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东风起 ...

  •   “这是顾瑾,是顾侍郎的独子,顾侍郎因为一力主张为林老将军一家平反被徐言忠陷害,满门抄斩,只有顾瑾命大逃过一劫!”宁宣突然收起笑意,走到印泽面前正色道。
      印泽闻言果然变了脸色,看顾瑾时也多了几分歉意和敬重。
      “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接你还朝,我知道你不看重皇位,对皇上也早已失望之极,但你不是为了他才回去,你回去为的是大丰,为的是百姓,为的是当年枉死的林家三百余口人以及为了坚持正义冤死的忠臣!”宁宣说的慷慨激昂。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山野村夫,回去还能做什么呢?”印泽苦笑道。
      “你真的甘心吗?你十岁便阅尽史书,拟定了改革策略,你一直立志做一代明君,在我面前,你又何必言不由衷!”
      “我并非言不由衷,时间会改变很多事!”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不相信一个有如此抱负的人会变得这样彻底,你真的甘心吗?就算不为了别人,难道你愿意林皇后一直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吗?”宁宣下了猛药。
      印泽果然露出愤恨的表情,他紧紧握起双拳,怎么可能甘心?!

      “你以为你无心皇权徐家就会放过你吗?你以为这么多年你能一直安然藏身于此真的只是因为运气好吗?这些年都是我派人截下了徐家追踪你下落的探子和死士,三百八十六人,这是这些年为了保卫你安全而牺牲的死士的数目,他们甚是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死的,但我希望他们死的是值得的!”

      “我可以跟你回去,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印泽的目光深沉坚毅。
      “好!”宁宣毫不犹豫的答应道。
      “无论如何务必保证锦书的安全,一旦大丰安定下来,我就退位!”
      “好!我答应你!”宁宣点头道。

      “何时起程?!”印泽问道。
      “今天便启程,不过不是回京,是去南方,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之所以现在前来,一是提前知会你一声,再就是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你还在等什么?”
      “要扳倒徐家谈何容易,我在等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的机会!”宁宣道。
      “大丰有你就足矣了!”印泽道。
      “有我并不足够!”宁宣道。

      “锦书的事你可知情?”印泽问道。
      “崇明钟情于锦书,徐言忠却想要他的孙子当驸马,皇上早就已经不再信任徐家,自然不会把崇明指给徐正楷,徐家的一贯作风你也知道,为了达到目的从来都是不择手段,锦书就是被徐家所害!”宁宣道。
      “徐家就算再厉害想要加害云家的小公子恐怕也不容易!”印泽虽然一直蛰伏于山野之间,洞察力却丝毫没有减退。

      “崇明虽然钟情锦书,但锦书却并不想当驸马,你也知道云鸿章的为人,他野心勃勃自然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不过他为人虽然城府极深却是真的很疼爱锦书,自然不会勉强他,只是拒婚不但失去了攀附皇家的机会更会触怒皇上,他便想了个瞒天过海的办法,找了个与锦书极为相似的年轻人,准备制造点意外让别人以为锦书死了,徐家又一直伺机而动,他便想要将计就计,却没想到事态发展竟然没能控制的住!”宁宣和盘托出,他知道在印泽面前撒谎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人的洞察力丝毫不在他之下。
      “是吗,这事你没参与?!”印泽虽然是在问宁宣,其实心中已然有数了。
      “事态发展自然也是超出了我的控制,不过所幸,结果还是令人欣喜的!”宁宣说完别有深意的笑了。

      原先把云锦书送来这里不过是想着让他承太子的救命恩情,日后还朝,碍着这一份恩情,云家也会支持太子,只是看来收获的远比想象的要多,如此甚好。

      用过午饭,宁宣便让印泽他们上了自己安排来接应的马车,他如今在南方已经有不少势力了,李庭玉上任之后虽然表面上仍然听从徐言忠的指示,但暗地里慢慢剪除徐氏一派,替换上宁宣的人马。

      而宁宣为印泽他们安排的却是他父亲门生所管辖的小县城,那里一直都是宁宣设立的秘密基地,比任何地方都更加安静安全。
      印泽他们走后,宁宣又安排了与印泽他们相似的四个人住了进来,如果将房屋村庄毁掉,未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如不动声色将人替换,即便徐氏或者云家的人真的追查到此处,也不过是他们自己搞错了而已,如此,隐瞒住行踪的可能性更大!

