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Chapter【2】 ...
-
——“天之骄子”只是老师说过的童话故事,而有首歌唱过,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在上海浦东这片寸土比寸金还贵的土地上,遍地林立、高耸入云的办公楼被大大小小的公司将以蜂窝状分割,其中一个小小的“蜂窝”就是文小青来面试的这家公司。
公司并不大,为了节省空间,一进门便看到紧挨着前台的屏风上用巨大的金色文字写着公司的名字——“益民财富”,右侧是十几张拥挤的办公桌,每张桌子前坐着两三个表情麻木的员工,看起来他们也被生活折磨得够呛。
在“益民财富”这几个大字后面有一个玻璃隔间,文小青和几位同时应聘的面试者被一个悬着黑眼圈、精神不济的四十岁男主管拉到了玻璃隔间里。
“先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吧。”男主管靠在椅背上,有气无力地说道,强迫上眼皮和下眼皮不要打架。
前面的面试者依次介绍完毕,轮到文小青,文小青毕恭毕敬地双手将自己的简历呈上——这个呈圣旨的动作每次面试她都要做一遍——然后努力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式,将昨晚背好的自我介绍一字不差地“背诵”给面试主管。
“您好,我叫文小青,今年22岁,,我在大学时担任过班干部……”
文小青流利地背诵着,无精打采的面试官抬起眼皮看她一眼,在简单地询问了她几个问题之后,便迅速将目标转移到下一个女生身上。
徐小荣的就是下一位女生,一个身材高挑、很有气质的女生。
然而,让文小青深深记住徐小荣的并不是她出众的气质和白皙的皮肤,而是她手中那两张仿佛绽放着金光的、滚烫的名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当昏昏欲睡的面试官在看到这两张证书后双眼忽然绽放出的比群星还要璀璨的光芒。
面试官的话忽然多了起来,在简单地询问了徐小荣在学校的经历之后,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向徐小荣介绍这个职位的吸引力。
听完面试官的详细介绍后,徐小荣发现这个职位对自己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拥有名校这样一块有力的“敲门砖”,她几乎每次投简历都会迅速地得到回应。
这次面试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面试官在和徐小荣聊天。
面试结束后,文小青听到的话依然是熟悉的“回去等结果”,而告诉徐小荣的话是“请保持手机畅通,我们会在三日内将面试结果发送到你的手机上”。
文小青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徐小荣,就是从那一刻起,她知道了一个重点大学和一个普通大学究竟是多么地不同。
读书的时候她非常用功,但成绩总是马马虎虎,高考也只考了一所不理想的大学。
直到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文小青才意识到一张给力的毕业证书是多么地重要。都说工作中别人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可毕业证书却是一块敲门砖。没有这块敲门砖,别人连一个机会都不肯给你,怎么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前来面试的求职者陆续离开,只有文小青双脚如灌了铅。在昨天那条面试通知还给了她莫大的力量,可是今天,一切似乎都变成泡影了。
想起自己口袋里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张钞票,想起嫌弃自己找不到工作的男朋友,心有不甘的文小青忽然骨气勇气,回身走到那位又在昏昏欲睡的面试官跟前。
“我知道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也没有好的学历,但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请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工作经验我可以慢慢积累,请您相信我的决心!”
文小青的话让昏昏欲睡的主考官再度打起精神来了,他抬起眼皮,上上下下把她重新打量一番,然后从一叠简历中翻出文小青的简历,再度扫了一遍:“文小青对吧?保持手机畅通,我们的HR会在三日内联系你。”
文小青千恩万谢地谢过面试主管,一转身,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这个机会来得这么不易!
