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关于归中借鉴部分说明 ...

  •   可能是因为我是北方人,一直就更加偏爱江南水乡的气质。
      之所以将故事的背景定在大理是因为我去过这个地方,并深深的着迷于此地。但是遗憾的是我当时是随团去的,只是草草地看了个皮毛,所以文章中很多地方都是我没去却又想去的。
      为了加强文章的真实性,我就去百度了所有的关于大理的文章游记,关于一些描写我也干了非常卑鄙的复制粘贴,这是我一个作者的失败。
      因为我的生活阅历不足以撑起这个故事。
      我在此向被我复制的作者、游记作者深表道歉,并把借鉴的部分贴出来。

      客栈是白族建筑的。整个客栈就是一别墅,楼下是餐厅客厅,我们住三楼。
      它温婉谦和,不张扬,不卑微,极为讨喜。
      房间里就有阳台,放了两个大大的躺椅,可以270°无死角看洱海。
      最先出现的景色是公路两旁农田村庄,白墙黑瓦,散落在绿田黄花里,煞是好看。正是农耕时节,当地农民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带着草帽,在田里劳作,也是难得一见的好风景。
      白族的民居建筑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也是封闭式的住宅。白族人喜欢在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的雕刻上大做文章,一般用剔透、浮雕手法,层层刻画出带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幸福的图案。
      我们骑了大约一个小时,才到达了西域尾村。
      村里的人还在洱海边修建了颇有文艺气息的木栈桥,阳光晒得湖水散发出温暖的水草的味道。
      路过凤鸣桥,这座沧桑的石桥已被废弃,石缝间长满了草。两个穿黑色校服的少年正倚着单车闲聊。
      抵达目的地喜州镇时,我已经饥肠辘辘,拉着他在四方街寻觅打食的地方。问了一个卖烧烤的大姐,大姐果断一指旁边的金花饭店,说:“那家不错。”
      事实证明金花饭店确实不错,连老板自己都说他的店是喜州最有名的饭店。取名“金花饭店”,是因为喜州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老板姓杨,四十多岁,经营这家饭店已经二十多年了。
      老板热情得让我们有些招架不住,他像个自豪的运动员展示奖杯一样,给我们看过去积攒下来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册。好几个本子,上面写满了各种国家的语言。
      我们吃饭的时候,老板在一旁热心地为我们讲解:喜州古镇有保有最多、最好的白族居民建筑群。最出名的是严家大院。还有一家由美国人开的客栈颇有名气,叫喜苑客栈,英文名叫Linden Centre,是由林登夫妇于2008年创办的,旨在保护和宣传亚洲珍贵的历史文化古镇。
      ————来自网络游记
      这座繁华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圆十二里,是大理国的都城,是金庸笔下刀光剑影快意江湖的地方。
      ————来自百度百科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东方泛出朝霞,打破了这寂静的蓝,朝霞四散开来,将天空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
      在花絮似的云朵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光耀云海,五彩分披,灿若锦绣,花瓣亮了,山林亮了,古寺亮了,一切阴霾都烟消云散了。
      身后高耸的崇圣三塔,被染上了片片玫瑰色,显得庄严而又肃穆;重重叠叠的峰峦间,镶起了道道银边,闪烁得如同金蛇狂舞……
      一时间,漫天彩霞满天虹,漫山春色满山红。
      ————来自百度知道
      你看这个姐姐好不好看,给你当干妈好不好
      那你疼我嘛……
      顾安是个雕塑家。孩子生得早,身材恢复得好,怎么看都只像个大三大四的文科大学生。
      她这次是和闺蜜一起来玩的,她叫她闺蜜沫沫。她们都是挺好的人,这几日你们也变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
      我急急忙忙地赶了过去,小家伙因为疼痛缩成一团。
      我听着心里难受,那一声一声的疼像似喊道我的心尖上,让我恨不得以身代之。
      ————大冰·我可爱的小姑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关于归中借鉴部分说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