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杏花村家家都升起了炊烟。何春燕把昨夜泡好的一小把米倒入锅中,生火加水烧煮。想了想,还是从收鸡蛋的抽屉笼里拿出了两颗鸡蛋放进锅里一起煮。弟弟妹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两个鸡蛋家里还是供得起的。何春燕八岁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小伙伴出去玩调皮掉进了水塘子里,被人捞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好不容易高烧退去,芯子却已经换成了现代的何甜甜。这是历史不存在的大周朝,风俗民情类似北宋时期。老百姓的生活说不上多么富裕,但是基本的温饱能解决。这么些年下来,何甜甜早已融入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把自己当成了杏花村的何春燕。孝敬父母,疼爱弟妹。
何姓是杏花村的大姓,何家人口简单,上面的父母跟着何大贵的大哥何大富过,每年交给兄长家两袋口粮就是了。和大贵妻子张桂花,大女儿就是何春燕,今年已经十四了。下面还有一双八岁的龙凤胎小儿女,哥哥何春生,妹妹何春妮。
稀饭在大锅里翻腾着的时候,何春燕从墙角的坛子里捞出一把腌菜苔,用水冲洗干净之后沥干切细,炒锅里加把火,滴两滴菜籽油,用锅铲擦匀锅底,倒进去翻炒。不消片刻,整个厨房弥漫着咸香味儿。
何春燕把炒好的咸菜端上桌,给家里人把稀饭盛好,鸡蛋捞出来放在盛了清水的碗里。张氏走出房门嗔怪道:“叫你多睡儿总是不听,这些事娘来做就是了。”何春燕重生过来的时候才八岁,跟张氏母女这么多年,早就感情深厚,对自从生了双胎之后身体一贯不大好的母亲多有心疼,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多做点。“娘,我醒得早躺着也是睡不着的,还不如起来把早饭做好。您跟爹每日里下地干活已经够累的了,这些我来就好啦。”何大贵走进来笑着摸摸何春燕的头发,“我们家燕儿就是会心疼人。””爹娘,那我去叫弟妹起床啦”
何家三间瓦房是何大贵和张氏成亲之后有了何春燕之后从老房子分家出来时候盖的,何大贵和张氏住正屋,何春燕带着妹妹春妮住东厢房,弟弟何春生独自住在西厢房。厨房盖在何春燕跟妹妹住的东厢房的旁边,茅厕在院子后头。何春生不用大姐叫自己已经起来洗漱了。他六岁入学堂,何家夫妇原不指望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没有送他入学堂的打算,毕竟一年的束脩很是不少。还是何春燕极力劝说父母,说弟弟多识些字去镇上做个账房或是在村里做个夫子总是比下地干活卖力气的强。何春生也知道多亏了大姐自己才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本就亲近姐姐的后来更是多了一份尊敬。见大姐走了过来,知道是叫自己起床的。很是羞愧的低下头“姐,我起晚了,明儿一定早起。”何春燕极疼爱下面的一对弟妹,“春生晚上看书要也要注意时间知道吗?熬久了伤身体又伤眼睛,”显然是知道这个弟弟昨晚上看书又入了迷,耽误了休息的时间。“嗯,知道了姐”何春生仰着头笑眯眯的对着大姐答道。至于做不做得到嘛,那就不知道了。何春燕也是知道这么弟弟的毛病,摇摇头暗自在心里记着晚上一定要警惕着看弟弟屋里的烛灯何时熄。“快去吃饭吧,吃完了还要去学堂。”“好”何春燕转身去了东厢房,推门进去看见自家妹妹春妮儿躲在被子里咯咯笑“妮子,快起床。太阳都出来了”何春妮钻出被窝,双手伸直“姐,抱我”何春燕状似无奈实则宠溺的刮刮小妮子的鼻子,“娇气小妮子也不管,紧搂着姐姐的脖子笑嘻嘻的在床上跳,架子床都要给她跳散了。
等何春燕领着何春妮进了厅房,何大贵夫妇和何春生都吃好了。何春燕看碗里的鸡蛋还完好无损,赶紧敲碎了递给何春生“快点,吃了才准你去学堂。”何春生一直觉得自己是男子汉,鸡蛋该给姐姐和妹妹吃才是。无奈的接过姐姐递来的鸡蛋,知道不吃是不让自己走了。只得接过鸡蛋说“姐,我走着路上吃,时间要来不及了。”何春燕追出门口“慢些走,刚吃完饭不要跑。当心肚子疼”“知道啦姐”何春生跑远了朝着大姐挥手。
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