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我家住在广荷园((下)) ...

  •   “也许吧!”蝶兰说,“总之每次跟你谈话都很受教。我干脆把这个词也拿上吧,说不定它也能到起到意想不到的说服力。”
      “也好。记住,晚上提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在对方微醉但又意识清醒、心情特别高兴的时候。”楚慕白叮嘱说。
      “放心,这个分寸我现在已经能把握了。”程蝶兰自信地说。

      晚上八点半,蓝山市委机关食堂,雅间一,□□章建像往常一样,到这里吃夜宵。秘书长崔浩在厨房间吩咐厨师要做的菜式。
      这是个特别装修过的雅间,除了可供四五个人吃饭的圆桌,房间里还有一组沙发和茶几,沙发对面是一组唱歌设备,房间里流淌着京剧《太行山上》的铿锵声,章建坐在沙发上,边听边跟着哼哼。
      程蝶兰进来的时候,看到了便是这一幕场景,她悄无生息地在旁边沙发上坐了下来。
      “送客人到酒店了?”章建还是闭着眼睛问。
      “是。”蝶兰说,“您又听出是我?”
      “当然。你虽然穿着高跟鞋,走路却像猫一样轻,崔浩虽然穿着平底皮鞋,走路却重得很。”
      这时,门外走廊上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吃的东西到了。”章建睁开眼说。
      果真,门开了,崔浩引着服务员端着四菜一汤走了进来。
      “厨师长说今天给您做了个驴肉丸子,大补,您尝尝。”崔浩说。
      “恩,闻着味就香,咱们先吃,来,蝶兰。赶紧吃。”
      “再这样天天晚上吃下去,我非得吃成个小胖子不可。”嘴上这么说着,蝶兰却一个接一个丸子地往自己嘴里放。
      “没事,健康就好,多吃多锻炼,精力多充沛,才能好好工作呀。就像今天你陪他们转了一天,宴请的时候又光顾着翻译,哪里吃什么东西了?我其实最烦宴请,饭都吃不饱,不过没办法,那是工作。”
      “我觉得咱们食堂这饭是越来越好吃了,看来厨师的功夫也是日久提升。” 蝶兰说。
      “当然,老板亲自下厨,细心耐心出精品嘛。”崔浩说。
      “哦,老耿又亲自到厨房指挥了?不是跟他说了。我晚上就是来随便吃点,留个会做点菜的厨师就行。”
      “章书记,您啊,就随他了。他说您可是他的大恩人,只要您来,他就一定要到厨房亲自监督。他是个一根筋,就随他吧。”
      章建笑笑不再说话。

      半个多小时后,服务员进来把盘子收走。
      “来一段?”
      “好啊,书记不累的话,我当然奉陪。”蝶兰说。
      “我出去抽根烟。”崔浩说。
      “《太行山上》?会这一段吗?”
      “当然。”蝶兰说,“这也是我爸爸喜欢的唱段,我五岁的时候就会了。”

      在走廊尽头的窗户前,崔浩掏出一根烟点上。他不是个喜欢抽烟的人,不过通常这时候,他喜欢点上一根烟,作作样子也好。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崔秘书长。吃好没?”
      崔浩回头,是承包食堂的老耿。见他还是穿着厨师的衣服,崔浩笑,“老板也要有个老板的样子,您就不能换一件?”
      “什么老板?我就是个厨子而已,以前是,现在是,将来更是。这身衣服就是我的本,人怎么能忘了本?崔秘书长,你又在假装抽烟,别浪费了,我来两口得了。”说着,老耿从崔浩手里拿过了那根烟。
      “其实书记都发话了,你可以回去休息的。”
      “那怎么行?章书记是我的恩人,他来食堂吃饭,那是看得起我,我得亲自监督厨师做饭。”
      “一桩小事而已,你别老放在心上。”
      “对你或者书记而言是小事,对我那是救了我全家的命啊!”老耿感慨的说。两年前发生的一幕,至今想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那是个中午,像往常一样,作为厨师长的他坐在食堂角落的一张桌子上,望着寥寥无几来吃饭的人,暗自流泪,再这样下去,这食堂真的承包不下去了,当然他也知道这是谁捣的鬼,哎,那个新调来的机关事务局局长想让自己的小舅子来承包食堂,于是三天两头找人来食堂闹事,不是嫌菜咸了就是嫌汤没味,每到饭口,他们就大声嚷嚷个不停,久而久之,来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正当他暗自叹气的时候,一个五十出头的人端着饭盆坐到了他的面前,他打了半份红烧鱼即半条鱼,半份烧腐竹,一碗米饭。
      “恩,这鱼做的不错,价钱也不高。这腐竹跟外面饭店的味不太一样,不过泡的恰到好吃。”
      “好就多吃点吧,以后想吃恐怕也吃不到这味了。”
      “老哥说的什么话?这是机关食堂,又不会倒闭,怎么会吃不着?”
      “是不会倒闭,不过很快要换主人了,咱们的鱼是从淀上直接买的,所以保证新鲜;腐竹是从大厂子直接批发的,当然和外面小作坊送的货的味不一样。”
      “哦,您是承包这食堂的老板?”
      “老板谈不上,就是个厨子而已,不过很快就不是了。”
      “哦,为什么?”
      “合同到期了。”
      旁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看他俩聊得正欢,也端着饭盆凑了过来,“都干了十几年了,这味我从上班迟到退休,都习惯了,继续承包吧。”
      “不是十几年,是整整二十年。”
      “那就继续承包吧,不行的话再多给管事的塞个红包。这么些年了,总要念旧情的。”
      “唉,再有旧情也及不上人家的亲娘舅呀。算了,你们多来几次,放心,就是到了最后一天,我这菜的料也一样不少放。”

