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京 ...

  •   南楚二年,永和门外,一袭明黄色身影肃然而立,弱冠之年,身姿挺拔,面容俊秀,这就是当今圣上。左侧站着当朝太后,这位太后乃是先帝发妻,是当初先帝的同胞长姐大长公主亲自定下的皇后,贤良淑德、蕙质兰心、胸有谋略,掌后宫数十年,备受先帝爱重,新帝登基,她将宫务交予皇后,一心向佛,不涉朝政,深受皇帝尊重;右侧是当今皇后,温婉谦恭,与皇帝青梅竹马,陪伴皇帝从皇子一路走到今天,相互扶持,深受皇上信任;身后是满朝文武,首位的几个王爷满面激动,眼中满是期待。
      半个时辰后,远外传来马蹄声,一个黑色的身影奔驰而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皇上,大长公主的车架已经到了城门外,再有一刻钟的时间就可进宫了。”
      今日是大长公主回京的日子,说起这位大长公主也是传奇女子。她的母后是沐家嫡女,外祖曾跟随先祖皇帝打下这万里江山,深受先祖皇帝的信任,封为宸王,是唯一一个异性王爷。宸王妃与先祖皇后是闺中密友,后来嫁与宸王,夫妻恩爱和顺,再后来宸王有了唯一的一个嫡女,先祖皇特封其为郡主,赐婚于给太子,成为太子妃。先祖皇帝崩逝后,圣祖皇帝登基,封其为皇后。
      这位皇后性子温婉却不失果决,谋智过人,与圣祖皇帝共稳江山,备受圣祖皇帝敬重,她一生膝下有二子一女。
      这位大长公主是圣祖皇帝长女,出生之时就被封为镇国长公主,一生备受宠爱,她性子肆意张扬、杀伐果断,圣祖皇帝曾言:若为男子,必成大器。
      圣祖皇帝乃一代明君,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时年,太子仅十岁幼龄。幼帝登基、君主年幼、边境犯乱、恭王逼宫。为保江山稳固,长公主亲自带兵,平内外之乱,择忠贞之臣,聘贤良皇后,后下嫁和亲,将一个稳定的江山交予幼帝手中。
      出嫁前夕,长公主拜别先帝:边境一日不归属,本宫一日不归,待到本宫归来之日,必将是边境各国均俯首称臣之日。至此,长公主再未回京,直至今天。
      一刻钟之后,一队车辇驶进永和门内,马车停下,一袭华丽身影缓缓步下马车,身穿正红色绯罗蹙金刺五凤吉服,外罩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的大氅,走动时头上的凤凰镶珠鸾掐丝缀雕的步摇微微晃动,赫然就是当年英姿飒爽的镇国长公主——元宁。
      元宁下车后疾走了几步到皇上与太后面前,长袖微敛,盈盈下拜。
      皇上上前一步,伸手扶住长公主下拜的身子: “姑姑莫要多礼。”
      元宁看向皇帝:“多谢皇上厚爱,但礼不可废。”
      元宁敛袖叩拜,行君臣大礼,“叩请陛下圣安,恭请太后凤安,皇后金安。”
      皇帝上前扶起她:“姑姑快快请起。”
      她站直身子,笑着打量皇上:“本宫当年离宫之时,先帝也不过弱冠,一晃数年,皇帝都已及冠了。”
      皇帝扶着元宁的手,笑到:“父皇在时也常与朕说起姑姑,父皇常赞姑姑巾帼不让须眉,朕虽不曾见过姑姑,但心中亦有仰慕之情。”
      元宁正欲说话,一旁的太后已忍不住上前,伸手握住了元宁的手:“当年长姐远嫁,我与先帝心中一直挂念,先帝临终曾说,此生无愧于父母兄弟,无愧于天下百姓,唯独愧对长姐,幸好长姐如今平安归来,否则…………”
      话音未落,眼里已满是泪水。
      元宁拍了拍太后的手:“虽多年不见,但阿岚风姿如旧,这些年多亏有你,我才能安心。”
      皇上看向元宁,关切的说道:“姑姑长途劳累,不要站在这里说话了,先回宫吧。”
      文武百官皆是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臣等恭迎长公主回宫。”
      元宁伸手遥扶:“众位不必多礼,平身吧。”
      “谢长公主。”
      皇帝扶着元宁往后宫走去,一路行至藏珍宫:“朕送姑姑回宫,母后挂念姑姑,藏珍宫一直派人打扫,听说姑姑要回京,母后欢喜的不得了呢。”
      皇上扶着元宁走进藏珍宫,元宁缓缓打量这个承载了她前十九年喜怒哀乐的宫殿,握住太后的手:“阿岚有心了,不想本宫离京多年,这里竟分毫未改。”
      太后回握住元宁的手:“先帝临终也有吩咐,藏珍宫不得有丝毫变动。我也时时叮嘱,就怕长姐哪日回京住的不习惯呢。”
      “难为你们时时惦记我了。”
      殿外传来清朗的男声,一个身着七龙朝珠亲王服饰的男子疾步走了进来:“虽长姐离京多年,可惦记长姐的不止嫂嫂一个呢,长姐不记得臣弟了吗?”
