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 ...
不知道年初那次电话后母亲有没有向父亲转告我的原话,但后来父亲是真的病了,严重得让我们都很震惊,很难过!父亲清苦的一生,没有别的不良爱好,也许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多年的酗酒让他的晚年生活承受着病体的折磨。听到他全面检查的结果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伤感!之后的这一年里回家见面总是时光匆匆。心里很难过,我能做的,只是在短暂的相处时间里,握着父亲的手,像小时候那样,他握着我的小手,走过许多难忘的日月。
2013年4月,又到每年的清明时节,南方的细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着。父亲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里出院回家了。作为儿子,此刻我却不能陪在他身边。我又开始像个小女孩一样,有时候会站在这个城市的窗边发呆,心里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思念。我,已经长大了么?为什么有时候泪水还是会不经意地落下尽管电话那头的父亲说,不用担心,我还是好好的……只是,听到这些虚弱的话语,脑海里更是永远也理不清的思绪。
我心里明白,现在得这种病的人,就算是手术也未必能根治,因为喉咙这个位置对人体比较关键,术后恢复困难,有些人手术后没多久就永远的走了。父亲现在的身体真的很虚弱,回家的时候走在街上我都得扶着他,怕他一走神就走丢或摔倒。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天我在电话里问父亲,爸,医生说你这情况,手术是最好的选择,你愿意吗?
唉,他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不再是记忆里的那种宏亮有力。我年纪大了,不想那样折磨自己了。现在家里那么多农活,还是没做完……
“那,好吧!”我当时轻轻地挂了电话。我可怜的父亲呀,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惦记着家里的农活没做完。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想起过年回家的时候父亲虚弱的身体,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他也不过是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那时候的他还是那样的好酒如命,细心的我是看得出来的,只是我们都在家里,他还在吃药期间也不敢在我们面前饮酒。想起他“偷”喝酒的事,我终于明白父亲这辈子对于酒是多么的喜爱,以致成瘾成性。读大学的那几年,有几次我曾严厉的告诉父亲,这样的爱好对身体将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但现在的他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检查的结果他是否已经知道了全部?这样的结果我还能为他做什么呢?我的父亲,我的至爱,你曾说喝酒只是为了忘记人生的烦恼。可是,曾经那样喝酒的时候你快乐吗?今天,远方的你,有没有感觉到我这个小儿子一直以来的担心!
清明时节是我的家乡最春意盎然的时节,高大翠绿的苦炼树点缀着村上绿油油的玉米地,青绿的甘蔗种植园占据在狭长的村路两边,古老的刁江河也泛动着微微地春潮,有时还能看见穿着质朴的渔夫划着竹排掠过碧绿水面的美景。在这个春回大地的时节,扫墓祭祖是家乡人最重视的仪式,这些仪式上年轻时候的父亲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印象就像一个个符号,总能在这样春暖人间的日子里,曾经带给我很多的希望,又夹杂着伤感。
记得每年4月5日开始的两个星期里,是扫墓祭祖的时节。我还读小学的时候,扫墓祭祖的日子一般会选择在这两个星期的周六或者周日进行。这一天算是孩子们快乐的时光。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仪式和学校组织的春游或野炊是类似的。每年扫墓祭祖这一天,父亲总是会告诉我们,今天是缅怀祖宗的日子,你们要带着无比的敬意去祭拜我们的先人,祈求他们保佑你们健康成长,保佑我们的家族财源广进,生生不息。也许因为年纪小,我当时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每次扫墓的时候,我还是最听父亲的话。还因为我年轻时体弱多病,父亲更要我多多祈求祖宗的保佑。那个时候,我在家族里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这在父亲看来,我得到了祖宗的庇佑。
为了给我们作一个好的榜样,对于扫墓祭祖,父亲一直是重视的。虽然我们祖祖辈辈在家乡生活有十几代了,但我们能追述起来的也只是到我的曾祖父前一代而已。我们还是按长辈的辈序一个个扫墓祭拜。
扫墓祭拜的步骤也是统一的。
先是在家里准备好祭品,一般米酒(自家酿造)和熟肉是必备的,还有新的剪纸、香火、冥币、爆竹等。然后所有的亲人就分工带着祭品,到每个祖宗的墓地扫墓祭拜。