      那个五十出头的人就静静听着他俩谈话,他把饭盆里的菜吃了个精光,然后微笑着和他们说再见。
      一周后,崔浩找到了老耿,告诉他第二天到机关事务局续签承包合同。原来,新来的□□刚到机关就突然袭击搞了个问卷调查,并亲自征求基层员工对食堂文娱室等意见。结果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说食堂饭菜服务都很好。书记还说他自己也吃过,确实味不错。每天工作都很忙碌,吃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找可靠的人承包食堂。
      第二天,当老耿去续约的时候,那个机关事务局局长虽然脸很难看,但却顺利的跟他续了五年的约。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当崔浩引着一个人来吃夜宵的时候,他才知道□□就是之前来食堂吃饭听他牢骚的那个五十岁出头的人。

      “喝杯红酒润润嗓子吧!”章建递了一杯给蝶兰,然后,他们各自饮了一小口。
      其实只有半杯酒,二两左右,不过每次,他们都要喝上十几口才见底。章建告诉蝶兰,这叫“品”。他说,每次在场合上看到有的人一边大口地吃菜,一边大口地喝红酒,他就觉得可惜了好东西。太豪爽的人,适合喝白酒,红酒属于内敛和浪漫的人。
      那么,红酒和京剧的结合岂不是中西合壁?蝶兰这样想着,但并没有说出来,她是个轻易不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尤其在章建面前,她总是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酒杯见底,蝶兰将普洱茶沏上。然后说,“一个朋友偶然得到了一块寿山石,不过他自己对这个没有研究,所以托我找人看看。我想起您对这个在行,就拿来让您给掌掌眼。”说着,她从小手提包里掏出了用丝绸巾包着的那块寿山石印。
      章建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放大镜,然后把房间里的灯开到最亮,仔细观察,“确实不错,这是块和田玉籽料,雕工精细,关键是这个雕刻家是个大家。难得,它的体积还这么的大,保存得也完整。你这个朋友是干什么的?”
      “他原先是个卖水泥的。”蝶兰说,“不过,他最近把北郊那块垃圾地拍下了。”
      “哦,那块地的口碑可不太好。他不怕赔钱吗?”
      “当然怕!”蝶兰说,“不过他有决心把垃圾堆变绿洲。给您再看个东西。”蝶兰拿出一张纸出来,开始念:
      “我家住在广荷园,清晨开窗见荷塘,出门漫步到广场,荷红叶绿好风景。爸爸妈妈乐开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常来住。
      我家住在广荷园,我家的阳台是菜园。黄瓜丝瓜窗前挂,西红柿颗颗多诱人。
      我家住在广荷园,我家的阳台是果园。四季都有果儿吃,串串葡萄窗前绕。小金橘黄得亮晶晶,梦里的我馋得流口水。
      我家住在广荷,我家的阳台是花园。四季都有花儿开,玫瑰美得多鲜艳。爸爸妈妈多恩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家亲!”
      “我也期待有这样的家!”章建说,“是首儿歌的词吗?”
      “是的。”蝶兰把另一张楚慕白的策划方案递给了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我家住在广荷园((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