      元宁听到这个声音微征,随即难掩激动,扬声唤道:“可是阿珏?快进来让本宫瞧瞧。”
      男子疾步上前,跪倒在元宁身前:“弟弟给长姐请安,我真怕长姐不记得我了。”
      名唤阿珏的正是元宁和先帝的胞弟,当今的宁亲王。一个“宁”字已可见先帝对这个胞弟的信任与宠爱。
      元宁摸着宁王的脸,声音哽咽:“当年我离京之时,先帝不过弱冠之年,你更小,不过五六岁的样子,难为你还能记得本宫。”说罢,去扶宁王起身:“快起来。”
      说起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元宁难掩疼宠之色。
      宁王抚着元宁的手:“长姐说笑了,弟弟虽年幼,却不是不知事,况且长姐走后,皇兄时时以长姐教导于我,我必不敢忘的。”
      是啊,这吃人的后宫,只有他们三个是最亲近的,当年长姐远嫁,先帝与他相差十多岁,彼时还未有子嗣,把他当弟弟亦是当儿子教导了多年,直至太子出生。况在这后宫中,五六岁的孩子已见惯了尔虞我诈,他犹记得长姐出嫁前常常将他抱在怀中,教导他要懂得避嫌与藏拙,教导他不可与皇兄争夺皇位,教导他不可手足相残。因此,太子出生后他上书请求早立太子以保江山稳固;因此,这么多年即便他手握兵权亦让先帝与皇帝信任;因此,这么多年他盛宠不断。
      太后看着他们姐弟垂泪,也拭了拭泪水,出声宽慰道:“好了好了,如今我们也算一家人团聚了,长姐好好休息,待到晚上的家宴我再来请长姐。”
      宁王连连应道:“是啊是啊,长姐好好休息,弟弟晚上再与长姐好好叙旧。”
      皇帝亦是附和:“是呢,姑姑好生安歇。”
      元宁点头应下,送皇帝一行离开:“恭送皇上,太后。”
      太后一行人离开后,元宁在门口伫立良久。
      灵雨上前劝道:“公主进去歇歇吧,一会子还有家宴呢。”
      元宁身形微动,素手微抬,灵雨连忙伸手扶住她,转向内室,元宁边走边打量着藏珍宫:“灵雨,咱们有多久没有回来了?”
      灵雨微微顿了顿,连忙回道:“公主,有三十年了。”
      元宁脚步微顿:“是吗?这么久了!”
      灵雨以为她会再说些什么,她却不再多言。
      进了内室,灵雨和朝雨一起服侍元宁更衣,她看着面前韶华不再的两个心腹大丫鬟:“秀雨呢?”
      “回公主,秀雨在库房打点带回来的东西呢。”
      她微叹:“一晃数年,你们伺候了我这么多年,连自己的终身都耽误了。这些年多亏有了你们,我才能走到今天。”
      灵雨和朝雨连忙跪下,灵雨素来嘴巧:“奴婢不敢,若无公主多年相护,奴婢早就没命了。况且出宫嫁人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在公主跟前做个管事嬷嬷,有公主护着我们,谁敢欺负我们。”
      她素来知道灵雨性子泼辣,只是她们都是打小伺候自己的,都是有分寸的,只在她面前有什么说什么。又跟着她离宫远嫁,一直忠心不贰,这么多年自己也是惯着她们的。
      “你啊,当初陪本宫离宫远嫁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一句。”
      朝雨也说道:“奴婢嘴笨,但奴婢的心思跟灵雨是一样的。”
      元宁扶起她们:“本宫只是感慨,你们四个忠心本宫如何不知,只是可惜了微雨,为了本宫,早早就去了。”
      “公主千万不要这么说,能为公主而死是奴婢的福分。”
      “罢了罢了,不提这些了,我有些乏了。”
      灵雨和朝雨服侍她睡下,悄声退了出来。都说她们对公主忠心不二,可是只有她们自己知道,这些年公主有多宠她们,不说多年相护,只看她们吃的用的,有些怕是连外面的郡主县主都没有,况公主信任她们,事事都交由她们,她们自然只有忠心护主才不负公主信任。
      灵雨边往外走边说:“我得去小厨房看看,咱们刚回来,怕是她们还不晓得公主的习惯。我得去盯着。”
      朝雨在外间的榻上坐下,拿起一旁的绣绷:“你去吧,我在这守着,免得误了时辰。”
      小厨房
      厨房的管事是太后拨来的陈嬷嬷,在宫里服侍数年了,能被太后拨来的人自然都是其心腹,陈嬷嬷也不例外。她知道大长公主在宫里的地位,也知道灵雨是大长公主心腹中的心腹。
      陈嬷嬷看到灵雨,忙放下手上的活计,迎了上去:“姑姑有什么事吩咐底下的小丫鬟过来就是了,怎还亲自跑一趟。”
      灵雨虽性子泼辣,却也最是通透,她知道陈嬷嬷是太后的心腹,自然不会得罪:“嬷嬷快别客气了,我哪里当得嬷嬷唤一声姑姑呢,嬷嬷只唤我灵雨就是了。我没甚事,公主睡下了,我想着公主许久没回了,怕嬷嬷不晓得公主的习惯,特意过来看看。嬷嬷不要怪我多事才好。”
      陈嬷嬷知道灵雨是好意,免得她们有什么冲撞了长公主的地方:“瞧姑娘说的,那姑娘就四处瞧瞧,有什么不妥的就指出来,我也好早早换掉。”
      灵雨在陈嬷嬷的陪同下仔细瞧了小厨房:“公主如今多是念着宫里精细的吃食。嬷嬷准备齐全,我瞧着没什么不妥的,只是公主早膳素来挑剔些,嬷嬷准备的样子得多些;这午膳嘛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各种口味的都得有;午睡起来一贯得有一盏燕窝;晚膳以粥为主,配些爽口的小菜即可。”
      陈嬷嬷连连点头:“多亏姑娘提点,老奴记下了。”
      “嬷嬷不必客气,咱们都是伺候公主的,理应的。再有半个时辰公主就要起了,嬷嬷先吩咐人熬上燕窝吧,我就先回去了。”灵雨福了福身子离开了。
      陈嬷嬷看着灵雨的背影,心里不禁感慨大长公主会调/教人,换了别人哪里会把主子的喜好告诉她,不防着她打探就不错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回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