      就在谣言愈演愈烈的时候,安京侯府终于传出消息,说安京候的病情已经稳定,据说是求到了良方,十分有效,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在传言中曾经病危的安京候又再次走出侯府,活跃于朝堂间。

      “咳咳咳!”靖安帝将奏折扔到桌子上,猛烈的咳嗽起来。
      “皇上,您没事吧?!”宁宣上前问安。
      “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咳咳咳!”靖安帝摆摆手道。
      “皇上,虽然现在天气已经转暖,但仍是乍暖还寒的时节,皇上要多多保重龙体啊!”宁宣恳切道。
      “唉,朕倒是也想保重,只是又逢多事之秋,北地本就贫寒,半月之前又突发瘟疫,直到现在疫情还在扩展,有不少村庄都已经毁于瘟疫了,朕派宋钦前去赈灾,那些蛮民非但不配合还多有抵抗,真是刁民!”靖安帝愤然道。

      北地突发瘟疫的事,宁宣已然知晓,那些地方官员说是赈灾,其实却是将病人甚至没染病的人都围困在村中,不让他们走动以防止疫情传染,至于百姓的死活,他们则毫不关心,百姓如何能安然受之。

      “疫情再凶猛也总会过去,皇上不必过于忧心!”宁宣说道。
      “若仅仅是这件事倒也还好说,北疆最近不安定,北方蛮族近一个月来已经滋扰边境好几回了!”靖安帝叹道,边境的不安,外族的侵扰远比百姓的死活更让靖安帝忧心。
      “皇上,宣儿南巡时也曾到过玉川,见了齐将军父子,齐将军治军有方,南境有齐将军镇守南方蛮族断不敢随意滋扰!”宁宣道。
      “是啊,可惜,满潮上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齐将军啊!”靖安帝叹道,镇守北疆的朱国邦虽然也是将门世家,但相较齐家那是差得远了,不但少有军功,更是徐氏一派。
      “常言虎父无犬子,宣儿此次去玉川,见齐少将军意气风发,威武过人,颇有齐将军的风范,南境有齐将军一人镇守足矣震慑南方蛮族,皇上可以把齐少将军调往北疆一来是可以协助朱将军守卫边疆,再来也可以起到制约徐氏一派的作用,有些传闻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听过?!”
      “什么传闻?!”靖安帝问道。
      “关于朱将军与北方蛮族有暗中往来的传闻。”宁宣道。

      “私通蛮族,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靖安帝沉声道。
      “皇上不必动气,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传闻罢了。”
      “若无此事,何来捕风捉影之说?!”靖安帝脸色愈发难看。
      “皇上可派信得过的人前往驻扎,若无此事自然最好,若朱将军真的私通蛮族,必然会有据可查,皇上在北疆安插下人手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宁宣道。
      “好,朕这就下诏将齐冲调往北疆,再派指挥使郑彦一同前往北疆!”靖安帝道。
      “北疆一贯是朱将军的地盘,齐少将军和郑指挥使虽然身受皇命,也只怕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还望皇上让他们带兵前往,一是可以壮些声势,威慑北方蛮族,再者若朱将军真有异动,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宁宣道。
      “宣儿所言极是,朕就拨五万人马给齐冲!”靖安帝道。

      靖安帝的调令前脚才送出安京,北地的加急折子后脚便进了宫,北地的百姓终于不堪病疫疾苦起义了。
      靖安帝赶忙下旨让镇守北疆的朱国邦率军镇压起义军,务必要将他们斩草除根,然而无论怎么打击,起义军始终没能被消灭,不仅如此,北方蛮族也借机挑起战火,幸好齐冲及时带军赶到北疆,打退了北地蛮族,只是如此一来,边境也腾不出兵力去分剿起义军了,而起义军就利用这个档口不仅缓了过来,还壮大了势力,更占下了北方三座城池作为据点。

      “叛军首领程毅,副首领刘寅,谋士宋晓,现占据尧城,郴州,郦元县为据点,手下叛军已逾五万人!”王有德汇报道。
      “知道了。”宁宣摆摆手,示意王有德退下。
      “看看,才不过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经成了这样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宁宣对顾瑾道。
      “朝廷已经失了民心,只是这样下去,只怕....”顾瑾担心道。
      “怕什么,如今东风已起,我们乘风破浪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宁宣淡然的说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