每到了一个墓地,父亲都会说,爷爷(或者奶奶),我们儿孙们今天看你来了。稍作休息,亲人们开始拔掉墓地周边的野草,干枯的野草放在一起生个火堆,一个长辈给墓顶换上新的剪纸。而后大人们会在墓碑的前方清理出一小块地方,摆上一个盛着熟肉的盘子,两边各一碗米饭,肉盘的前面放三个或者五个酒杯。接着父亲会像在家里给客人上酒一样,恭敬地给每个杯子里倒上一点米酒。然后拿出一把香火,在火堆边点燃,之后撺着点燃的香火在肉盘的上边转划三个圈,再吹灭,接着双手握住香杆,躬拜三次。念几句家乡的道经(这个小细节让小时候的我们常常笑父亲迂腐,因为父亲并不是道公。但父亲并不反驳,还得意的憨笑)。父亲念完,先在墓碑前插上三根香,然后把剩下的香火绕着墓地插一圈,再给每个酒杯倒上一点米酒。完了,父亲说,孩子们,来给祖先上酒躬拜。
然后我们就学着父亲的动作,一个个拜三拜,上酒,心里默念着许下愿望。
接着稍大的孩子开始点爆竹。
十几分钟后父亲再给每个酒杯倒上一点酒,在旁边的火堆上给祖先烧冥币。最后收拾祭品时,父亲会将杯子里的酒倒一点点到烧完的冥币灰上,并喝一小口米酒。
这些情景里,我看到父亲每个动作都像有教科书参照一样,脸上充满着敬意也带着新希望。小时候家里穷,这一天的肉类只有猪肉祭拜,并不是用现在流行的鸡鸭祭拜。晚饭的时候,父亲会看着我们这些儿女先吃够了,最好才吃我们剩下的肥肉。但整个晚饭的过程父亲会一边喝酒一边逗我们开心,一副很开心知足的样子。这些记忆里,父亲总是这样,一生勤俭而清苦。因为对我们的爱,父亲总是觉得很满足,很乐观。只是今年的清明节,父亲再也不能到墓地去扫墓。而我,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在这个时节也难得回一次家。身在远方,只有这些回忆,这些回忆曾带给我希望,也有一些感伤!
因为父亲的身体,我今年也多了请假回家的理由。也许是病情的缘故,父亲的脾气更加急躁,家里的一点琐事就触动他莫名的火气。但我们不怪父亲,我时常和哥哥们说,我们就从心里想吧,父亲还能陪我们多久?这就够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突然我的心里很害怕,在这样的轮回里,我怕父亲会悄悄地离开我们。我怕突然有一天,身在远方的我再也见不到父亲一面。
作为父亲的小儿子,我是多情的。和以前一样,身在异乡的我常常想念父亲,想念从前的岁月。父亲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父亲,抑或是祖父,他都能在点滴之中做我们的榜样。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并没有多高的觉悟,但父亲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内心。当了一辈子的生产队长,他的勤劳,善良,朴实,诚信,是我们人生的重要财富。父亲的形象,已然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就如那天在车上遇见的那个人,不论穿着还是举止,我都能看到从40年代走到这个时代的中国农民相似的深刻的的印象。不论他们是健康阳光的,或者是疾病的,他们依然如故的内心还是那么的坚定。如果要上升一个高度,他们都是可敬的中国农民,他们爱家,爱亲人,爱劳动,也是爱国者。
他们也都是平凡的。
父亲从成家开始,一直是我们拉索队几十年的生产队长。我还记得,自从我会记事起,队里有点什么大事小事,父亲就挨家挨户地通知村民开会,然后带着大伙解决,也做过一些实事。比如村里队里通电呀,修路呀,开水渠呀,通自来水,清理水库什么的。当然,这些事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那些艰苦的年月,有时候一个煤油灯下的会议,也能解决队里的集体问题。那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喜欢主持开会,因为有些问题自己安排下来就行了。经历了这几年的工作,我才知道有时候从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是多么重要。民主,有时候一个细节就能体现;群策群力,并不能只是一种口号形式。有了人心,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处理多了。
除了想让我当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父亲对我的一个期望。自从我进入河池学院开始,父亲就不只一次的叮嘱我争取入党,他的理由是争取做先锋模范。那时候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我一直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追求,我向往自由阳光的职业。我还告诉父亲,我认为入党前我必须改变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咱家的生活。因为现在没有分配制度,这几年队里开始漫延“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如果我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彻底改变咱家的生活,别人又怎么会认为我就是先锋模范呢?
