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兄弟思维 ...

  •   1998年我第一次和犹太人打交道。我和犹太人约好在宁波一家酒店见面。那时已经听说犹太人很会做生意,因此见面之前心中忐忑不安,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与犹太人近距离接触,可以通过打交道的过程向犹太人学习生意经,紧张的是,犹太人这么会做生意,每一分钟都在赚钱,我跟他做生意应该怎么做才不会被他取笑。

      见面之后反而不紧张了。犹太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三头六臂,也并没有每一分钟都在赚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就开始海阔天空家长里短地聊开了,所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等,但是并没有涉及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双方都没有提及产品和订单。就这样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的距离仿佛一下子就拉近了。

      犹太人说:YOU ARE MY GOOD FRIEND IN CHINA.
      我说:THANK YOU. YOU ARE MY GOOD FRIEND IN ISRAEL.

      我们就这样建立了友谊。

      临别之时,犹太人用他那么厚实有力的手握住我的手,说:YOU ARE MY BROTHER.
      我也说:YOU ARE MY BROTHER TOO.
      犹太人说:SEE YOU NEXT TIME,MY BROTHER.
      我说:SURE,MY BROTHER.

      似乎这样就是一个约定,以后我们都互相称呼对方为“BROTHER”。

      BROTHER就是兄弟的意思。
      兄弟这个词在咱们中国可谓是最流行的一个词。
      论语中说到义字时,就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因为亲兄弟讲的是悌,悌字发扬光大,布于天下光于四海,就是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两个取向,一个是义,一个是利。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拼死趋利?这个问题是中国二千年来争论最多的话题。在古时人们以义为先,近代义利兼顾,而到了现在,则完全弃义逐利。人们只讲利益,哪里还顾得上义字?

      不仅在中国存在义和利,在西方也存在义和利。只不过西方更重视利,而对于义则没有明文的要求。西方基本上在法律的范畴之内追求其利益,实现其道义。

      义的顶端就是兄弟。所以在古代,我们叫异姓的兄弟为结义兄弟。两个人如果达到结义兄弟的情谊,那么这跟亲兄弟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比亲兄弟更进一步,因为结义兄弟除了具有兄弟的情谊外,还具有相同的志向和相同的兴趣。

      从先生到朋友到兄弟,这个不仅仅是口头称呼上的一个转变和调整,更是感情上的一个适应和接纳。兄弟这个称呼,可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个称呼那么简单,当我们口头上称呼对方为兄弟时,我们潜意识中马上会浮现出兄弟的感情、友谊、志向、兴趣和义气。既然是兄弟,那么双方之间就要更多的讲义,更少的讲利。从感情上和道义上来说,这是必须的。
      犹太人和我称兄道弟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立刻变得不一般。远远好过于我和其他国家的客户的关系。因为和其他国家的客户,我们永远都称呼对方为先生。尽管我们在做生意,在合作,建立了伙伴关系,然而这些都是公司之间的关系,至于个人之间的关系,则似乎永远停留在客气这一层,难以更加拉近和融洽。

      刚开始时,我只是机械式的回应,犹太人叫我为兄弟,我也叫犹太人为兄弟。以后我们在传真中,邮件中,电话中,以及见面之时,都互相称呼对方为兄弟。久而久之,我似乎感觉我们真的是兄弟了,纵然不是兄弟关系,但是我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好于一般的朋友关系,更好于一般的买卖关系。

      既然已经是兄弟关系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加坦诚相见,我们应该给兄弟最好的价格,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产品。我们应该照顾好兄弟的订单,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同时也期盼这种兄弟关系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

      当时我们甚至幻想着我们之间能够合作到永远,当我们退休之后,可以让我们的孩子继续我们所开创的合作关系,而我们就可以像真的兄弟一样一起喝茶聊天休闲度假。

      犹太人的BROTHER思维,可以说非常好的应用了中国的兄弟义气。互相之间叫一声兄弟,可能并不能把两人变成真正的兄弟,然而,互相叫兄弟的两个人的关系肯定比一般买卖关系或朋友关系更进一步。这是毫无疑问的。

      犹太人可能并没有把我们当做真正的兄弟,只是想利用兄弟这个词创造良好的买卖关系,甚至这只是一种幽默,然而我们确确实实把犹太人当做了兄弟。因为兄弟这个词对于中国人具有催眠作用。

      于是我们给了犹太人兄弟更好的价格,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待遇。叫一声BROTHER并不费钱,然而,这个词所带来的好处则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

      同样的中国产品,卖给犹太人比卖给其他国家的客户的价格更优惠。犹太人真正享受到中国产品的物美价廉的好处。这些好处都是BROTHER一词所带来的。所以犹太人非常乐意叫人BROTHER,特别是非常乐意叫中国人BROTHER。

      毕竟中国人和犹太人的BROTHER情谊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有4万多犹太人从欧洲各国逃到中国,受到中国政府的接纳和保护,这样的患难之交,确实是曾经存在的。无怪乎犹太人见到中国人就叫兄弟。

      同时,犹太人的BROTHER思维还体现在犹太人喜欢兄弟之间合作做事业。因为兄弟之间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和感情纽带,可以毫无牵挂毫无顾忌地进行合作。在兄弟之间,诚信,信任,信用,这些通通都失去了意义。兄弟之间除了信任,还是信任。

      我以后和好几个犹太人进行合作,发现他们的合伙人往往就是自己的兄弟。在兄弟之间利益靠边站,无论是赚了还是亏了,兄弟之间都可以接受,兄弟之间没有什么不好商量的。

      而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兄弟之间合作的事例很少。
      可能和我们现在的家庭观念有关吧。我们中国人一结婚就开始分家,这样兄弟关系就开始变生分了,家族观念不再具有约束力了。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兼顾哥哥弟弟接受同样的教育,由于所受教育的不同,若干年之后,虽然是一母同胞,哥哥弟弟之间的财富、身份、地位往往会拉开很大差距。这样一来,虽然是兄弟关系,往往很难建立合作的关系。在中国我们更多的看到弟弟为哥哥打工或者哥哥为弟弟打工。

      而在犹太人的家庭中,家族观念仍然非常强烈,同时犹太人的家庭成员所受的教育水平基本上差不多,不会在兄弟之间造成很大的财富落差和心里隔阂。

      中国古人说的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然而我们现在必须向犹太人学习兄弟观念,学习犹太人如何应用兄弟思维去创造财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