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
苏沐南的手掌捂住我的耳朵,隔绝了尘嚣热闹。此刻我的世界静寂一片。
我的眼睛只盛下一个她。
“看够了?”她挑眉,玩味地说。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们正以一种极其暧昧的姿势相对。果断推开她。而手触碰到她身体的那一刻,我突然后悔自己用力太大了,她这么瘦怎么经得起我这失神的一推。
果不其然,她退了两步,表情却是一如既往地含着笑一样,她似乎没有在意我的莽撞,只是嘴唇微启,“下雨了。”
声线温柔,意义暧昧。
“刘念!”沈北在外大喊,“下雨了!”
苏沐南眯起眼睛,“刘念?”
我的名字从她嘴里说出来,被赋予了辗转缠绵的滋味。
我脸又红了,在她面前我竟然这么紧张。落荒而逃似的绕过苏沐南赶回客厅。齐鑫和张子萌已经整装待发。
“你们怎么回去?”沈北问。
“打车吧……”齐鑫犹豫地看了眼落地窗,豆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模糊了窗外的景象。
“我送你们吧。”
是苏沐南。
“不用!”
“好啊!”
“呃……”
沈北的严词拒绝,齐鑫的居心不良,张子萌的犹豫不决。一时间赤裸地暴露出来,尴尬地面面相觑后,他们竟然同时把目光转向了我!这帮没义气的!
“我送你们回去。”苏沐南注视着我又一字一字说了一次。
“好。”我无法拒绝她。
于是刻意忽视沈北怨念的一张脸,我们坐上了苏沐南的车,闯入雨中。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坐上他的车兜一圈。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纯属无稽之谈。直到那天坐在苏沐南的车上,我又想起了这句话,才发现,这真是句至理名言。
苏沐南的车上一尘不染,并且弥漫着她身上那阵清冷的香味。她开起车来神情专注,还体贴地把空调气温调高。张子萌和齐鑫不敢造次,车内一时间安安静静。我从车前镜里看齐鑫坐在后面几次欲言又止的神情偷偷发笑。
“笑什么?”苏沐南目不斜视地问。
我像做了亏心事一样,“啊?没什么?”赶紧望向窗外,除了瀑布般的雨水就是浓郁的夜幕。
“哎,姐,”齐鑫终于忍不住了,“你是做什么的?”
张子萌噗嗤笑出声。
苏沐南倒是没有表情,“做生意的。”
“姐啊!你这长相出去不是谈一笔成一笔吗?!”齐鑫越发的狗腿,“不当明星可惜了!”
这回轮到我笑了。也难怪齐鑫犯花痴,苏沐南和十七八岁的学生妹完全不同,她清冷中透着艳丽,骨子中带的疏离感还有成熟感像一片神秘的大海,你可以看她,靠近她,但是永远无法征服她。
“哪有那么夸张?”苏沐南倒想是听惯了如此恭维,“对了,沈北在学校怎么样?”
我抬头看车前镜,三个人默默地交换了眼神,点了点头。
“姐姐,刘念跟他是同座!比我们了解多了!”张子萌露出了标准的八颗牙。
什么情况?!你的眼神不是说咱们分别说一两句吗?!怎么把我推出来了?!
“咳咳……”我紧张地呛到了自己,克制不住的咳起来。
苏沐南伸出右手,动作轻柔地揉了揉我的头发,“瞧把你们吓得……我就是问问,毕竟……我问的话,沈北也不会告诉我。”
沉默片刻,齐鑫像是鼓足了勇气,“沈北在学校德智体美劳样样行,而且对人还特别友善,这个你放心好了。就是……沈北也没跟我们说过你们家的情况,我就是觉得你们好歹是姐弟,怎么关系那么僵……”
苏沐南没有接话,车里的气温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我闻到空气中浓烈的尴尬气息。
原来这不仅是沈北的地雷,也是苏沐南的。
到齐鑫和张子萌小区门口时,暴雨已经停了。苏沐南把车窗微微调下,凉风夹杂着草木潮湿的气息涌入车里。
他们刚开车门,苏沐南才开口,“我和沈北的事不是一两天,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沈北有你们这样能关心他的朋友是他的福气,我也谢谢你们。”
我们都听懂了苏沐南的意思:谢谢我们关心以及,别管闲事。
“都是应该的,应该的。”齐鑫和张子萌连连客气,赶紧下车逃之夭夭。
都怪我家住的远,我目送齐鑫、张子萌落荒而逃的身影,恨不得钻出车门让他们带着我一起走。
“怎么?吓到你们了?”苏沐南不解地问。在幽暗的车里,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着光亮。
我头摇的像拨浪鼓,“没有没有……”
“那就好。”苏沐南拉起手刹。
苏沐南开车特别稳。雨后的街道本来车辆就少,她却不图快,一直保持六十迈的速度。
路灯将树影投射到柏油路上,密密匝匝的斑驳阴影,被我们一大块一大块地甩到身后。
我却还渴望她开的慢一点,再慢一点。这算什么呢?直觉告诉我这样的感觉是错误的,任其发展只会死路一条。而我无力控制,就像谁也无法控制普林西普扣动扳机的手指一样。
“带手机了吗?”苏沐南把车听到我家楼下,转过身问我。
她的表情真挚,眉头微微蹙着。我没来由地一阵心疼,恨不得她立刻至死不渝的为她抛头颅洒热血。
掏出手机,她二话不说的抢过去,“也不设个密码?”她眉头皱的更深了,“这是我的号码,如果以后……沈北有什么事的话,及时告诉我。”
沈北?对,一切都是为了沈北。我对沈北突然产生了一种感觉,这感觉让我觉得荒谬又恐惧,我竟然会嫉妒他?
“好。”
她拨通了自己的号码后,把手机还回我的掌心。
“刘念?”
她竟然记得我的名字。
苏沐南用她冰冷柔软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听我的话,和沈北别走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