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1938年,上海,夏。
      晨光熹微,一辆福特小车慢慢的驶进港口,几个穿西装的人麻利的推门下车。一阵海风吹过,裹着腥臭扑面而来。其中一个人可以说特别引人注意,他被旁边人扶着,佝偻着背,似乎在忍受着什么,你若看见他的正脸,必然要被那纵横交错的新鲜伤痕吓一跳。
      然而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行。
      打头的男子迅速带领着他们上了一艘货船。
      隐隐约约可以看见这一艘红色的船打着黑色的船名,“启明星号”,是属于荣家宝兴洋行的。
      这艘船总是会途径香港,而这位神秘的客人将会在那里下船,坐飞机去重庆,再由火车,牛车,或者一匹骡子,到达他想到的地方。
      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启明星号”慢慢驶出港口,驶向漆黑深沉的大海。
      一个小时后,日本人封锁了黄浦江,港口和各大路口。

      前几天,就在三月十二日一个上夜校的女学生,或者,听报上说,是一个女工,在回家的路上被醉酒的日本人糟蹋了。仿佛一颗小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水潭,激起了层层涟漪,人民愤怒了。就在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一场普通的,不值一提的,见怪不怪的小事,并且对肇事者未加任何处罚之时,这愤怒就突然爆发了。先是学联,之后是工人,再是商人,市民,然而真正如同一圈圈的涟漪一般,商人首先退却了,再是市民,只有工人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还在坚持着。
      目前上海的治安由华中方面军的大佐宫崎拓负责维持。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禽兽。
      三月十四日,日本出动宪兵队,大肆逮捕游行群众,人群一时都往租界涌去。
      荣家二少爷荣锦珍很幸运的跑进了租界,没有被抓,然而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他的几个同学则没有幸免。
      在扭捏了两天后,荣锦珍决定委曲求全去求一求他那汉奸哥哥。然而当他终于下定决心牺牲的时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找了几圈也没有找见他哥哥荣锦琛。

      这一天的天气特别好,可以称得上是春光明媚。
      日本驻上海华中方面军第九军协同上海各界代表在火车站热烈欢迎他们的新参谋长,竹下总一郎大将的儿子,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满洲战场的功臣,贵公子竹下秀一少将。
      竹下秀一走下火车,整理好军装,带上军帽。这是一个挺拔俊美的年轻人。闪光灯啪啪啪的响起。
      总司令松下大建欢喜的走上前去和他握手。之后是副官伊藤翔太,这是个娃娃脸的年轻日本人,始终带着友好的微笑。
      竹下秀一皱了下眉头,漆黑的眸子扫视了一周,未见到想见之人。明明拍过电报告知他自己要到达的日期。
      就在他心中有些失望的时候,眼角撇到一抹熟悉的身影。他还是来了的。竹下秀一无所顾忌的向那人走去。
      周围的人发出奇怪的哗声,一时之间弄不清发生了什么。
      就见竹下秀一握住了一个青年的手,之后改握为用力的抱住他。
      “锦琛,许久不见了。”
      这位锦琛,就是荣锦琛,日本人钦点的上海商会会长。上海商界的大汉奸他认第二,绝没人有资格坐第一把交椅。
      这都是拖了他这个老同学狗娘养的八辈祖宗的福,他一个小小的书铺老板,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最大的洋行,宝兴号的老板,外带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上海商会会长这烫手的山药。
      用老同学的话就是:“锦琛,□□人,我只瞧得起你,你不该做□□人,你本该做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子民。”
      荣锦琛在心里想:“狗娘养的你八辈祖宗。”
      面上只憨厚和气的笑。
      于是淞沪会战刚结束,日军刚在上海城稍稍安稳了,竹下秀一就迫不及待的写信,推荐从山东逃难过来,和弟弟相依为命经营一间小书铺的荣锦琛做上海商会的会长。

      荣锦琛每每想起这件事,都有些冤枉。
      他只是个二十四岁的普通青年,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英俊也不难看,带上一副金边眼镜,透着九分清秀掩不住一分猥琐。然而他这么九分清秀带着一分猥琐的笑起来,那是十足憨厚和气。
      他不善交往,嘴拙,没有做生意的头脑,起初是坚辞不就范的。然而那天他在弟弟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周围邻居的怜悯眼神下被带到日军司令部,竹下秀一亲自打电话劝他:“锦琛何必思虑这些,大家成了自己人,你什么都不用做,我也保你日进斗金。”
      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了宝兴洋行的东家,还成了不少厂子的大股东。荣锦琛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幸好他待谁都和气,待同胞和气,跟日本人也和气。上任这几个月无功也无过,所以目前来说,日本方面对他这个言听计从,昏聩无能的商会主席那是一万分满意的。

