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毕业了 分手了(上) ...

  •   七月一日
      “同学们,这是免费发放的安全套。大学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是件很美好的事,但请你们一定不要偷尝禁果,如果实在忍不住,那在品尝禁果的同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男同学请不要怕麻烦,女同学请一定要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即将毕业即将走入社会的同学们,也请在结婚前珍爱自己……”这一天,是高君蓝他们大学毕业典礼的日子,闷热的天气让人烦躁,校园里的蝉却叫得起劲,李青黛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向同学们免费发放安全套。自从青玉死后,这就成了青黛每周日固定不变的功课,她通过和妈妈交流,搜集了很多妇科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里宣讲,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听,见了青黛就躲,学校的老师也曾干涉过几次,就连高君蓝他们也劝她别做了,但固执的青黛认定的事,她就一定要干到底。
      坚持了一个多月,逐渐有了“听客”,偶尔还会有人把青黛发的安全套悄悄留起来。于是,青黛的热情更高了,把原来一天宣传一个小时的计划又提升到了两个小时,就连毕业典礼也不放过。
      “青黛,别发了,苏荷月和潘晓冬正在闹分手,快来一块劝劝吧。”高君蓝拉着青黛的手就往学校的小荷塘边跑。
      “怎么回事?刚才拍照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青黛问。
      “是啊,可是说到工作的事,他们就又吵翻了。”君蓝说。
      “难道去蓝山报社还是青山报社,他们还没定下来?”青黛说。
      “是啊,两人都坚持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所以就谈不拢了。”君蓝说。
      “他们两个人真是太奇怪了,别人是找不到工作烦,他们是父母给安排好了工作还不开心。”青黛说。

      “我爸说了,你要是留在蓝山市,他保证把我们两个人都弄进报社,你不也挺喜欢蓝山市的,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青黛和君蓝赶到的时候,正听见火大的潘越冬向苏荷月大喊。
      “我爸也说了,你要是跟我到青山市,他也保证把咱俩都弄进报社,你以前不也答应我,我到哪儿你到哪儿吗?怎么现在又反悔了?你让大家评评理啊!”苏荷月插着腰,气呼呼地说。
      “那个青山市太冷太干燥了,我受不了那儿的气候,青山市也不如蓝山市发展得好。再说,我爸都给我定下来了,进日报经济报道组,还有,我们家在这儿有两套房子,新买的那一套就是给我的,我要是去了青山市,自己肯定挣不起钱买房。我爸说了,留家,他什么都负责;不留,他什么都不管。我可不想一无所有。”潘越冬说。
      “没关系,我爸也说了,他不贪图未来女婿有什么大钱,对我好就行,你跟我到青山市,房子,车子,我们家都负责!”苏荷月说。
      “那我不成了倒插门的了?我才不干呢!”潘越冬说。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就没的可谈了,分手吧!”苏荷月说。
      “没商量的余地了?”潘越冬问。
      “除非你让步。”
      “好,分就分!你别后悔!”说完,潘越冬向校外走去。
      “你才别后悔!”苏荷月冲着他的背影大喊,等到那背影看不见了,她忽然蹲到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任君蓝他们怎么劝也不起来。
      就在君蓝和青黛安慰苏荷月的时候,程蝶兰却在为自己能顺利留在蓝山市努力。