但毕业后我还是按父亲说的,积极地改变自己,努力的工作。每当觉得累的时候,我就会想父亲当年和村民们开采山石为队里建水库的身影,我会想到他们一起抬水泥电线杆的情景,我还会想到前年已65岁的父亲穿着雨鞋和村民修建队里水泥路的画面。生产队长没有权力也没有待遇,但父亲的一生总是为队里“兢兢业业”。年轻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作手写的工作报表。现在老了,内心还是关心着集体的事。
父亲对母亲说,让孩子们不用担心,我现在不想什么了,如果我走了,新衣服也不要买了,就给我换上我现有的衣服吧,我的衣服也太多了。又想起父亲经常反复的病情,想起他几天吃不下饭后憔悴的面孔,想起他微弱无力的声音,想起他最近每天去打点滴的身影……过年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的眼神里,似乎还在等着什么,担心着什么。而我,那一刻却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我内心的伤感,和伪装的乐观。我没有告诉父亲,我已经在书写他平凡的事迹。想起当年父亲和我们讲王任光同志的事迹(家乡的一个村支书,因公殉职),突然想告诉父亲,现在我也是党员了。我知道父亲没有王任光同志那样的贡献,但我铭记了他给我的教诲、启迪,还有爱。我只想对父亲说,不要担心,也不要难过,我们也都好好的。
回顾2013年,说的最多的,就是中国梦。我自己也有一个梦想,我希望用心来续写我的父亲,实名上传我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的年轻人,来一起阅读我的父爱,也能理解天下的父母心。如果有一天,我的业余之作能“体面”的被父亲看到,我想这对于父亲来说应该是一种莫大的欣慰,这样的“荣耀”应该会比我做了人民教师带给他更大的满足吧!如果用眼睛来看世界,看到的肯定有不完美,如果用心来体会爱,那么就会更容易满足,这大概是父亲对我人生潜移默化的启迪。
2014年的春节,回家的时候看到了我两岁又三个月的儿子。他越是那么的可爱了,我喜欢每次串门回来的时候他高兴的扑上来叫爸爸,那一刻我们总是一起笑得合不上嘴。我还喜欢听他呀呀学语的声音,喜欢看他可爱的淘气的笑脸,一切一切,都是爱!作为父亲,我能理解这种爱。这爱,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是2013年初至2014年初我再次静下心来写自己的父亲,我把这一段标记为《我的父亲-中篇》,这和《我的父亲-上篇》一样,更多的是关于我对父亲从前的回忆,只是这个过程作为年近70的父亲生活的一个阶段。除了表达内心的一种感恩之外,也是对父亲的身体作一种祈福,这是他最小的儿子唯一能表达的关爱。我想还会再写下篇吧,只是不知道下篇里的父亲又会给我怎么样的感恩?让我又想起什么样的回忆?会不会那时已经只剩下对于父亲深沉的怀念?但我想,人生在世,生、老、病、死,这就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天规。如果情多,我们就该珍惜身边的人——亲人、爱人、友人。生离也莫过于死别吧!现在的父亲心里很坦然,他是个有神论者,他相信人死后还会变成鬼怪或者神灵。虽然我是个唯物主义者,但我还是坚定地告诉父亲说他的信仰是对的,我还说好人走后都可以上天堂的。我不能破灭他最后的希望。只是他没有看见,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尽管我说不出告别的话,但我转过身离家时忍不住流淌的眼泪,比任何人都多。
想起父亲最后一次给出远门的我做早餐的那个早晨,天气真的很冷。我恨自己,为了赶那么一点时间,竟然没有吃一口父亲做好的饭菜。我也没想到那会是父亲最后一次给我做的早餐。我等来的是父亲第一次病情加重的消息,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匆匆完成《我的父亲》-中篇。后来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再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告诉他,我在书写他平凡的传记。这,只当作是给他的一种祈福吧!只是,除了难过,我似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为父亲做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中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