      这个小插曲之后,按照原先的安排,一行人前去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参加欢迎宴会。
      竹下秀一虽然急于和老同学叙旧,然而还要忍耐着参加欢迎宴会之后的司令部会议。

      沈澈从外面回来,他是荣家的远房亲戚,听闻容大少成了上海商会会长,前来投靠,受了容大少的可怜,因着表叔的面子,和可以给容二少补课的便利,寄居在荣公馆,还有容大少给谋了份女子中学教书的工作。
      他没有回自己在二楼的小房间,而是循着声音到了书房。窗帘半敞着,荣锦琛窝在宽厚的欧式大沙发里,边听唱片边跟着节奏无声的打着拍子。
      唱声机里放着不知是哪位老板灌的唱片,依稀听出是老旦,咿咿呀呀。
      沈澈是法国留洋回来的,不熟悉京剧,也不喜欢听京剧。
      这个唱片他没怎么听过,然而光这个调子,却不知触动了他的哪根心玄。
      荣锦琛不知是听得入迷,还是体贴他听的迷糊,唱片重新放的时候,他朗读似的抑扬顿挫的跟着读出来,声音颤抖略带些激动。他喜欢听得要命,然而天赋这种东西强求不得,故而背熟了戏词也只能加点感情的读出来。
      那是一段《野猪林》。上来是反二黄散板。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彤云低锁山河暗,树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
      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
      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
      空怀血刃未锄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念白他反而不跟着念了,等到重新唱起来。

      满怀激愤问苍天,
      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
      诛尽奸贼庙堂宽,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却为何天颜遍堆愁和怨。
      天啊天莫非你也怕权歼。

      沈澈瞧见他眼中绽出的光芒。
      此时夕阳西下,一丝余晖从半开的窗帘里挤进来,屋里的光线是暗淡的,大概如此,才显出他眼中的光华特别的亮。
      夕阳很快的完全隐下去。上灯了。
      管家在外面扯着嗓子喊:“二少爷,你这是匆匆忙忙去哪里,大少爷回来了,正在书房。”
      荣锦琛起身关上了唱声机,把唱片仔细取下来。
      趁着这一点点最后静谧的时光,沈澈低声道“事情办妥了,人顺利送走了。”
      荣锦琛笑了笑。
      荣锦珍推门风风火火进来的时候,正看到他哥哥手上整理着唱片,脸上漾着一丝温柔的笑,仿佛那唱片就是他的情人。荣锦珍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打了个战。
      他还未开口,倒是荣锦琛主动问:“什么事?”
      荣锦珍急道:“哥,你去和警察局说说,让他们放了我的几个同学。”
      学生游行的事荣锦琛也是知道的,荣锦珍藏不住话,况且觉得沈大哥在务本女子中学担着□□,想必也会参与的,索性都交代了。
      当时荣锦琛便很不赞同的看向沈澈。他晓得这里面想必有沈澈很大一笔功劳。
      荣锦琛一向很不赞同手无缚鸡之力的民众,尤其是学生,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和政府,或者侵略者硬碰硬。
      虽然沈澈不止一次和他讲解过运动,尤其是工人运动,农□□动的重要性。
      荣锦珍看着哥哥沉默不语,更加着急:“你常说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如今未来的希望有难,你要袖手旁观吗?”
      荣锦琛道:“你当你哥哥是什么?万能药吗?”叹了口气复又道:“你先不要急,我尽力。”
      荣锦珍这才从一副面如死灰的样子恢复正常。
      然而他安心的太早了。就听荣锦琛接着道:“这件事情若是办成了,你也要答应我一条。”
      荣锦珍拍着胸口道:“你说,只要能救我这些同学,我都答应。”
      荣锦琛道:“我说过不要你念公学,私校也好,私塾也罢,总比这样闯祸的好。”
      荣锦珍不乐意了,“如今人人平等,公学怎么了,我的同学虽然家境一般,然而人人都是真诚的。况且咱们以前也不见得就高人一等了。”
      荣锦琛道:“你说的有理,然而这世道是不讲理的。”他这话说的苍凉,完全不是平常的语调。“咱们说的是,这件事我办成了,今年夏天你就出发到英国去。”
      这是荣锦琛感到形势不好,切望弟弟能够去和平的地方躲一躲,过得自在些。
      荣锦珍这次学得聪明了,没有当面顶撞,只不言语,胡乱点了下头。
      荣锦琛叹了口气,既然得了消息,焉有不救之理,而且还能因为弟弟相求的原因,撇清些怀疑。
      然而真正行动起来尚有难度,恐怕不会那么顺利,这边想着,不由对着始作俑者的沈澈翻了个白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