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缘分天定犹不识 ...
康熙十八年,秋八月。京城里,秋风吹遍,凉爽却不寒冷,正是舒适丰收的好时节。刚过了夏天的人们格外喜爱这段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日子。虽然京城正中的紫禁城紧闭九门,但秋风还是吹进了等级制度森严的四方城,无声,无息。
慈宁宫的窗户纸被秋风吹得呼啦呼啦响。“老祖宗可关了殿门?虽说这天气尚不算冷,但您老人家的殿里,还是暖和些的好。”一个女子的声音从殿中传来,听上去不过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无妨。今日秋高气爽,不似六月那般燥热,端的是个好天气呢。走吧,淑丫头,陪哀家到侧殿礼佛吧,今日,怕是不凡呢。”一个苍老的声音回答道。
不一会儿,自后殿转出一宫装女子,虽不妩媚动人,却也清秀有佳,落落大方。女子扶着一老者步出,老者身后有一嬷嬷跟随,看起来与前方老者年纪相仿。这一行三人,正是当朝后宫中最为尊贵的三人。前方女子乃是康熙朝的贵妃,一等公佟国维之女,孝康章皇后的侄女佟佳氏;居中老者为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而二人身后的嬷嬷,便是博尔济吉特氏的陪嫁侍女苏麻喇姑,宫中晚辈都尊她一句“苏嬷嬷”。本朝亦有太后,只是不常理事罢了。
三人缓步行至由慈宁宫偏殿改成的佛堂。佛堂中香气缭绕,却无一丝烟尘。佟佳氏扶太皇太后在一旁宽坐,随后在宫人服侍下净手,后从黑漆梨花木莲花浮雕双层柜中取出一炷香,用火折子点燃,行至佛龛前。佛龛前有左中右三个蒲团,中者为尊,自是不能僭越,因而跪立于左方蒲团上,双手持香,躬身三次下拜,后起身把香插到香炉里。一整个套路如行云流水一般,便如已是做惯了一样。
闭目养神的太皇太后听闻细碎的脚步声,知道是结束了,遂缓缓睁眼,道:“嗯,是个稳重的。如此,哀家百年之后,这后宫大权,便也能放心地交予你手了。”
“老祖宗福寿安康,寿与天齐,怎的今日倒说起这样的丧气话。”佟佳氏小声嘀咕。
“刚说你稳重,就耍孩子气给哀家看。苏麻,你说,是也不是?”太皇太后笑着对身后的苏麻喇姑说。
苏麻喇姑微笑:“以奴婢拙见,倒是觉得贵妃此言略有理些。太皇太后还是不要再说的好,不然,皇帝又要担心了。”苏麻喇姑抬头看看佟佳氏,复又低头。
“我竟不知道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到时一个鼻孔出气了。不过说到皇帝,前些日子地动,京城百姓恐慌,如今可也不知安置的如何了。”
“老祖宗莫要担心了。如今太平盛世,又有老祖宗您诚心礼佛,感动上天,老天爷会看见的,百姓们定会无事的。”
“嗯,那样才好啊。”太皇太后瞧了瞧身侧四角镂空雕花小几上的自鸣钟,对佟佳氏说道:“快到未时了,胤禛估计也该快睡醒,要寻额娘了。以后若是得闲,把胤禛那孩子也抱来吧,这慈宁宫里,也好有点生气,不然,这里虽有苏麻陪着哀家,却也有着不少腐朽之气。”
“老祖宗言重了。若是能合了老祖宗眼缘,那孩子也定是有福的。只是小孩子甚爱哭闹,四阿哥更是哭声震天,震得孙媳尚且头疼,若是抱来,恐扰了老祖宗清静。”佟佳氏道。
“那便过些时日再说吧。只不过,小孩子难免哭闹,一岁稚童,也不打紧。你先回去吧,免得胤禛醒了寻不见额娘,又是一阵哭闹,扯坏了嗓子,哀家又是少不了担心。”
佟佳氏作福,倒推出佛堂,便往承乾宫去。因着路途并不远,佟佳氏对身边的宫人道:”本宫独自走走就好,轿辇先回去吧。”说罢,便扶着宋嬷嬷的手,独自慢慢走着。宋嬷嬷瞧不出佟佳氏脸上表情,也不做声。二人就这样走着,佟佳氏抬头看看天,天上晚霞满天,很是漂亮,尤其是宫西边的上空,更是显得一团祥瑞之气。
回去的时候,四阿哥还睡着,却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四阿哥便醒了,一同往日,安静得很,大眼睛滴溜溜乱转,看到佟佳氏便伸手要抱。乳母正欲上前,佟佳氏便将其挥退,径自抱起四阿哥。见怀里孩子朝着殿门伸胳膊,知道是要出去,想想天气也算是不错,常在屋子里闷着也不好,便抱着四阿哥出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便是惊讶的很——西边的晚霞竟是久久不散!佟佳氏觉得甚是奇特,便吩咐人又折回慈宁宫。太皇太后见贵妃又回来了,自是疑惑,却不等问,佟佳氏便说明了来意。太皇太后也很惊讶,出来一看,果然如此。略一思量,紫禁城外西边,有孕妇产期将至的,便就是乌喇那拉氏费扬古一家了。彤云经久不散,乃是女子之吉兆。如此想着,便叫来王庆来,让他看看皇帝什么时候得空到慈宁宫来瞧瞧。
苏麻喇姑扶着太皇太后进了正殿坐下,道:“您可是觉得这乌喇那拉家有什么特别?”
