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奴贱名扶风,鸨爹说是取自“弱柳扶风”的意思。奴可是“君子楼”四大头牌的“菊君”……什么!爷竟然不知道“君子楼”?那一定不是京城人士了。算了,看在你是外乡人的分上,让奴来为爷介绍一下吧:皇朝美人最多的是哪里?
苏杭?当然不是。难道夜不知道五年一次的“彩选”,各地都将前三名丽人送往京城大内……所以美人最多的自然非京城莫数了。
跟奴有什么关系?唉,孺子不可教也。这不是奴说的,是上次来喝花酒的王大人说的。要知道大人摇了将近一柱香的头,晃得奴的头都晕了,才想出这么一句。后来刘少爷还说这是一位姓孔的圣人说的,可惜我没服侍过那位圣人。不过这圣人是个什么官职?应该比大人还高吧。
哪天有机会服侍圣人的时候,学上个一、两句的,“竹君”那家伙就不敢笑我了。不就多读了几年书,能做几首诗么,有什么好狂的。鸨爹说能识字就行了,学那么多最后累的还是自己。
服侍不了?明白了,圣人一定喜欢妖娆艳丽的女子。没问题,对面的“宜红院”,隔壁的“温柔乡”头牌姐姐们我都熟。到时拜托她们也一样。呵呵~~~
为什么笑?因为爷开心啊。爷心情好,给的打赏就多,银子多了能不高兴吗?鸨爹总说要多存钱,将来防老。其实老了也没关系,奴都打算好了。等岁数大了,就跟陈伯一样,每天扫扫地、抹抹灰,清闲又自在,多好。
哎呀,跑题了。奴说到哪里来着?对,美人!爷想想,全国各地的美人,那要多少人啊,皇帝老爷能全留下?送出去和亲的,指给大人们作妻妾的……要不,人家能说京城人杰地灵吗?这的美人都扎堆了。年初有个外地商人还拉着街尾张嫂子的手大叫“仙子”,差点没被张大哥拿冻豆腐咂死……
您说,在这美人堆里还能脱颖而出,评上“京师第一小倌馆”,能没点本事吗?
~~~~~~~~~~~~~~~~~~~~~~~~~
六月初一、晴
今天接了一位奇怪的客人,哪里怪呢?
恩,对了,他没流口水!
说起口水,我可是深恶痛绝啊。想我那毛茸茸的波丝地毯啊,每次客人走后都要换洗。基本上一个月一换新,偏偏我还不愿换便宜的,想起花掉的银子,就肉疼啊。一百五十两白银,我半个月的零用啊~~~
鸨爹(没外人的时候叫爹)说我存不住钱,联合墨烟和香秀(我的小厮、婢女)控制了我所有的银两。每月的零花,都直接交给香秀,我根本连个铜板都碰不到。今天那个貌比潘安的客人打赏的银票又充公了。呜呜,好可怜。
死竹子,看我接了这么一位仪表堂堂的客人,竟然讽刺我的眼神露骨。人家长得漂亮,又喜欢听我说话,多看两眼怎么了?什么叫“直接用手脱得更快”,粗俗!就这水平还好意思叫才子?那些捧他场的客人一定脑子进水了。
呼呼,骂完人心情也好了。等会喝完香秀炖的燕窝,美美的睡一觉,明天去街市买点心。
六月初二,天气不错
心情好啊~~~
三个人一起逛夜市就是好啊,东西交给墨烟拿,付钱的工作是香秀的。我只负责逛——如果可以不戴共三层的厚面纱就更好了。
桂花糕、豌豆黄、糖葫芦、猫耳朵,买了。柳婶的混沌,浓浓的汤头——鲜。冯记的包子,薄皮大馅——香。恨,要不是吃不下,一定要从街头吃到街尾。给墨烟买了他近来研究的医术方面的书籍,送了香秀一对珍珠耳坠。小丫头高兴之余还一本正经的说承蒙我的厚爱,但奈何佳人以心有所属。
厚脸皮啊厚脸皮,最重要的是还嫌弃我。何况嫁我有什么不好?不想问墨烟,他们两个是一伙的——看他的眼神就知道。我大人有大量,看在糖人的份上原谅香秀了。
我都这么说了,香秀还是决定买猪的糖人——我要龙的!
六月初三,还是晴天
无所事事。
就着香秀泡的乌龙,窝在躺椅上吃昨天买的点心。
六月初四,阴天了
昨天吃太多了,胃口不好,喝了一天山揸茶,嘴里都是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