上海是个很大的城市,可它并不是一个包容的城市。
文小青走出办公室,看到徐小荣正站在门口,一脸微笑地看着她。
“我也是今年的毕业生哦,互相留个联系方式吧,将来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可以彼此通知一下。”徐小荣主动开口道。
后来,在她们成为好朋友之后,文小青才知道,她主动向面试官争取机会的那番话打动了徐小荣,徐小荣从她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点——要强。
文小青那时不知道“要强”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但最后当她和徐小荣从同一家公司分道扬镳,各自走向不同的命运时,文小青意识到,要强可能让一个人变得优秀,但也可能毁掉一个人。
面试回来后,文小青的手机就一直不敢乱扔,走哪儿带哪儿,可眼看着两天都过去了,手机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她把每天的饭食缩减到了一天一餐,毕竟现在工作还没有着落,在上海这种挥金如土的地方衣食住行处处都要花钱。
活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先活下去。
正在文小青快要不抱希望的时候,“益民财富”金融公司打过来的电话——她被聘用了,销售职位,底薪三千,外加销售提成。
文小青犹豫着要不要给徐小荣打个电话庆祝一下,毕竟徐小荣是她来到上海后认识的第一个女生。
十几平米大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的一张白色书桌上摆放着一盆吊兰和一叠码得整整齐齐的书——都是一些徐小荣大学时期的专业课,她一直舍不得丢掉,硬生生地一个人把一大箱子书拖到了上海。
“益民财富”的HR已经打过电话来恭喜徐小荣通过面试,徐小荣简单地说了一声“谢谢”就挂断了电话。
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这里有最著名的陆家嘴,各种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打着各种招聘的幌子拉来无数的销售人员帮他们筹集资金。
徐小荣叹了口气,在一个梳妆镜前坐下。
镜子里的女子,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有着年轻女子特有的俏丽容颜。漂亮的脸蛋,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秀发。
只是与这张容光焕发的脸蛋不相符合的是这件白色外套,虽然修身的线条仍然展现出她的身段和气质,但毕竟洗得有些发灰了。
她七岁开始上学,八岁开始学舞蹈,无忧无虑的童年也从读书那天起就宣告终结。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人生最美好的十五年,她全部在读书。
二十三岁毕业,当她还活在“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的童话中时,忽然她就学校被推向了社会。光是各种各样的招聘和面试她就跑了无数场,每家公司在招聘广告上都把自己吹嘘得天花乱坠,云里雾里,但是等她从上海郊区折腾着转公交再转地铁然后再转公交到达面试地点时,对方公司租用的那比她房间面积大不了多少的办公地点瞬间就让她心凉了半截。
同来面试的有毕业于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还有工作了好几年的职场老鸟。只有她这样一个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每当说出自己学校的名字时,面试官几乎总用一脸惊诧的目光看着她:“你的学校很不错,为什么毕业前不在学校里参加校招,而是毕业后才找工作?”
重点大学在学生毕业前就有很多校招机会,许多知名企业会在学校里举办招聘会。
但问题的关键是,徐小荣错过了学校的招聘。
当初她原本抱着继续读研的决心,所以当同学不管风吹日晒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时,徐小荣正在自习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准备考研复习。
枯燥的政治习题和顽固的英文语法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而正当她沉浸在读研的想法中时,在一个漆黑的可怕的晚上,一个无情的电话打破了她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电话是徐小荣的妈妈马爱芳从老家打来的,刚一接通,那头就是一阵抑制不住的嚎啕大哭声。
徐小荣的心里也跟着“咯噔”一声,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上来。
“小荣,你快回来吧……”四十五岁的马爱芳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你爸他……”
“妈,我爸怎么了?!”徐小荣当下就变了哭腔。
“你把他在工地……出事了……”
马爱芳断断续续的说着,又是一阵悲戚的哭声。
徐小荣当下眼前一黑,险些摔倒在地上,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哭,可眼泪却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徐小荣把书包往教室里一扔,直接就冲出了教室,一口气跑到火车站。
从学校到火车站的距离很远,整整一路,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过来的,总之跑到火车站的时候,她脸色苍白,头发全部散开了,脚上也跑得只剩一只鞋,丢掉鞋子的那只脚上红艳艳的全是血。
准是她这幅女鬼般模样儿吓坏了那些在排队的乘客,他们恐惧地主动让出一条道儿给她。
“小姑娘,你要去哪里?”售票窗口里,心烦气躁的售票员耐着最后一点性子问站在窗口前一言不发的的徐小荣。
徐小荣声音沙哑,喃喃自语:“我要去找我爸……”
说完这句话,徐小荣仿佛才把从电话里得知的巨大悲痛完全消化掉,她披头散发地站在售票员面前,忽然“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