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林如海至 ...

  •   19 团圆

      崇和二年腊月,林如海回京。

      作为老圣人的总角之交,林如海的回京自是引来满京城的关注。

      在司徒礼未登基前,林如海便是他的伴读。
      一路陪着他读书识礼,一同在宫内长大。
      十八岁那年,林如海在司徒礼的安排下参加了会试,又过了殿试。

      司徒礼在前十的策论中认出了林如海的字迹,将那一份挑了出来,钦点了新科探花。

      林如海初次授官,便被派去了江南,扬州、苏州、金陵……各处轮换,却不曾回过京城。
      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江南,是国之重地。
      甄家作为一个大家族,扎根江南。
      若非对老圣人忠心耿耿,只怕早已在江南称王。
      为历代帝王镇守江南数十年,甄家也确有那个本事!

      而林如海与甄家不同。
      林如海孤零零一人,全凭着与司徒礼同窗的那几年情谊,才得来这份信任。
      且不说林家本就人口稀少,林如海在江南这二十几年,虽说也经营有些势力,到底是拍马也赶不上甄家的。

      如今新帝上位,江南便是司徒昭必然要攥在手中的一块肥肉!
      若非他已与太上皇和好了,江南只怕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甄家势大,为了江南的安稳,一时半会儿动不得。
      若当真要将江南收在手里,孤身一人、经营不久、族人不兴的林如海,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幸好,还有个林沁。
      幸好,司徒礼与司徒昭已和好。

      司徒礼陪着林沁下江南那趟,就是去解决江南的隐患。
      甄家借着林沁的路子,再次与司徒礼联系上后,便得到了效忠司徒昭的吩咐。

      既是司徒礼的意思,甄家自然听从。
      甄家一定,林如海回京之事自然也就定下了。
      只是盐政事务繁杂,待司徒礼点了继任过去,林如海又与他将公事一一交割清楚了,便已是崇和二年腊月了。

      林如海想念闺女,也不顾寒冬腊月的,留了管家在扬州收拾打点,自个儿带了几个家丁,收拾了几件衣服,便回了京城。

      京中,林府业已修缮完毕。
      林家祖上原是列侯,统共袭了五代,林如海之父便是最后一代。
      待林父去世,林如海身在扬州,司徒礼便想着等林如海回京再给他赏个爵位。到时林如海应该也有了功劳,封爵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林府原是赐给林家高祖的,即便爵位已无承袭,宅子却是不收回的。
      只是这宅子的规制却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

      初时见林家开始修缮老宅,众人还当是因着年初那份圣旨的缘故,要改规制。
      谁知这林府修了又修,规制却是半点儿没改。

      有心人算了一下,林家又要出一个侯爷了!

      果然,林如海进京面圣后,赐袭祖爵齐桓侯,擢正二品工部侍郎,待年后上任。

      林家老宅门前,热热闹闹的放起了鞭炮,将齐桓侯府的门匾挂了上去。
      而林沁,在拖了数日后,也不得不牵着黛玉的小手,将她送去了齐桓侯府。

      “黛玉如今有了爹爹了,便把姑姑抛在脑后了!”
      林沁看着眼前父女情深的一幕,心里头不由的有些发酸。

      “齐桓侯府同平国公府相接的小门已开了,黛玉往后会常去看望姑姑的!”黛玉转过身来,小跑来到林沁跟前,拉着林沁的手认真地说道。

      林沁一把将黛玉抱在怀中:“是啊,两府的门洞都开好了!黛玉你便同姑姑回去,你仍住西院,走几步便到齐桓侯府了。你住我那儿,每日来看看你爹爹也是一样的!”
      林如海听得好笑,这怎么可能一样?
      便开口道:“照你这么说,那黛玉住我齐桓侯府,每日去平国公府看看你,也是一样的!”

      林沁咬牙不语,只抱着黛玉不放。

      林如海心中无奈,却又不好冲上去和林沁抢人。
      只得一件一件同她讲道理。
      “沁儿你想啊,黛玉都跟着你住了两年多了,而我这个亲生爹爹这两年里才和她见了一面,可不得多给我一些陪她的时间?”
      “再一个,你也说要叫黛玉考科举去。如今黛玉在你那儿也不过是看些前人集注,到底没人同她讲课。虽也懂了不少,但下场却是远远不够的。”
      “况且你如今也二十有四了,也该给我添个侄儿了!到时你有个孩儿抱着,也就不必来抢我家闺女了!”