太皇太后扶着额:“要说特别,也并没什么,只不过那拉氏一族早时就从龙征战,如今,太平年间又积德行善,总是该有些回报的。早些时日听宗人府来宝说费扬古的福晋有了身子,想想不就是这时候生产么。这么看来,定是个女孩了。带着这般祥瑞出生的女子可是少之又少呢。”太皇太后抬起头,笑意渐浓。
苏麻喇姑看见太皇太后眼中的笑意,心下明了。“太皇太后所言极是。看来,是这孩子有福了。”
这边厢,王庆来弯弯绕绕来到乾清宫。王庆来在宫里也算是老资历的人了,通报了太皇太后的意思,皇帝便知道是有事情。于是,搁下手中的笔,随王庆来前去慈宁宫。
皇帝到了慈宁宫,众人见过礼。苏麻喇姑正欲给康熙问安,康熙急忙扶住:“苏嬷嬷切莫多礼。说起来,按照汉人的习俗,朕也要叫你一声奶奶呢。”苏麻喇姑道了一句“不敢”,三人各自坐立。
康熙知道太皇太后有事要说,便让李德全与王庆来等一众人纷纷退出,屋内只留下太皇太后、康熙、苏麻喇姑主仆三人。
“哀家听闻前些日子京城地动,如今,百姓们可已恢复了生活?”
“朕已安排户部和工部负责赈灾事宜。据探子回报,除了部分房屋重建正在进行,饮食与住宿问题基本已经解决。皇祖母就不必再担心了。”年方三十许的康熙讲话铿锵有力,慈宁宫里仿佛还回荡着他讲话的回音。
“嗯,那就好,也不枉费哀家与贵妃日日在佛堂抄经念佛,颂文祝祷。”
“皇祖母与贵妃有心了。”
“我们这等深宫妇人,也就能做这些了。皇帝过来时,可看到宫西边天上晚霞久久不散?”
“回皇祖母的话,见到了。只是不晓得,这其中,可有什么玄妙?”
太皇太后并未作声,只是微微向后偏偏头,示意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会意。
“启禀皇上。云者,雨之托也。云之久驻,盖雨之将至也。雨至,乃是造福万民的好事。故而,以奴婢拙见,晚霞经久不散,乃是女子降生时的吉兆,也是太平盛世的预兆。”苏麻喇姑娓娓道来。
太皇太后一笑:“苏麻的学问越发进益了。”
“老祖宗说笑了。奴婢这点子学问,哪里能及得上您万一呢?真真折杀奴婢了。”
二人不再闲话,只等着康熙说些什么。
“听了苏嬷嬷一番话,朕恍然大悟。如此说来,皇玛嬷的意思是要将此女日后纳入皇家?”
太皇太后笑纹渐深:“嗯。只是,这话又不能太明确,使费扬古一家成为众矢之的,哀家是在不知怎么办才好,便交给皇帝吧。”太皇太后着重在“费扬古一家”五个字上加重语气,康熙自然知道意指何处。“如此,便先给孩子赐名吧,以来表示关注,二来,就算是对乌喇那拉一族的褒赏吧。”
“皇帝做主就好,我不过一介深宫老妇,哪里有那么多精力想这些事情。”
祖孙二人又叙了些闲话,康熙就回去继续批折子了。
三日后,费扬古府上给大格格办洗三礼,宫里来人传旨,皇上给大格格赐名灵毓。至此,乌喇那拉一家惊讶不已,连连谢恩。来观礼的众人也都道,这下子,乌喇那拉一族算是收了皇帝重视了。
好吧,刚发新文没人看什么的就算了。。。就当做给自己写写看着玩吧。。。但愿能够吸引多些人来,嘻嘻。。本人写的故事,剧情发展好像有点慢。。。看了文的大家有什么建议尽管提哈~~~
为了弥补昨天没来,今天发两章吧。。。存文没多少了,要开始加油码字了!!!
FIGHTING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一章 缘分天定犹不识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