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贾珠新娶的媳妇年方十六,名为李纨,字宫裁。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现为国子监祭酒。
      贾珠十四岁进学之后,便在国子监读书,少年英才,被李守中一眼看中,且李家亦是金陵人士又与沈家一派的文官没什么交情,且嫁的又是二房长子,所以没什么顾忌,待李纨十五两家定下婚事,转年二人完婚。
      这沈家原是贾代善的亲家,大老爷贾赦的岳家。本也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怎奈最终有人宠妾灭妻,混淆嫡庶,逼死原配,才使得两家结了死仇。就连上任族长贾敬都被迫辞官修道,皆因伙同贾赦偷改族谱,趁沈氏因丧子病重强将贾琏记在其名下。
      这沈氏原就长的平凡,从小被诸多美婢环绕的贾赦自是看不上,加上又有个一表三千里,但娇娇袅袅会哭会笑的小表妹。
      要不是上头两层长辈在乎规矩强压着,在沈氏有子之前还不知会有几个庶出的呢!
      贾赦的长子,沈氏所出之贾瑚,长到三岁出了水痘,明明不是太凶险,不知怎的就去了。
      沈氏大病一月,刚刚缓上来些,很得宠的表妹姨娘生了。贾赦大喜,在表妹哭诉身份低微的眼泪中,当即表示记成嫡子不是问题。回正房通知沈氏,她有了个养在表妹姨娘身边的嫡子。沈氏大怒,一面找公婆说理,一面遣人往娘家送信。
      也是表妹姨娘聪明,激的贾赦在代善抓到他之前已记上贾琏为嫡。
      沈氏又得知贾瑚之死就是这二人为贾琏铺路所为,气急攻心,吐了几口血,不日归天。
      木已成舟,贾代善深知家丑不可外扬,忙圈了沈氏的陪嫁之人,对外称沈氏病重之时思念儿子将刚出生的庶子认作自己的,贾赦为了安慰妻子才记了嫡出。
      沈家虽此时合家外放,但也不是傻子,回京拿着下人藏下的沈氏绝笔一场大闹,直接打上门来。当时闹的人人皆知,最后贾琏的生母暴毙,贾琏沈家是断断不认的,又改回了表妹名下。沈家抬回沈氏的嫁妆两家恩断义绝。
      只因沈家能力有限,又看贾代善征战多,所以代善未被贬谪,但贾敬未能逃过。贾赦能袭的爵位也从降一等变为连降三等。贾赦的续弦也是好不容易才从江南踅摸出来的,京城哪里会有人肯嫁过来找死?
      时过境迁,这十几年下来沈家早已远离朝堂,往事无人再提。唯一的毛病就是贾琏想要考取功名很难,同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亲也无人愿意。
      左右为难之际,王家大哥王子胜的女儿王熙凤脱颖而出。王子胜是王家的庶长子,他还有个亲妹子是王家长女,比王子滕也要大上几个月。王夫人在闺中时对这个大姐也是多有避让,可惜她出嫁后死于难产,并无一子半女留下来。贾赦这么多年下来只有这一个儿子,自然有利可图,双方一拍即合。
      李纨作为新媳妇,对弟妹的人选自然是没有什么发言权。她只管贤惠的伺候好两层婆婆,照顾好新婚的丈夫。对着丈夫身边两个颜色好的大丫头,心里泛酸的李纨一遍一遍的用贤妇不可妒忌来告诫自己。
      这时探春已经四个月大了。赵姨娘出了月子,又开始在王夫人身边伺候,奉承老太太和贾政。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有空闲也回来看看自己的女儿。或许是因为怀孕的时候希望太大,对这个女儿总是有些耿耿,不够上心。幸好赵国柱家的还算尽职尽责,老太太和王夫人因为探春是个女孩倒也时常遣人看问,偶尔抱过去瞧瞧。所以,小探春的日子也并不难过。
      王熙凤尚未满13岁,两家虽有默契,但并未放定。只是时不时的接王熙凤到贾家来玩耍。
      王熙凤原本与父母一同住在金陵,10岁的时候没了母亲,被叔婶接到京城。她的亲事相看的也不顺利,挑挑拣拣最后只得与贾家联姻。
      这些时日,赵国柱家的觉得自己仿佛进了天堂。头一回见老太太拿到的赏钱,就比她这辈子赚到的都多,吃到的好东西有很多都叫不上名字。就连家里的大丫和二丫,都跟着长胖了不少。她这当娘的,既高兴又心酸,都是奴才秧子肚里出来的,人家睡着绫罗绸缎,自家的却是粗布麻衣。自家的二丫更是可怜,亲娘的奶吃不到成日里只能靠米糊饱肚。
      日子不长不短的过着,探春过了周岁没有多久,赵姨娘又被查出怀有身孕。
      这次可没有上次那么轻松,或许因为不是第一胎,又或许因为第一胎的时候太过张扬,这一会没有人早早地就今她安胎。月份小的时候,还要照常伺候在王夫人身边。就是月份大了,也不像上次可以一样要这要那,还要时不常地被安排些针线活计。拘束的她火星四冒,满腹委屈。既捞不到什么好处,也没有空余时间和别人炫耀。就连自家老娘也不能时常见面,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常一个人扶着肚子暗暗地说:“这次可要是个儿子啊!儿啊!儿啊!娘可就指着你翻身了!”
      自从赵姨娘查出有孕之后,就再也没有抱过探春,现今连面都少见,倒是时不常到往宝玉跟前凑合。这些不过是因为听人说,怀孕期间多见男孩容易生男孩。甚至有一次,探春高烧不退,王夫人都赶到了赵姨娘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原因无他不过是怕过了病气,耽误自己生儿子。
      可巧东府大办丧事,照顾不过惜春来,求到了老太太面前。迎春3岁的时候已经被抱到老太太跟前养着,老太太也听说了探春的事,亲姨娘不在乎,王夫人又忙着管家。索性将四个女孩都养到了跟前,加上宝玉,一时之间倒也热闹。
      自从和那几位奶娘认识,赵国柱家的更是眼界大开。最有油水的当然是宝玉身边的李嬷嬷,上头赏的也大方,人家手缝子里漏下的东西有的这几位姑娘都没有。当然也是只为这几位姑娘都还小,用不上金银首饰。
      这王嬷嬷原本有一儿一女,可巧生女儿不久赶上二姑娘出生,就被选了当奶娘。家中的几个男人虽有差事但都是吃酒耍钱的主儿。她这女儿可是个命歹的,小时候米糊都是时有时无的。哪天她哥想吃了她就只得饿着。好容易长到能吃些王嬷嬷带回的点心果子了,她奶奶先紧着儿子和大孙子们,她娘先往自家儿子嘴里送。余下的几个大娘婶母还盯的紧,能有几口沫沫渣子都算她好运。最后,出生时还算粉嫩的小闺女,在一个冬天饥寒交加,一块破席上出去埋了了事,连个眼泪也没人流,一大家子兴头头的分了上头赏的银子。她奶奶还在嘀咕,早知养不活当初直接溺死算了还能省两年的米粮。
      可笑的是,几年之后王嬷嬷开始眼馋于那些珠光宝气的首饰,又觉得自己的女儿之所以早夭,都是因为奶了这个二姑娘。既然自己的姑娘没了,吃了自己的奶的迎春就和自己姑娘一样,就应该任她摆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