      四月初的时候,因为招商引资的需要,蓝山市外事部门在蓝山大学英语系应届毕业生中特招两名翻译,程蝶兰参加了这次考试。凭着她八级的英语级别和纯正流利的美式英语发音,她觉得自己被分到蓝山市外事办公室那是理所当然,连参与面试他的外事办公室友城处处长刘江山都说,她的口语水平和曾经留学美国五年的蓝山市委秘书长崔浩有得一拼。谁知,两个月后,她却被通知分到了蓝山市所辖的一个小县城的外事部门。而和她一同面试的人里面那个口语最不好的胖嘟嘟女孩徐燕却被分到了蓝山市外事办。
      程蝶兰知道自己被有背景的人顶了下来,她怎么都不甘心就这么被分到一个小破县城里。她本来就来自县城,怎么还能再回到县城里去工作,即使那是正规的政府部门也不行。她一定要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江山?程蝶兰想起那个友城处处长。可是自己并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一连三天早上,程蝶兰都跑到市政府门口等,上班的人群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终于在第四天早上,让她等到了。
      “刘处长!”正吃着个“驴肉火烧”的刘江山被忽然从树后面闪出来的程蝶兰吓了一跳。
      “还记得我吗?我是程蝶兰!”
      “哦!程蝶兰,我记得,你的英语说得太溜了!可惜……”刘江山欲言又止。
      “所以我想请刘处长给我指条道!”程蝶兰鼓起勇气说,“我会感激您一辈子的。”
      “这……”刘江山右手拳起来,敲打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这是他每次犹豫不决时的一个习惯,忽然他低声对程蝶兰说,“下周一,省里章建副省长将陪同美国的一个教育考察团去参观蓝山大学,你们学校国际贸易处负责接待,你想法争取到这次翻译的机会,我尽量不用我们这儿的翻译。不要告诉别人是我指点你的。”说完,他快速地向政府门口走去。
      “国际贸易处?翻译?”程蝶兰快速地在脑子里搜索着她认识的老师中有谁跟国际贸易处的老师相熟。教他们翻译学的王英教授的爱人好象是国际贸易处的。回到学校后,她一溜小跑地到了王英教授的办公室,一进门,王英教授高兴地说:“程蝶兰!我正要去找你,下周一有个美国团来咱们学校,国际贸易处负责翻译的韩老师病了,想从英语系调一个口语好的学生去帮忙。你这个口语训练营的组长给我推荐个口语好的大三学生。”
      “下周一,美国团。”程蝶兰的心怦怦直跳,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我去吧,教授,让我锻炼一下。”
      “你?你还用锻炼?你手里口语大赛的冠军奖杯多得能组个篮球队了吧!再说,那天正是7月1日,是你们毕业的日子,不和同学一块照毕业像吗?”王英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笑得合不拢嘴。
      “教授!”程蝶兰亲昵地上前挽住了王英的胳膊,“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活动了,就给我这次机会吧!求求你了!”
      “呃……好吧!”王英慈爱地笑着说,“你去就你去,其实你去我还放心点!经验足,不怯场,气质好,很能代表咱们学校的形象。”
      “谢谢教授!我一会会好好表现的。”程蝶兰拍着胸脯保证。

      明亮的学校展室里,穿着一身紫蓝色套裙、长发披肩的程蝶兰用流利的英语向美国参观团成员介绍蓝山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创新成果,并不时与美国成员熟络交谈。其标准的美式发音、绝佳的容貌气质引起了带队的副省长章建的极大好感,他问身边的蓝山市外事办主任李志恒:“这是咱们市外办的哪位翻译?以前没见过。”
      “呃……”李志恒一愣,他旁边的友城处处长刘江山赶紧说:“这是蓝山大学派的翻译,叫程蝶兰。因为她对学校情况比较熟悉,所以就没再让咱们的翻译跟。”
      “哦!是这样。”章建笑着说,“真不错,是个人才!”
      趁着外宾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刘江山不动声色地把程蝶兰引到了章建的旁边。
      “丫头,辛苦了!”看到程蝶兰,章建和蔼地说。
      “程蝶兰,这是章省长。”刘江山在一旁介绍说。
      “章省长好,一点都不辛苦,应该做的!”程蝶兰微笑着小心翼翼说。
      “毕业没?”章建问。
      “今天就是我大学毕业典礼的日子!”程蝶兰说。
      “哦,找到工作没?”
      “考上了蓝山市的公务员。”说到这里,程蝶兰的心已紧张得怦怦直跳,但她尽量让自己保持语气的平静。
      “哦,是外事部门吗?”章建兴奋地问。
      “是的。”程蝶兰点头。
      “哦,太好了!”章建转过头对李志恒说:“蓝山市就需要这样的人才,现在很多市外事部门的翻译不是气质不足,就是业务不过关,优秀的人才都跑到外企或是合资企业了。对这样的人才,你可要好好用!用到刀刃上!”
      李志恒苦笑着点头。
      参观完毕,所有人在蓝山大学的展室外留影合念。
      “丫头,一块吧!”章建对刚要站到一边去的程蝶兰说。
      “这……”蝶兰看了看校长。
      “章省长说了就一块吧!”精明的校长说。
      “好了,大家紧凑一些,茄子!”跟团采访的一位高个子男记者熟练地指挥着大家。
      “您好!那个……合影能发给我一张吗?”照相完毕,蝶兰追上了那个男记者。
      “当然!”对方笑着说,“你给我一个邮箱,我回到报社就发给你。”
      “哦,谢谢。”蝶兰说。
      “多大点事!不客气!”对方递给她一张名片,“上面有我的手机号和邮箱,你的邮箱发到我手机或者直接发邮件给我都可以。”
      蝶兰看着手里的的名片:蓝山日报社经济信息部主任楚慕白。她赶紧拿出手机把自己的邮箱发了过去。
      考察团临上车的时候,章建握着程蝶兰的手,意味深长地说:“丫头,下次我再来蓝山市,咱们可就是同事了!”
      刘江山悄悄地在背后给了程蝶兰一个“OK”的手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