      林沁听得连连点头,却仍是不放手。
      “说的有理,黛玉跟我!”

      林如海无奈看向贺景风。
      贺景风虽对最后一句有些心动,到底说道:“你也知道,我是做不得她的主的!”
      林如海又看向了林渊。
      林渊咧嘴一笑:“既然大哥大姐争执不下,不如让黛玉去我那儿住几日?”

      等黛玉劝完林沁,已是过去一刻钟还多了。

      上次相聚还是去年九月,今晚便齐聚在林如海处一块儿用了晚饭,算是团圆了。
      饭后林如海亲自泡了壶茶,坐在院子中说话消食。

      既然今儿说起了林沁的子嗣问题,自然便要说到林渊。

      林沁今年二十四,虽说本就比旁人家的姑娘成亲晚,四五年了还无子嗣的却也是少见。
      不过林沁这儿林如海倒不担心。

      原先在军中,林沁一心扑在战场上。
      虽说嫁给了贺景风,却早已同他说好,在边疆的时候不欲有孕。
      贺景风也明白在边疆有孕便是母子俱险,这么些年来都喝着宫中太医开的方子。
      如今虽说停了药,到底药性还未全消,还在调养着。

      林渊与林沁一胎双生,却至今尚未娶妻。

      通常,大户人家男子十八之前便已娶妻。当年林如海正是十八那年娶得贾敏。
      即便不娶,那也得早早定下了婚事。

      早年在扬州时,林老夫人怕别人嫌弃林渊、林沁庶出,便不曾为他们说亲事。
      只想着待林渊长成有了出息,也好为他们姐弟说上好人家。

      后来林渊身在边疆,便说不成亲事了。
      林沁本就不是会帮人说亲相看的,林渊自己也没看上哪个。
      即便西北民风开放,颇有些女子看上林渊的,林渊的婚事却一直未能定下。

      等回了京,司徒礼却又说要给林渊指个贵女。
      虽不曾下旨,但林渊自然是不能再去相看别人了。

      这一拖再拖的,便拖到了现在。

      林家本就人口艰难,好不容易林如海这一代不单传了,却只得了黛玉这一个姑娘。
      林如海作为家主,自然是要过问一番的。

      林沁皱眉道:“老圣人虽说要给渊儿指个贵女,却不曾说起到底是哪个。我看他那日像是忽然间起的主意,只怕是自个儿也没想好。”
      “算来年岁到了的贵女,也就义忠亲王家庶出的长女、义成亲王家嫡出的二女、宫里金太嫔生的大公主和甄太妃生的二公主,这四人罢了。”
      至于旁人,诸如郡王之女那些个,还轮不到太上皇亲自操心婚事。

      “若是这几位……”林如海想了想,轻声道,“却是义成亲王家的郡主更好一些……”

      林沁摇了摇头:“义忠亲王已有一个外室生的女儿嫁去了宁国府,宫里的金太嫔出自四王八公,甄太妃出自江南甄家。咱们家不欲参合那些乱七八糟的,算来自然是义成亲王家的那位郡主更好些。”
      “只是如今太上皇和今上和睦的很,四王八公、江南甄家都没什么要紧的了。上次也见到了义忠亲王与太上皇的兄弟之情……这般算来,这三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渊儿虽说年纪大了点,但在这个年纪全凭着自个儿挣了官位挣了爵位,只怕在旁人眼中也是个香饽饽!这事儿我去说也没用,毕竟有枕头风!”

      林如海想了想,同林沁说:“到底还是咱们得了便宜。只是好歹同太上皇说一声,需得是个合心意的。”
      林沁笑道:“这是自然!必叫他们先见过了满意了才好。”

      说罢,转身抱起黛玉:“行了,天色已晚,明日在给渊儿操心娶老婆的事情吧!我可是要先回去了。”

      林如海只觉得头疼:“别闹,放下黛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林如海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