。”连曦坐在桌边,摆弄着桌上的两盘糕点。
皇甫祺听到说话声,侧头就看见连曦百无聊赖的好笑样子,可也没有笑的心情。想到连曦说的护身灵符,急忙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
“不用找了,护身灵符替你挡了那一剑,碎了。”
皇甫祺这才想起来,荣王刺的那一剑划破了肌肤,渗出的血珠沾染了脖子上挂的护身灵符,然后一道极强的光爆发出来,剑断了,然后荣王被震开的断剑割开了喉咙。
“皇上既然已经醒了,臣女就告退了。”
三天后,皇城大道上飞奔而过一轻骑,路上的行人还没骂出声来,就听见轻骑喊,“大捷,大捷,我军大捷。”街上的百姓无不欢呼。
女帝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能看到连旭了,心下却是有些忐忑,当初是她要割袍断义,现在又是她想和好如初。当时的她求仁得仁了,现在呢?
半月后,大军班师回朝,女皇亲率百官于城外迎接大军。
巳时,远远的能看见大军的旗帜了。那些自发前来迎接大军的百姓都开始欢呼了。
大军的距离越来越近,皇甫祺却是越来越不安,一种想要逃离的念头不断涌动,可是双腿就像被钉在地上,一动也动不了。
近了近了,振国将军一骑当先。皇甫祺没有看到那个白衣少年,‘他是不想见到我,所以躲起来了吧!’皇甫祺拼命的这么想,也只敢这么想。
终于,大军停下来了。
“罪臣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将军是功臣,何罪之有,快快请起。”皇甫祺抬手去扶,振国将军却不肯起来。
“臣有罪,臣没能保护好护国公,护国公殉国了。”振国将军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这句话却是带着哭腔说出来的。
这时,皇甫祺才知道那想逃的冲动是因为什么,凯旋大军的旗帜竟是白色的。整齐划一的队伍都在腰间系着孝带。皇甫祺跌跌撞撞的走到连旭的棺材前,竟以一己之力将棺材打开了。连旭躺在棺材里,安详的就像睡着了一般,嘴角还挂着柔柔的笑意。
振国将军膝行到皇甫祺身后,“护国公自到南疆,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十八日前,面色渐有好转,罪臣以为护国公病情好转,谁知,谁知是回光返照。是罪臣害了护国公,请皇上责罚。”
“十八日前,十八日前,不是你的错,是朕,是朕害了他。”皇甫祺轻轻抚摸着连旭的脸,“连旭,你好狠的心。”
“来人,快来人,皇上晕倒了,快叫太医。”振国将军扯着嗓子喊道。
桂花树下,白袍少年吹着竹笛,微风吹过,纷纷扬扬的桂花落了少年一身。
“哥,连旭。”
少年转过身来,微微一笑,眼中是柔波流转。
“祺,我的妹妹,好好照顾自己。”说完,少年的身影渐远渐消,留下一片白茫茫的雾。
《天朝史记·连旭传》:“靖和元年秋,羌国来犯,旭从振国将军征。十月初,夺失城;十一月,羌国降。旭心力交瘁,薨。谥号忠毅。封其妹曦为护国长公主,承袭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