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暗流 ...

  •   阮姨娘的确是个做事爽利的,这一点老太太没有看错她,她上任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过年的大小事了,每日给老太太晨定昏省,便向老太太问询学习,颇有一番上进好学的架势。

      老太太旁观看着,自然也是及时指点。于是,从二十七到二十九,仅用三日的时间,阮姨娘就把过年该给各屋置办的东西都备妥了,老太太甚是满意。

      老太太和阮姨娘沟通甚好,可静姨娘看在眼里,就生生要气炸了肺,偏生她淡薄娴静的名声在沈府又传了这些年,再怎么气便也只得忍着,回了东院静雨轩,便关了门,摔了好些东西,还把院里的婆子丫头都训斥了一顿,眸色冷冽,指着一众跪在地上的丫头婆子道,“若是谁敢把今日之事张扬出去,我便割了她的舌头,送去庄子上做粗使活计去!”

      静雨轩的丫头婆子哪见过她们主子发这样大的火,一时都噤若寒蝉,没有敢出大气儿的,还是静姨娘的奶娘出声,“我们都是尽心尽力服侍姨娘的,自然是一心向着姨娘的对不对?”

      奶娘一边问着,一边扫视众人,众人纷纷点头,如捣蒜一般,十几个婆子丫头一起捣蒜,也真是壮观呢。

      “许是昨晚没睡好,姨娘自小便有头疼的毛病,好些年不犯了,今日怕是又不舒服。”奶娘终究是向着静姨娘,也懂静姨娘心思的,说到这份上了,静姨娘的气也消了不少。

      她素日待下人亲和,是个好主儿,今儿也是第一次失了身份,于是调整了一下情绪,又像平日一般语气温柔道,“今日是我身子不适,脾气也大了些,你们也别往心里去,这个月,每人去奶娘那里多领一份月例。”

      下人们出来伺候人自然都是为了多挣些银子,静姨娘素来待她们宽厚,不过今日一次发火,还事后又赏了银子,她们自然是感激的,也忌惮先前姨娘发火的事儿,自当拿了银子,把今日之事烂在肚子里。

      待下人们都下去了,奶娘过来服侍着静姨娘到榻上歇息,“今日亏你提醒着我了。”静姨娘有些疲惫地说道。

      奶娘叹了口气,“姨娘,奴婢知道您心里有火,但是,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忍得,这等关口上,老太太和府里人的眼睛可都盯着姨娘您呢,您素来淡薄娴雅,与世无争,如今更不能因着阮姨娘变了性子,这样以后才彻底没得争了。”

      “奶娘,你说得我都懂,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阮姨娘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庶出的,也敢压着我了?”静姨娘想想就气,此时面上哪还有一丝柔弱神态。

      奶娘眸色一冷,看着静姨娘道,“姨娘是气糊涂了,阮姨娘不过是暂时主事,又没抬妻,怕的什么。她主沈府之事,大大小小,总有不周全的地方,就算没有,咱们还不能给她造些不周全的吗?出了事,看老太太还能不能如今日一般抬举她!”

      静姨娘被奶娘引导着一分析,心下也平静了,点头,“奶娘说的是,到底是我急躁了,以后还指望奶娘多提醒着我。”

      “自是,这是奴婢的本分,如今阮姨娘刚刚主事,自然机警,处处提防着姨娘,咱们便让她得意些日子,待她松懈了,咱们再收拾她,给她个措手不及。”

      而沈兰瑾,虽然深感要做个努力自强的嫡女,可是,奈何还是个奶娃娃,还是再给自己点懒散的日子,等长大了就再没有这般惬意吃喝拉撒的日子了。

      这是沈兰瑾在古代过得第一个年,古代过年与现代又类似的地方,只不过古代过年的讲究更多,不像现代人那么随意了。

      大年三十这日,才五更,府里上下,不论主仆便都起来了。沈兰瑾也被这一番闹腾吵醒了,心下还好奇着,起这么早干什么呢?沈兰瑾大眼睛骨碌骨碌看着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忙碌,过了一阵儿,才晓得了古代过年的习俗。

      早晨五更便要起来,焚香迎新灶神下凡,贴上喜庆的春联自是不必说,一直流传到现代,除此之外还要在门窗上贴红纸葫芦收瘟鬼,燃放爆竹,开门迎年。这一通忙活下来,沈兰瑾是彻底清醒了。

