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自省方能重生
——读《黄雀记》有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地扎根在记忆里,经过时间的磨洗,那便成了我们的由来也是我们的投奔。
我读《黄雀记》便是如此。打开一本书,一个时代就重现,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处处皆隐喻。书中的人物像是氤氲的水汽织起一层单薄的朦胧,人人都是那只反应迟钝的蝉,那只急躁冒进的螳螂,也是那只精明谨慎的黄雀。我看到他们带有的悲剧性色彩突然浮动起来,坠入我的眼眸,却惊觉是叹息反思之后,是我的眼底沉泪之故。
这些逼仄压抑的青春故事只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无论黄雀是书中的人物还是现实的叙事者,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借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来窥探当下现实的不堪与尘世灵魂的浮躁。
曾有先哲言:“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保润,柳生,仙女三人的出现正好诠释了个中含义。他们的人生轨迹泾渭分明,却拥有共同的地理坐标——收治精神病人的井亭医院与容纳各色人物的香椿树街,这两个地方像是江南一截糜烂的盲肠。若是他们能选择,定会逃离这个扭曲的精神故乡,可这紊乱的背景成为了世俗社会的微观缩影。
三个懵懂少年第一次聚首在井亭精神病院时,只待他们在花样繁多的绳锁里挣扎够就送去绞刑。十八种绳子的结法,十八般反抗命运的方式,越挣扎结越紧,终于无法逃脱。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看,他们活着,带着伤害的苟活,带着苟活的伤害,以暴制暴,他们的信仰也是混沌的,不为自己的过错作任何反省。
只有上帝可以去拉开每一个思想的小抽屉,查阅亿万种心灵秘史,看见瑟缩在墙角的自省意识在墙的封护中徘徊,死神厌恶懦弱,便按期到来,伸手进去,抓阄儿似的拎走了他们几个。
相较于他们三人的不会自省,不敢自省,我更喜欢保润他祖父的心灵投奔。他一心想要保持遗照的新鲜,却在拍照时惊呼魂儿丢了,四处挖魂找魂,被送进井亭医院后依旧寻魂。祖父在这一点上是不幸的,毕竟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是只能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了。在井亭医院这段时间,祖父想必是回忆了深刻走过的一段岁月,寻魂亦是在反省寻自己,最后才振臂高呼“祖国真是日新月异”,他自身何尝又不是日新月异了呢?
红脸婴儿安睡在祖父怀里,新生命伊始了。经过了保润的春天,白小姐的夏天,柳生的秋天,属于红脸婴儿的冬天开始了,属于我们的冬天也开始了。冬日不免寒冷萧瑟,就像如今缺少自省只知一味推卸的混乱社会,可冬天也不乏丝丝温暖熨帖,如同高尚的品格被顿悟,点亮了世界。
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若是那三人不再逃窜,而是把所有的曾经细细品味,反省自身,恐怕就不会绝望地与生活做拉锯战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多少人失掉了反省的时间,都在固执地等待另一方前来认错。这一点当学韩愈,他曾以诗会友却不慎打翻朋友之碗,回家后反省自身深刻道歉,最终得到一位至亲至信之人。由此看来,反省能让你在他人眼中成为至诚之人。
反省,能化干戈为玉帛,能化荆棘为坦途,能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亦能成就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勾践的卧薪尝胆,太宗的以史为镜,诸葛亮的自省降级,均明亮了时光,复兴了民族。在近代,列强如刀俎,中国为鱼肉,今日我们反省自己,不再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成就了一代辉煌。香椿树街与井亭医院的市井之徒自然不懂反省,那里充斥的江南的潮湿与阴暗自然也挥之不去。
孔子言:“观过而知仁”,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固然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多少生命已在春天夭折,已在漫漫长夏耗尽才华,或因冲动熄灭于秋风习见的忽略。不如在世俗的人性风暴中自我反省,在未来到的冬日里将心魂推向温暖。
此时此刻,群山响遍回声,人性的呼喊终于有了应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间开起波澜,自省方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