      新年这天夜里,全家人都要聚到老太太这里来过年,于是,松庵堂的丫头婆子最是忙碌不过了,松庵堂到处都要装扮一番,显出新年的喜庆。

      三十一早,大家依旧来给老太太请安。

      阮姨娘和静姨娘依旧是最早来的,老太太还在净面梳洗,两个姨娘便在厅里候着了。阮姨娘今日一身四喜如意云纹锦锻,梳了个利索大气的元宝髻,光鲜亮丽,满面红光,真是喜庆得紧。静姨娘看着阮姨娘春风得意的样子就恨得牙痒痒,心下想着,贱人真该去死!不过面上还是要笑脸相迎的,不管这笑是否真心,场面总得做下来,不能让人挑了理去,毕竟还有一群下人看着呢。

      “阮妹妹打扮起来还真是赛西施呢,姐姐以前竟没发现妹妹也是美人儿。”静姨娘一脸惊讶的样子,做作地说道。其实单论容貌,静姨娘才是这府中第一美女,就连盛莲当年都比不过她的美貌,如今这番调侃,阮姨娘怎能不知她话外之意,无非是讥讽罢了。

      不过,阮姨娘如今得势,性子也跟着收敛了不少,一时竟不生气,反倒笑笑,微微一福身,“妹妹谢过姐姐夸奖了,许是这些日子忙碌着,活动开了,身体也跟着有了生气,所以看着面色也好多了。姐姐面色苍白,窈窕无力,还是要多走动着,冬日里才能身康体健。”

      阮姨娘知道,如今她虽为沈府管事,但是老太太和老爷并没有抬她的位分,所以,从低位上来说,她还是在静姨娘之下的,所以,言语间多有关心,实则是讥讽了静姨娘没的忙,不如她,一朝成了沈府主事。

      静姨娘看着淡薄,又不是真傻,怎不知阮姨娘这话里有话,当下便道,“妹妹也得当心,可别累坏了身子,那就不值得了,毕竟还只是个无名的差事。”

      阮姨娘当然知道这是静姨娘在说她还没有抬妻,不过是管个家事,有份无名,也不生气,“有名无名的,妹妹倒也不在意,只是老太太和老爷吩咐的活计,那是信任,妹妹用心去干就是了。”

      两人还要再争论一番,恰巧几个哥儿姐儿随着沈远山一道来了,两人这才暂时消停下来,笑脸盈盈地给沈远山行礼。

      以往盛莲还在的时候,各屋的哥儿姐儿都在养在主母院里的,姨娘虽生了孩子,但是也不能养育,庶出的孩子见了姨娘也不能叫娘。如今虽然盛莲不在了,几个哥儿姐儿也还是住在正院,随着沈远山一起。

      老太太收拾妥当,来到正厅,由于今个是大年三十,所以一众人行跪拜大礼,沈兰瑾也被奶娘抱着跪在下面。

      “行了,都起来吧。”老太太摆摆手。

      “今日开门迎年,是个喜庆的日子,儿子看母亲今日的气色都跟着好多了。”沈远山带头开始寒暄。

      老太太笑对儿子,“是呢,如今我也是儿孙满堂,就盼着什么时候能抱上重孙了。”

      老太太这话一出,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大少爷沈松,深松坐在父亲下首,一时成了焦点,还真是不适应,脸色微红,沈兰瑾看了一出活生生的躺枪。

      沈松起身,对老太太行礼,道,“松儿自当为沈家传宗接代,让老太太早日抱上重孙,只是如今,松儿刚刚入仕,便想着闯出一番事业来,光耀我沈家门楣,再成家不晚。”

      老爷摇头,纠正道,“松儿这想法不对,自古男儿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的,圣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小家,何来大家?”

      老太太满脸笑意,对儿子的说法甚是满意,“松儿当听你父亲的才对,如今松儿也十七了,在大理寺入职,也是个从四品京官,在年轻一代里,算是有出息的了。你母亲不在了,我和你父亲也自当尽你母亲之责,为你选一门好亲事。”

      沈松本就到了成家的年纪,老太太和父亲都这样说,他自然没有再推辞矫情之理,当下便应是,得了老太太的吩咐,这才坐下。

      这一桩事聊完,老太太便将目光转向了两位姨娘,眸色立时冷了许多,冷哼一声,道“阮姨娘和静姨娘今日倒是好雅兴,早早来我这松庵堂里磨嘴皮子,谈的是什么,兴致那么高,我在内屋都能听到你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

      于是,阮姨娘和静姨娘也中枪了,不过,她们中枪倒是怪不得旁人,谁让她们俩一早就来松庵堂当靶子呢,老太太又不是老眼昏花。

      沈远山虽不插手内宅琐事,但从老太太的话语中还是听出了讽刺拿捏的意味,想一早进来的时候两个姨娘面对面站着,便觉有事。

      沈远山冷厉的目色扫向静姨娘和阮姨娘,两位姨娘顿时觉得周身发冷,就连襁褓里的沈兰瑾看着父亲的脸色,都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这个男人的温柔与冷厉并存,所以才能一路荣升,贵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